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为什么要退出Libra?

Libra这个词,相信你一定听到过。没错,今年6月18日,Facebook旗下全球加密货币项目Libra官方网站正式上线,并发布libra白皮书。根据白皮书显示,Libra的目标是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以多种法币为资产储备,打造一种新型全球电子加密货币。

一家世界级的互联网巨头不仅采纳了区块链技术,而且还发了币,影响不言而喻。甚至有人认为,这是继2009年比特币、2013年以太坊以来,数字货币领域最重要的一份白皮书。

也许你会很纳闷:Facebook不老老实实做好通讯软件,为什么选择在区块链和加密数字货币领域发力?扎克伯格是怎么想的呢?只是为了蹭个区块链热点?

其实,Facebook在推出Libra之前,就已经有过“发币”的尝试。早在2011年,Facebook就已经面向公众发布了Facebook Credits(Facebook积分)。这个积分可以用于付费使用Facebook平台提供的游戏以及其他一些非游戏类应用,10个积分等价于1美元,可兑换包括英镑在内的15种法币,甚至配套了专门的支付处理公司Facebook Payments。但是,Facebook第二年就宣布积分项目搁浅,2013年正式退役。可见,从“发币”的角度看,Facebook并非是首次尝试,也绝非心血来潮。

事实上,推出libra是扎克伯格谋划已久的一件大事。

2018年,扎克伯格曾发布他的个人年度挑战计划。其中有提到,希望通过区块链技术和token让人们从集权式技术系统中取得权力。同时,他还表示很有兴趣研究区块链技术的正面和负面影响,以及如何用最好的方法,把去中心化技术应用到Facebook的服务里。

2019年的新年伊始,扎克伯格以一条讯息,向全世界宣告了进军区块链的决心:“我们是应该通过加密,还是通过其他方式下放权力来让人们获得更多权利?”3月,Facebook 元老之一、公司首席产品官克里斯·考克斯(Chris Cox),以及主管WhatsApp业务的副总裁克里斯·丹尼斯(Chris Daniels)宣布辞职。考克斯表示,Facebook未来将专注于加密、可互操作的信息传播网络,需要对此更有兴趣的领导者。5月,Facebook在瑞士日内瓦注册成立了一家金融科技公司Libra Networks.“Libra”即正义女神朱斯提提亚手中的“天秤”,意为公平、民主,这也是基于“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游戏规则中最核心的价值观。6月,libra白皮书正式公布。

那么,如果我们分析Facebook 启动数字货币计划的直接动机,很大概率上看,可能与Facebook现有运营及商业模式所面临的巨大威胁有密切关系。

自从2018 年Facebook隐私泄露丑闻以来,曾经心高气傲的创业天才扎克伯格便身陷泥淖,媒体的讨伐,听证会上的质询,投资人甚至创业伙伴的责难,让Facebook在欧美形象一落千丈。

这里要给大家详细介绍下曾经轰动一时的“剑桥分析”事件。2018年3月,美国《纽约时报》和英国《卫报》共同发布了深度报道,曝光Facebook上超过5000万用户信息数据被政治数据公司“剑桥分析”获取利用,并向这些用户精准投放广告内容,帮助2016年特朗普团队参选美国总统。据报道,该事件影响了5000万用户。但是最后发现是8700万。

2018 年 5 月,欧盟范围内《通用数据保护法案》正式生效。同一时间,扎克伯格在欧洲议会出席两次听证会,并接受质询。其中第一次相对温和,而第二次则杀气腾腾。随后,扎克伯格因为拒绝赴英国接受质询而险些遭逮捕,使得他清楚地认识到,在美国,特别是在欧洲,Facebook现在的商业模式将面临根本上的威胁。

2019年7月,据华尔街日报消息,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刚刚批准了与 Facebook 达成的约 50 亿美元和解协议。这一高数额罚款是针对 Facebook 近两年来违反用户隐私保护策略,特别是“剑桥分析”事件的处罚。

我们再来看Facebook目前的商业模式,它主要是通过无偿或者低成本占有用户数据,通过高水平的大数据分析准确刻画用户特征和偏好,精准推送广告,赚取广告费。

但是,这一模式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它需要获得分析用户数据的权利。如果欧美对于用户数据保护的新规则发生变化,比如要求用户数据的所有权和控制权明确划归用户,Facebook 必须经过用户明确授权、支付对价之后才能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这样一来,意味着Facebook获得用户数据的成本会呈几何幅度增长,原有商业模式的成本和风险也将大幅度提高,商业前景将一片黯淡。

所以,综合以上事件,我们不难想象,虽然Facebook 在2018年净利润高达250亿美元,市值超过5000亿美金,但在舆论和监管的双重危机下,小扎依旧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所以他不得不考虑提高数据安全管理以及Facebook新的商业模式的建立。

在小扎不久前的公开言论中,我们也能明显感受到他的心思,比如谈及安全,小扎提到,区块链是Facebook打造以隐私为核心的社交平台愿景的重要部分——在这个平台上,从短信到安全支付,你可以通过你想要的任何方式进行互动。

此外,扎克伯克也在Facebook上发文解释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希望为人们和企业提供更多服务 ——例如只需按一下按钮即可支付账单,通过扫描代码购买咖啡,或乘坐当地公共交通工具而无需携带现金或地铁卡。

这个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熟悉?就连Twitter上都有不少人评论说,看完Facebook白皮书后,发现区块链只是表象,实质更让人想起微信支付。尽管这些场景对于支付宝和微信用户已经再熟悉不过。但是在美国、欧洲,无论是苹果还是Google,都没能以手机移动支付复制支付宝与微信在中国的辉煌。美国仍旧是一个到处刷信用卡的世界,小店10刀以下还需收取手续费。单从便捷支付这一点来看,libra的推出,就给了我们很大的想象空间。

当然,我们还要继续关注Facebook公布Libra白皮书之后的项目实际落地情况。虽然Facebook公司的综合实力很强,且拥有广泛的用户基础,但Libra的落地绝非起草一纸白皮书那么简单。

在今天看,Facebook能否顺利推出Libra,也许还要画个问号,毕竟,人类世界还从未有过这样的经验。

从互联网应用发展的进程看,早期互联网企业在业务层层突破的前进道路上走过的每一步,都为今天的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实践依据。

1998年成立的新浪网,直到2000年才正式获得国家批准的登载新闻业务资格,成为中国民营商业网站中首批获得政府机构许可的网站;马云2004年创立支付宝时,国内还没有支付牌照,7年后的2011年,支付宝才获得央行颁发的国内第一批支付牌照。对于一个新生事物来说,获得监管机构的完全认可,确实需要经历一个过程。

凡事有度,过犹不及。很多事情做得过早,或者做得过于极端,可能结果都未必理想。对于想要发币的企业来说也是如此,选择一个合适的契机很重要。所以,libra虽然愿景美好,但能否如期推出并顺利发展,我们还得把答案交给时间来评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