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鄉故事:智能溫室大棚助力原陽回灣村民脫貧

王新林

11月10日一早的原陽縣陡門鄉回灣村氣溫有些低,可貧困戶穆玉安卻絲毫感覺不到這寒意,騎上電動自行車高高興興地上班去了。從一個農民變成一個能拿工資的“工人”,已經小半年的時間了,穆玉安的心依然被這個角色的轉變而溫暖著。

“快70歲了,沒法再外出打工。如今,在家門口上班,我們老兩口每個月雖上不了全班,但也能掙兩三千元錢,還不耽誤管家裡的2畝多地,這日子過得好著呢!”穆玉安的妻子高興地說。穆玉安妻子所說的上班的地方是村裡建成投產將近半年的智能溫室大棚。

穆玉安的妻子告訴記者,這一切的變化源於該村駐村第一書記毛愛菊的到來,在她的努力幫扶下,回灣村村民的生活才越來越有奔頭。

回灣村地處黃河灘區,曾經是當地遠近聞名的貧困村,除了外出打工的年輕人,其他村民幾乎全靠種地為生,曾經的生活狀況可想而知。幾年來,在原陽縣環保局派駐該村的第一書記毛愛菊的帶領下,這個曾經的貧困村在一步步改變著。

曾經的回灣村沒有任何村集體產業。“光靠這不多的土地很難讓村民們的生活有大的改觀,必須發展村集體企業。”從駐村以來,毛愛菊就一直在思考著如何能為村民們找到更好的致富路。

2019年年初,毛愛菊將陡門鄉的集體帶貧項目——智能溫室大棚項目爭取到了回灣村。“經營大棚每年會給鄉里一定的租金,用於全鄉的扶貧工作。另外,有了這個蔬菜大棚,更方便咱村村民就業,尤其是對那些年齡大些的、無法外出打工的村民來說,家門口就業會更方便。”毛愛菊說。

項目爭取來了,村裡沒有這樣的專業人員來經營管理又該咋辦?毛愛菊又開始四處尋訪專業人員。最終,在毛愛菊的動員下,懂得智能溫室大棚經營管理的金祥利決定到回灣村來,為當地的扶貧工作盡分力。

從今年3月初智能溫室大棚開始建設起,回灣村的村民便開始在這裡打工了。那時候,回灣村有20多名村民參與了智能溫室大棚的興建,每個月能拿2000多元的工資,這對於一直以來靠種地為生的農民來說別提有多高興了。

今年5月底,流轉了當地300多畝土地而建成的智能溫室大棚開始投入生產了。育苗,種植,管理……村裡有16名貧困戶成了這裡的工人,每天像城裡人一樣上班下班,一天能掙八九十元錢。“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如今竟實現了。”穆玉安的妻子說。

新鄉故事:智能溫室大棚助力原陽回灣村民脫貧

大約3個月後,第一批成熟的西紅柿從大棚裡走出來。再後來,黃瓜、甜瓜、西藍花等蔬菜、瓜果也陸續成熟上市。“大棚裡的果蔬收成好,俺的日子也是過得越來越紅火了,以後會更好。”看著一箱箱裝好的新鮮蔬菜經過自己的努力從這裡走向市場,在此就業的貧困戶心裡對未來的生活也充滿了憧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