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清朝的王爺都叫某親王,而更早的漢人王朝直接就是某王?

路人甲53552688


清朝稱某親王,自然是要區分於郡王。不過親王郡王不是隻有清朝才有,之前的朝代,從唐代開始,王爺就都有親王郡王之分,只不過“親”、“郡”二字不在王號中體現出來。大多數情況下,一字王為親王,二子王為郡王,直接就能看出他們的差異了。而清朝大多數親王郡王都只有一個字,所以加“親”、“郡”二子予以區分。

(漢朝沒有親王郡王之分,單字王與雙字王平級)

最初的封王,沒有親王郡王之分,就是王。比如漢朝的那些王,封地或有大小,但級別就是王爵。也無所謂封號是一個字還是兩個字。比如同樣是漢景帝和賈夫人的兒子,趙王劉彭祖和中山王劉勝就是一個級別,沒區別。到了晉代,首次出現了郡王的稱呼,指的就是封地為一個郡的王。漢晉時期,王國與郡平級,所以這個郡王也就是原來漢朝的王,只是稱呼首次這麼叫而已。


(唐朝親王郡王區分)

真正出現親王郡王區別是在唐朝,唐代規定,皇帝的兒子和兄弟封親王,皇太子之子為郡王,親王之子,承襲爵位的為嗣王,不承襲爵位的為郡公,部分可以加恩封為郡王。品級待遇上,親王正一品,食邑萬戶;嗣王、郡王從一品,食邑五千戶。這就是親王郡王的區別了。

(江夏王李道宗,唐朝宗室遠親,兩個字封號,郡王)

但唐朝親王、郡王的封號中都沒有“親”、“郡”二字,要區分的話就是看究竟是一個字的封號,還是兩個字的封號。比如唐高祖李淵的兒子,就是親王,秦王李世民、齊王李元吉等,封號都是一個字。李世民即位後他的兒子也是如此,魏王李泰、吳王李恪、越王李貞、晉王李治等。而唐初兩大戰神,雖然也是李唐宗室,都是李淵堂侄的李孝恭、李道宗,就只能做郡王,他們的封號分別是河間王、江夏王,就是兩個字。

(唐玄宗李隆基,不同時代分別做過親王:楚王、郡王:臨淄王、親王:平王)

我們舉一個最明顯的例子。玄宗李隆基,他第一次受封時父親李旦第一次在位,他以皇子身份獲封楚王,是親王。後來李旦讓位於母親武則天,李隆基不再是皇子而是皇孫,就變成了臨淄王,是郡王。結果伯父李顯復位,父親李旦成為相王(親王級),李隆基依然是臨淄王。後來李顯駕崩,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發動政變擁護父親李旦復位,李隆基又成了皇子,就獲封平王,是親王了。之後他做太子、皇帝,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唐朝說完了,宋朝和唐朝基本一樣,分王(也就是親王)、嗣王、郡王。王正一品,嗣王、郡王從一品。元朝沒有了嗣王爵位,直接是王與郡王。當然唐宋元在郡王之下還有國公、郡公等名稱大小不一的各級爵位。


到了明朝,正式將宗室爵位和功臣爵位分開,宗室基本十歲獲封。依然是皇帝兄弟和兒子封親王,親王嫡長子十歲立為世子,其餘兒子封郡王,郡王嫡長子十歲十歲立為郡王世子,其餘十歲封鎮國將軍。然後依次是輔國將軍、奉國將軍、鎮國中尉、輔國中尉、奉國中尉。功臣爵位就是公侯伯子男一類。

明朝的王爺,一樣是親王封號一個字,比如朱元璋之子燕王朱棣、朱棣做了皇帝后兒子封親王:漢王朱高煦等。郡王兩個字,比如朱高煦的兒子就有濟陽王、臨淄王、淄川王、任城王等。


到了清朝,也是宗室爵位與功臣爵位區分。宗室爵位分和碩親王、多羅郡王、和碩貝勒、固山貝子、鎮國公、輔國公、不入八分鎮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奉恩將軍。清朝實行降級世襲制度,除了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一共十二家,十個親王,兩個郡王)外,其他都是嫡長子降一級世襲。功臣爵位除公侯伯子男外,還有輕車都尉、騎都尉、雲騎尉、恩騎尉。


清朝進行了一個根本性改變,那就是王爵沒有自己的封地了,全都居住在京城。所以他們的封號不再是地名,而是美稱。無論親王郡王都是用美稱,大多都是一個字(開國時期有些例外)。比如睿親王、廉親王、禮親王、莊親王、直郡王、循郡王等等。


而且如果親王下降為郡王或者郡王上升為親王,封號是不變的。比如第一代慶親王是乾隆最小的兒子永璘,最初是乾隆年間封貝勒,嘉慶即位後封慶郡王,後晉升慶親王,等永璘去世,兒子綿愍就降級繼承爵位為慶郡王,後來綿愍無子,後來經過幾個其他支的繼承人又獲罪,到了奕劻繼承時只是一個鎮國將軍了,連府邸都被沒收了。他慢慢爬,終於又做到貝子、貝勒,最後又封為慶郡王,以致慶親王,還成了鐵帽子王。經過這麼長時間,慶這個封號一直沒變。

所以,清代親王、郡王加“親”、“郡”兩個字就是因為他們這些爵位一來不是地名,只是美稱,二來親王郡王是可以改變級別的,但是封號不變,用“親”、“郡”加在封號裡是表明區別。


伊耆角木


首先在滿清整個朝代,不是所有封王的都是親王,王這一個職務,在清代是分著等級。

1、滿清皇室爵位共分十二級:和碩親王、多羅郡王、多羅貝勒、固山貝子、鎮國公、輔國公、不入八分鎮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奉恩將軍。

同時在滿清建立之時,封過三個漢人王,即‘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滿清一朝,僅有以上三個漢人王。

2、和碩、多羅都是滿語,和碩意為:一方。和碩親王是王爺等級中最高的一等。

和碩親王簡稱親王,清朝宗室和蒙古外藩中內扎薩克蒙古爵位的第一等爵。只有皇室中的皇子、皇兄弟可以獲得此爵位。

3、多羅”,滿語意為禮、道、理。多羅郡王,簡稱郡王,清朝宗室、蒙古新疆西藏外藩封爵之第二等。

4、清朝封爵方式有兩種:一是因軍功受封,為功封;一種因皇帝之後而受封,為恩封。按照制度,恩封的後代在承襲前人的爵位時要降一級,降至最後一個等級再襲。

5、但清朝共有十二位王的後人,在繼承爵位時無需降級,作為皇帝對其功勞的賞賜,俗稱:鐵帽子王,即:世襲罔替,配享太廟。世襲罔替的王爺有禮、睿、豫、肅、鄭、莊、怡、恭、醇、慶這十位親王和順承郡王、克勤郡王。

親王,即代表其曾有在宗室繼承人序列,地位尊貴榮華。郡王,宗室其餘人員因功、恩得到的封號,較親王地位較低。正由於清朝皇室地位等級的森嚴,所以在稱呼之時必須區分。


風吹下的洛夜


簡單粗暴給看法,清朝的某親王,要面兒,有面兒,俸祿也不低,但是撐破天也就是家族企業裡面對自己家族做出巨大貢獻的皇室成員,而早期的王朝的王,創業初期,大BOSS給自己家優秀的家族成員,還有就是和自己打江山的員工有突出貢獻的,早期畫的餅,定的小目標,想不到被實現了,於是區域負責人這種有錢有面的就給了。

區別大了去,清朝的某親王,是除了皇帝那個位置外的最高級別了。

清朝宗室爵位分十二等:一、親王,二、郡王,三、貝勒,四、貝子,五、鎮國公,六、輔國公,七、不入八分鎮國公,八、不入八分輔國公,九、鎮國將軍,十、輔國將軍,十一、奉國將軍,十二、奉恩將軍。

最有名的就是鐵帽子王,世襲罔替,聽起來就好帶勁,但是都必須在京都,被皇權監視,可以參政議政,也可以悠然自得,但沒有上意,也不能隨便出京,但是早期王朝的王,也有因公受封,有皇族宗室。更多的有封地,有一定的自主權,但是出現不服管教的時有發生。

封爵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因軍功受封叫功封,一種以皇帝直系子孫受封叫恩封,命好,生在帝王家,當不了皇帝,混個王爺也是稀鬆平常。。清初以軍功封者多世襲。以恩封者則一般每一代降封一等襲爵。親王降至鎮國公,郡王降至輔國公,貝勒降至不入八分鎮國公,貝子降至不入八分輔國公,鎮國公降至輔國將軍,輔國公降至輔國將軍,以後均世襲罔替,不再遞降。如果還想重新升級,拿就拿出真本事來,為皇帝分憂,為社稷出力,呼呼呼的升回去,也未嘗不可。

清朝吸取了前面王朝更替的教訓,清朝把王爺直接歸納到整個朝廷的體制內,使用同一個標準。皇室貴胄,有功就封賞,沒有吃祖上的老本,真的就是一代不如一代。


兩份回鍋肉


其實,親王和郡王之分,早從西晉時期開始便已經有了。親王一般專封皇子或是皇帝的兄弟,而郡王一開始為太子之子的封號,後多為親王子孫的封號。唐朝時起,部分分封的節度使等武臣,或是位高權重的文官等,也都有獲封郡王。

到明朝時期,對宗室的分封制度就發生了變化。明太祖朱元璋授予自己的兒子們以親王封號,並且授以兵權。特別是分封於北方邊境的藩王,不僅擁有直屬的護軍,還可統率邊軍出征,被稱為塞王。直到靖難之役後,朱棣逐步解除藩王兵權,加強對宗室藩王的限制和監視,最終形成了“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

明朝宗室的分封,是漢族王朝中,最為完善的。男性宗室子弟的封爵,分為八級,即親王、郡王、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鎮國中尉、輔國中尉、奉國中尉。明朝的親王就是我們常說的一字王,如周王,燕王等,就藩封地稱國,死後可擁有諡號;郡王也就是二字王,如靖江王等。明朝宗室只有這兩級為王爵。

而親王的封號直接被冠以“親王”字樣,唯有清朝一代,其全稱為“和碩親王”,通常叫法則是在“親王”前冠一字,比如成親王、安親王、裕親王等。親王后一級的郡王,在清朝稱之為“多羅郡王”。

此外,在清初分封的諸王中,功勞較大的還會被封為“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後來清朝中後期,也有四位親王被授以鐵帽子王的封號。終清一代,共有十二名鐵帽子王,其中十名為和碩親王,另有兩名為多羅郡王.......



這些歷史要讀


大家好,我是作家客凌溯,今日回答問題:為什麼清朝的王爺被稱為某親王,而其他朝代直接稱某王?


這個問題,其實是一種誤解,“親王”是是最高的爵位,而並非所有王爺都可以稱為“親王”的,那這裡面有什麼區別呢?

皇帝的兒子常被人習慣稱為王,但有時並非是爵位!

在秦朝以前,一國之君被稱為“王”,比如齊王、楚王、趙王,但在秦朝以後,嬴政確認“皇帝”稱號為最高君主後,王便從最高處掉了下來,變成了皇帝的臣子。一般的“王”都是由皇帝冊封,給予百姓和封地,而這樣冊封的“王”大多都是皇帝的兒子,比如著名的唐太宗李世民未當上皇帝以前就是“秦王”。而這裡的“秦王”等稱號未必是爵位之稱。就像是忽必烈的名字也很長,我們只稱他為忽必烈一樣,有時候就是個簡稱。以下是唐朝的爵位制度:

唐朝爵位制度 凡爵九等:一曰王,食邑萬戶,正一品;二曰嗣王、郡王,食邑五千戶,從一品;三曰國公,食邑三千戶,從一品;四曰開國郡公,食邑二千戶,正二品;五曰開國縣公,食邑千五百戶,從二品;六曰開國縣侯,食邑千戶,從三品;七曰開國縣伯,食邑七百戶,正四品上;八曰開國縣子,食邑五百戶,正五品上;九曰開國縣男,食邑三百戶,從五品上。 皇兄弟、皇子,皆封國為親王;皇太子子,為郡王;親王之子,承嫡者為嗣王,諸子為郡公,以恩進者封郡王;襲郡王、嗣王者,封國公。


在中國歷史中,當然也不乏異姓王的存在,在明末清初,就有吳三桂、耿精忠等人,他們都是有著戰功而被封為王的,但他們也是有爵位的。

清朝較其他朝代相比,皇權進一步加強,爵位制度更加明確嚴格。比如雍正皇帝就曾被封為“雍親王”,而他同父同母的弟弟十四阿哥在雍正繼位時卻還是貝子,但因為他是皇子,便也被人習慣稱為“王爺”,但不代表他的爵位就是“王”。以下是清朝宗室的爵位制度:


所以,某親王是對爵位的全稱,而某王就像是一種習慣稱呼。總結來說,被稱為某王的,一些是人們對於皇子稱呼的習慣,二就是以前朝代的爵位制度不明確、不嚴格,三就是一種簡稱。


作家客凌溯


清朝的親王是一種爵位,一般是皇室的親戚才會被封為親王,親王屬於王爺的一種,其全程是和碩親王,他的正室配偶為親王妃。清朝的這種親王一般有品級,有八大王系,多為滿族貴族,和皇帝都是沾親帶故的。

而清朝以前王爵多為皇子,皇帝兄弟被封王,也有文官武臣功勞大被封王的。漢朝開始,王爵一般分為親王,郡王兩等。隋唐之後多以兄弟,皇子為親王。多有分封土地,王宮衛隊,地位相對要高。


鄭州林寶


清朝以前像唐宋元明的都有異姓王 就是功勞比較大的就給封王 這種王叫郡王 藩王 就封什麼梁王秦王一字肩王啥的 自家人才能封親王 清朝開始給吳三桂封了個王 結果吳三桂就反了 所以後面清朝就不給除了自己人以為的姓氏封王 所以只有親王 沒有郡王





清影覓


習慣性稱呼,親王是高於普通王爵的,是王爵中的第一等。

其實明代同樣有親王,皇子分封的就是親王。

而清代同樣有一般的王爵,比如大名鼎鼎的吳三桂,就是平西王,而非平西親王。

這主要是稱呼上的差別。


葉飄刀


漢人王朝的藩王,有封地,就藩後,可以作威作福一方。而清朝,這些王,是有封號沒封地的,有任事的任事,沒有任事的只能領奉祿,因而不是藩王,而是親王。


安平144796971


之前都省略了!顯得更有氣勢!而且之前是用國名為親王!!清朝親王卻不使用國名改以道德詞來稱親王!!所以不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