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七旬铁匠卖老式农具,过去一天卖千元,如今成古董无人问


进入初冬,在河南豫北地区的麦子大部分都种进地里了,农民就闲了,这时候,农村的集会也多了,只要是双日子,就有村唱戏,起会。附近十里八村的人们各自骑着电动车、自行车,三五一群的去赶会,走亲戚。

在鹤壁市石林镇小寨沟村的会上,戏台子东面,有一个卖铁农具的围了一圈人。“你这老头,卖东西价格太死了,快点落落价,这个13块吧,中不中?”“不中,十五块钱,就挣你1块钱,你给那价,倒拔毛了。”

杨毛妞儿说,他今年七十多岁了,他14岁学打铁,18岁当兵,去缅甸打仗修公路,后来,该退伍了,部队里让他留在包头二机厂一家工厂打铁,因为他会打铁嘛。当时啊,在村里打铁可挣钱了,能养活一大家子人,因为他们弟兄5个,还得靠打铁养活了,所以杨毛妞儿就回老家安阳马投涧杨大岷村了。


在安阳、鹤壁这一带,杨毛妞儿的铁器卖的最快,因为他的铁器物美价廉。十里八村的农民都喜欢买他的铁农具。前几年,每个会上他都能卖千把块,能把带了货物卖光。谁家的镰坏了,拿到会上找他修修,谁家的斧子、刀不利了,杨毛妞儿就帮忙打磨。一个会上就他忙活,还不停的和村民们“唠家常”。

杨毛妞儿有退伍补助,现在每月涨到600多了。这会上买铁农具也少了,杨毛妞儿说,这也是图个忙活,不挣钱,总不能坐家歇吧?好赖是个营生,弄个三块五块的,净瞎忙活。在汤阴三十里铺会上一天只卖了30块钱。他的笑声中透出了无奈。

这不,都一上午了,才卖了几十元,还不够给老婆儿吃碗饭了。再赶一个会,就冷了,就不出去了。“那你闲不住了”我问。“闲啥了?能闲出病啊,在家打铁抡大锤么”,“是不是你拿小锤,让俺大娘抡大锤?悫俺大娘掏力?”。“哈哈哈”杨毛妞儿哈哈大笑起来。“没有,没有,现在是空气锤,不能悫俺老婆儿啊。现在不能烧煤了,也不知道能打铁不能。”


在杨毛妞的摊子上,发现这个小铁器:一头有柄,一头是圆筒,里面有个圆形或四方形的铁柱子。我拿着问杨毛妞儿,这叫啥名?干啥用的?杨毛妞儿说:老师儿,你猜猜? 我说,我知道干啥用,我问问这赶会的人谁知道?我随机拦住三四个五六十岁的男的,问这是干啥用的?他们几个都摇头说不知道。我说,这叫钱拓,以前,为了祭奠亡人,就用黄纸做冥币,这铁器是专门在黄纸上打印子的,留下铜钱的印儿,这样黄纸就是冥币了。

这些锄具都是用汽车的弹簧钢打的,比较锋利,耐用。他在废旧市场买了弹簧板儿,来加工这些铁具。杨毛妞儿从箱子里拿出这个锄,他说这个卖45元,不敢往外拿,怕被别人拿走了。“唉,一上午不赚个锄钱,打铁这活没人学了,我要是一死,俺村这一片就没铁匠了,失传了啊。”杨毛妞儿说到。摄影记录|杨学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