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帝國的崛起——普法戰爭

經過普丹戰爭、普奧戰爭後的普魯士,已然成為歐洲大陸不可忽視的重要大國。 老牌霸主法國顯然這時候已經成為德意志統一的最大絆腳石。公元1870年7月19日,法蘭西第二帝國對普魯士宣戰,“普法戰爭”就此爆發。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中,普魯士軍隊捷報頻傳,最後更是大敗十萬法軍於色當。9月2日,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宣佈投降。就這樣,在鐵血首相俾斯麥的籌劃下,普魯士快速蕩平了德意志統一道路上的最大障礙——法蘭西。

德意志帝國的崛起——普法戰爭

普法世代仇恨

從地圖上我們可以知道法德是近鄰,然而幾個世紀以來雙方的關係一度淪為仇敵。

自西羅馬帝國後的法蘭克王國時代,高盧人與日耳曼人之間就戰爭不斷,兩國之間的戰爭頻次更是達到了平均10年一次,使得普法積聚了“血海深仇”。自拿破崙法國開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法國是歐陸無可撼動的霸主。但不甘心被法國控制的普魯士不斷擴充軍備,戰爭的種子就此埋下。

1866年的普奧七星期戰爭,普魯士以快而驚人的勝利攪亂了歐洲的均勢。早先,法國的拿破崙三世有支配歐洲大陸之勢,雖然法蘭西第二帝國內部並不鞏固,然而憑著法軍在克里米亞戰爭和奧意法戰爭中不斷獲得的軍事勝利平息了不少內部矛盾。然而此時的普魯士在首相俾斯麥的籌劃下,正積極使得自己在德意志聯邦中扮演重要角色。1866年的普奧戰爭的勝利確定了其在德意志聯邦中的領導地位,嚴重威脅到法國在歐陸的霸權。由於普魯士的崛起和在德語地區的領導地位,自此法國越來越感到普魯士的威脅。

德意志帝國的崛起——普法戰爭

法索要領土被拒,俾斯麥強勢干政西班牙

法國當局意識到普魯士的崛起對其地位的威脅,因此國會中的國權主義分子遂提出一積極的對外政策,拿破崙三世要求俾斯麥同意,把萊茵河西岸的巴伐利亞和黑森-達姆施塔特的部分領土合併於法國,作為對法國在中保守中立的報償。關於法德兩國的關係,其實尚未至戰爭階段,普魯士王國國王曾回覆法國稱德法兩國仍應展開會議商討阿爾薩斯等地的歸屬,而俾斯麥篡改國王的迴文,斷然拒絕了會議,使拿破崙三世十分憤怒。

1868年西班牙女王因為私生活放蕩,政局混亂而被推翻,致使王位虛懸。西班牙的內閣會議決定尋找適合的繼承者,其中與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有遠親關係的霍亨索倫家族的利奧波德親王似乎有希望成為候選人,消息不幸在1870年6月底走漏,結果大大激怒了法國外長格拉蒙公爵,在當事人本人拒絕後他還威脅威廉一世,要求保證永遠不染指西班牙王位,威廉委婉地拒絕了對方的要求。但蓄意挑起戰爭的俾斯麥卻在電報上刻意添油加醋,激怒了法國輿論界,正愁找不到出兵藉口的號稱的狐狸和神秘的的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馬上宣戰。

德意志帝國的崛起——普法戰爭

法蘭西帝國敗北,巴黎革命爆發

“普法戰爭”前夕,拿破崙三世高壓政策早就令法國社會動盪不安。為擺脫國內政治危機,拿破崙三世急需發動一場對外戰爭以轉移民眾的注意力。此外由於法國索要領土,俾斯麥斷然拒絕了這個荒唐要求,並趁機將這個消息告知巴伐利亞國王及南德諸邦,引起了後者的極大恐慌和對法國的怨恨。利用南德的這種心態,俾斯麥一手推動並與其締結了秘密攻守同盟。因此在“普法戰爭”爆發後,南德諸邦和北德聯邦便一致對外。

德意志帝國的崛起——普法戰爭

1870年7月19日,法國對普宣戰。早在戰前普遍徵兵制的普魯士軍隊是西歐兵力最強大的軍隊。普魯士和南部諸邦的兵力戰時可達100萬以上(其中作戰軍隊69萬餘人)。幾乎是法國兵力的2倍以上。戰爭開始後,由於普魯士早已擬定戰爭計劃,並任有經驗的毛奇為將,普魯士軍一路勢如破竹。而法國這邊由於巨大的軍力差別加上拿破崙三世無能的指揮,使法軍的戰鬥力大大削弱。

1870年8月12日,疾病纏身的拿破崙三世把萊茵軍團的指揮權交給了巴贊元帥。然而巴贊只有匹夫之勇,並無良好的指揮與戰略能力。戰爭延續到九月份被普軍嚇破膽的拿破崙三世於9月2日,親率近十萬名法軍在色當投降。

德意志帝國的崛起——普法戰爭

當拿破崙三世在色當投降的消息傳回巴黎後,廣大市民被徹底激怒,工人和小資產階級聚集起來要求廢除帝制、恢復共和。共和派便趁機建立臨時政府,自稱“國防政府”。普魯士軍隊於是長驅直入,侵佔了法國東北部的廣大區域,並向巴黎推進。

面對來勢洶洶的敵軍,“國防政府”卻因畏懼加快了投降步伐,1871年5月9日,梯也爾政府在凡爾賽同德國簽訂,條約規定法國向其賠款50億法郎,割讓阿爾薩斯省全部和洛林省一部分,賠款付清以前,德國還要額外佔領法國6個北方省作為抵押。在梯也爾等人進行賣國勾當的同時,巴黎無產階級於1871年3月18日宣佈起義,建立了聞名世界的巴黎公社。

德意志帝國的崛起——普法戰爭

德國統一,歐洲格局打破

普法戰爭後,普魯士打敗法國,從而排除了法國對普魯士統一的干擾。1870年11月,代表北德意志聯邦的俾斯麥與南德四國政府締結聯合的和約,南德四國與北德意志聯邦合併,成立“德意志帝國”。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凡爾賽宮正式即位為德意志帝國皇帝,德意志統一最終完成。

德意志帝國的崛起——普法戰爭

普法戰爭打破了相對平穩的歐洲均勢關係,德意志帝國崛起,法國衰落,改變了殖民主義力量對比,從而加劇了列強之間的矛盾,促使殖民主義國家重新調整相互之間的關係。德國力圖以一個聯合起來的歐洲,孤立法國,包圍不穩定的法蘭西共和國,它協調了與俄國和奧匈帝國的矛盾,1873年三國正式形成"三皇同盟",實現了孤立和削弱法國的目的。隨著對殖民地的爭奪加劇,三國之間的關係逐漸惡化,1878年柏林會議後,"三皇同盟"瓦解。1882年德又與奧意形成三國同盟,與此同時,法與英俄也逐漸接近,形成三國協約。從而在歐洲形成兩大軍事集團,兩大軍事集團瘋狂的擴軍備戰,進一步加劇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最終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對此大家怎麼看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