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本土化的特斯拉,缺點明顯,Model 3能征服中國市場嗎?

與全球汽車市場不同,中國汽車市場特點鮮明,很多汽車全球品牌在中國都出現水土不服。

在2018年全球銷量前十的品牌中,雷諾、標緻雪鐵龍、菲亞特、鈴木四個品牌在中國已接近消失,福特、起亞也每況愈下。

活的滋潤的大眾、通用、豐田、本田品牌,根植中國多年,根據中國消費者特點,堅持本土化開發,推出了大量“中國特供車”典型如“德原朗”,深受中國消費者喜歡。

特斯拉在上海的工廠已經全面建成,首批測試車也已經下線;特斯拉上海工廠按規劃最大產能為50萬每年,特斯拉已經做好了全面進軍中國市場的準備。

特斯拉主打Model 3符合中國人口味嗎?

特斯拉在中國的主打產品自然就是剛在上海工廠下線的特斯拉Model 3。

Model 3是特斯拉Model X系列的新品,早在2016年4月進行了發佈,2017年7月,開始了首批交付。從時間上算起來,Model 3已經是3年多的老兵了,已經很難給人以誕生時候的驚喜。

未本土化的特斯拉,缺點明顯,Model 3能征服中國市場嗎?
未本土化的特斯拉,缺點明顯,Model 3能征服中國市場嗎?

特斯拉model 3 最初面向客戶是美國客戶,雖然開始了中國本土生產,但是並沒有為中國客戶進行車型改款,而是選擇原汁原味的引進。

毫無疑問,作為汽車電動化和智能化的領導者,憑藉特斯拉的光環,很容易就能吸引樂於接受新事物的中國富裕階層;但是如果要實現每年30~50萬的穩定銷量,則必須面對挑剔的中國消費者口味。

原汁原味的美國Model 3在中國市場的挑戰

1. 作為特斯拉的主打車,model 3並非中國汽車市場最流行的SUV。

中國的新勢力和傳統車企,在佈局電動車時,往往首選SUV車型,必如蔚來ES6、ES8,上汽大眾MEB 首款ID車等;model 3 作為溜背三廂車,並不是中國市場最受歡迎的車型。

未本土化的特斯拉,缺點明顯,Model 3能征服中國市場嗎?

2. 內飾差簡單。

Model 3為了彰顯科技感,採用了極簡的內飾風格,取消一切實體按鈕。但過猶不及,過度的極簡,給操作帶來了很多麻煩,比如後視鏡調節、方向盤調節等。

而簡單的內飾,加上特斯拉比較一般的美系車風格,很難給人豪華感,過了特斯拉新鮮期後,就難免會覺得單調乏味。

未本土化的特斯拉,缺點明顯,Model 3能征服中國市場嗎?

3. 後排空間小,而這是中國消費者最在意的。

Model 3長寬高為:4694mm、1850mm、1443mm,軸距2875mm;在中國市場,屬於A+緊湊型車型尺寸,後排空間介於緊湊級轎車和中級轎車之間,相比同價位的BBA競爭對手,還是有差距的。中國消費者對後排空間的要求,是中國汽車市場特有的。

未本土化的特斯拉,缺點明顯,Model 3能征服中國市場嗎?

4. 自動駕駛的普及是對特斯拉最大的危險

特斯拉的最大競爭優勢,不是電動化,而是自動化。

各大傳統汽車在汽車自動化方面,都具有較深的技術積累;在全球自動駕駛排名榜上,特斯拉只位於第八;特斯拉只是在自動駕駛商業化上做得比較領先。

目前特斯拉的Autopilot使用最廣的是在封閉道路上L2級自動駕駛功能;而無論是自主品牌還是合資品牌,都開始發力,目前在售的車裡已經很多都具備了L2自動駕駛,特斯拉的技術優勢已經逐漸不在。

未本土化的特斯拉,缺點明顯,Model 3能征服中國市場嗎?

​結束語

特斯拉的優勢在於對傳統汽車的顛覆,主要體現在電動化和自動駕駛兩方面。

而特斯拉已經創建有15年,model 3推出也已經有3年;在技術迭代如此之快的市場下,特斯拉的技術優勢已經不明顯;傳統汽車集團發力之後,特斯拉麵臨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在特點明顯的中國市場,特拉斯能否憑藉在美國設計的全球車model 3就輕易征服中國市場?

還是特斯拉也需要像大眾一樣,在中國進行深度本土化設計?

這最終取決於其他車企對特拉斯的壓力有多大!

2019.11.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