業績增長近兩倍 這家機器人控制系統公司的硬核在哪?

吳軍在《浪潮之巔》中說:

“科技的發展不是均勻的,而是以浪潮的形式出現,每一個人都應該看清楚浪潮,趕上浪潮,如此,便不枉此生。”

經歷過信息化的大浪潮,我們迎來了機器人的大浪潮,而這也是納博特總經理張曉龍堅信的“正確軌道”:過去幾十年,大家享受了自動化和信息化的紅利;機器人會是下一個紅利浪潮,只要身處其中,每個人都會受益。成立於2015年的納博特,在運動控制領域是一位新手,經歷了2016年和2017年的小規模地試驗階段,2018年納博特控制系統實現了批量出貨,目前客戶數量已經超過了50家。

業績增長近兩倍 這家機器人控制系統公司的硬核在哪?

工業機器人

中國最需要的是工業軟件基礎

作為二次創業者,在創立納博特之前,張曉龍曾在摩托羅拉、湯姆遜等外企工作多年,發佈過Moto IronMax等多款暢銷產品,擁有多個國際專利;隨後還合夥創辦大可樂手機並擔任CTO。此外,他的頭銜還包括北京郵電大學特聘導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深圳研究院研究員,機械自動化碩士/MBA。

見證了很多電子產品從萌芽,發展到沒落的整個生命週期後,張曉龍堅信每一個行業的變革都是因為有新的顛覆性技術推動,而智能化的操作系統將會給傳統機器人帶來巨大變革。“傳統的機器人技術與互聯網技術的融合就將會帶來最大的機會”這是他的原話。

因此,對於納博特的定位,張曉龍非常清晰和堅定。“我們從過去、現在到未來,都會一直堅持做機器人運動控制系統的提供商,不會發生任何改變。”在他看來,中國從來不缺機器人廠家,最缺乏的其實是工業軟件基礎。

回顧硅谷大企業的發展軌跡,在計算機的上古時代,IT企業如IBM,HP,SUN等,CPU和操作系統都要自己做,而後來,只有英特爾和微軟這樣的細分行業巨頭存活下來,一個只做CPU,一個只做操作系統。張曉龍認為,隨著技術體系越來越複雜,單一企業很難跟生態系統抗衡。技術體系的分工協作成為必然。手機行業也經歷了從軟硬件一體時代(諾基亞,飛利浦)到軟件硬件細分(高通,小米,android)的階段。“技術發展必然帶來行業的分工協作,因為單一垂直化的企業效率太低。”

“我認為未來大的機器人整機企業肯定會結合自己在行業中的應用優勢開發自己的機器人控制系統,這是必然的。”張曉龍確信。但這並不意味著,這些本體企業會成為納博特的競爭對手,相反,這些企業與納博特會共生共榮。

“我們給本體廠商提供基礎的運控平臺。納博特成立之初就對客戶提供二次開發的接口和功能,所有的通訊協議都是開放的。”張曉龍解釋。

控制器的開發其實非常複雜,需要大量的機器人運動學、動力學等知識,而這些複雜的技術細節跟客戶的行業應用沒有直接關係,客戶沒有必要花費過多精力研發這些底層技術。“我們的定位就是基礎的運控平臺,客戶在我們平臺的基礎上進行二次開發。我們降低了機器人乃至自動化行業的開發成本和門檻,讓機器人企業把自己的精力全部投入到工藝和應用上,避免重複性開發。”他進一步解釋。

業績增長近兩倍 這家機器人控制系統公司的硬核在哪?

控制器

“農村廣大天地 大有可為”

國內核心零部件與國外的差距,張曉龍認為,在國內零部件企業構建了全產業鏈之後,在性能方面超過進口的產品,只是時間的問題。

此外,國內的企業還擁有巨大的應用場景和製造業基礎。 中國製造業終端客戶水平參差不齊,國外的企業很難進入長尾市場。

在此基礎上,張曉龍將中國機器人劃分為三個世界:第一世界是汽車行業,這個行業將長期為外資企業所壟斷,因為他們已經構建了自己應用市場;第二世界就是以3C、家電為主,這個行業追求規模化的優勢,對品質、質量有一定的要求,這個領域是進口和國產大品牌競爭;而第三世界就是在中國製造業的金字塔底端的大量中小企業,這些中小企業是外資品牌完全無法進入而國內大企業也基本上鞭長莫及的,這些“長尾需求”就是國內企業的機會。

儘管機器人行業對納博特來說也算是一個全新的賽道,從整個產品體系的搭建到客戶關係再到渠道建設,都是難題。而張曉龍認為最大的難點還是來自於行業的領域知識:“以前我們認為能讓機器人動起來就可以,但是這並沒有解決客戶的問題,工藝才是客戶真正的痛點。”

硬核:控制系統PC化、定製化

“我們需要立足於整個智能製造的大局思考問題。”張曉龍說。

在這個大局的思考下,納博特的目標是基於PC架構的總線型機器人運動控制系統,為機器人品牌公司及集成商提供工藝及供應鏈服務。致力於成為機器人開放運動控制平臺,可供企業做二次開發。 CoDeSys才是納博特的競爭對手。

在張曉龍看來,一方面,基於PC架構的控制系統已經得到ABB、庫卡、安川等企業的驗證,可靠性可以保證;而另一方面,PC架構的控制系統可擴展性很強,網絡和通訊等方面是最好的。不僅僅是機器人控制器,高端的PLC和DCS這些運動控制平臺都將會PC化。“我覺得未來不管是什麼行業,都可以使用通用的控制器即GMC(Generic Motion Control),這才是行業發展的未來。

在滿足高性能運算能力的前提下,PC架構的控制器成本要低於ARM和FPGA架構,當然,在低功耗領域,基於ARM和FPGA架構的控制器優勢也確實存在。

在脈衝時代,控制系統只能作為執行中心,而

總線時代,機器人控制器接入MES系統、ERP系統,成為工業互聯網的計算節點,甚至成為整個行業工藝的承載中心,從而控制整個產線。同時,控制器也可以上傳下達,成為數據的處理中心,這就是所謂的“Edge-Computing”(邊緣計算)。

展望未來,運動控制總線時代雖然已經到來,基於萬兆網的TSN作為下一代工業總線技術,只要一個網卡就可以同時接入實時性和非實時性的網絡,實現多機聯網,多機協作,更好的服務於IT與 OT的融合。作為邊緣計算聯盟成員和CLPA會員,納博特會快速接入TSN網絡。

在核心算法優勢的基礎上,納博特面向高端的製造行業如3C裝配、打磨、激光切割和焊接等開發運動控制系統。“目前,納博特多機協作、激光切割控制系統在國產機器人領域是獨一無二的。”張曉龍進一步指出。

“我希望納博特能夠成為整個機器人行業成員,包括本體客戶和集成商客戶的最好技術供應商和合作夥伴,能夠給他們帶來更多的商業價值。”為實現這一願景,納博特正致力於幫助客戶突破重點工藝,比如機器人高端焊接和打磨算法。

“我們希望能夠突破進口機器人的一些阻礙,打破他們的壟斷地位,各個擊破,每年幫助客戶突破1-2個工藝。 我們的競爭對手不是國產控制器,而是國外品牌機器人。”張曉龍最後強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