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上了戰場帶頭衝鋒的才不是李雲龍,而是趙剛

“戰爭”二字離你可有些年頭了,你只能從電影裡(甚至小清新神劇)才能窺探戰爭的樣貌,事實上,電影裡的戰場和真實戰場千差萬別。那種殘酷,許多人一無所知。

一、炮彈爆炸後,人是不會飛起來的

真上了戰場帶頭衝鋒的才不是李雲龍,而是趙剛

電影裡:地雷或者炮彈在身邊爆炸後,幾乎所有人都會像踩到彈簧一樣“啊”的一聲飛撲出去。如果挨炸的是主角,那麼他會象徵性的懵逼一會兒後,爬起來繼續幹。

現實中:如果有炮彈或地雷在你身邊爆炸,你可能會被彈片炸的千瘡百孔,連“啊”都來不及喊。而且,如果爆炸源離你稍微近那麼一點,你就只有被炸碎這一條路。

二、被子彈打中,一般不會“前進後出”這麼簡單

真上了戰場帶頭衝鋒的才不是李雲龍,而是趙剛

電影裡的戰場:良心一點的劇組,中槍之後還會給觀眾看個後坐力或者蹦出的血漿,而扯一點的劇組直接就讓豬腳“啊”一聲臥倒,然後找塊破布纏一纏又是一條好漢…..

現實中的戰場:大口徑子彈打入體內後會產生空腔效應,就是說如果被子彈擊中頭部,整個頭蓋骨都可能被瞬間打爛。這不是最恐怖的,有些子彈打入人體後會產生爆炸。

三、戰場上一般不會有完整的屍體

真上了戰場帶頭衝鋒的才不是李雲龍,而是趙剛

電影裡的戰場:屍橫遍野的戰場上,死去的戰士堆疊在一起。他們有的仰臥,有的側臥;反正在電視上,你是看不到什麼令你反胃的戰場畫面的。

現實中的戰場:前面說了,不管是流彈還是子彈,能給你留下全屍的幾率實在是不大。一般來說,“四肢健全”的屍體大部分都是電影裡的臆想。

在真實的戰場上,一截腸子飛過來掛你臉上或者被斷了的胳膊腿絆倒是很正常的事。拖著自己腸子大哭的人和後腦勺搭在膝蓋上的軀體遍地都是。

四、衝鋒的時候人群一般不會那麼密集

真上了戰場帶頭衝鋒的才不是李雲龍,而是趙剛

電影裡的戰場:衝鋒號一吹,戰士們就會像錢塘江大潮一樣烏壓壓的朝對面陣地衝,有時候還會喊喊口號,簡單點的有”嗷嗷嗷“,複雜點的有”為了XXX“等等。反正怎麼有氣氛怎麼拍。

現實的戰場:因為有機槍陣地和炮彈的存在,扎堆衝鋒簡直就是找死。不說別人,就拿一直被詬病只會人海戰術的志願軍來說。其實當時抗美援朝的戰場上,中國軍隊衝鋒都是採用“33制”。

真上了戰場帶頭衝鋒的才不是李雲龍,而是趙剛

所謂”33制衝鋒“就是說以班為單位分成三個戰鬥小組,每個戰鬥小組仨人,每名士兵分工明確:進攻-掩護-支援。這種戰術最牛逼的地方是,不僅能把兵線散開,還能相互接應,甚至在視覺上還造成烏泱泱一大片的錯覺。

五、所謂的互相射擊,不過是把槍伸出掩體亂射

真上了戰場帶頭衝鋒的才不是李雲龍,而是趙剛

電影裡的戰場:這個就不多提了,就是電影裡最普通的戰鬥場面,雙方站在戰壕裡互射,有時候還貓個腦袋瞄準。

現實中的戰場:“槍林彈雨”這詞一點都不誇張,而且隨便哪顆子彈都能把你天靈蓋掀下來。在這種情況下,一般都是隻把槍伸出去聽聲音亂打的。

六、撤退過程中,沒有那麼多的“我不會丟下你不管”

真上了戰場帶頭衝鋒的才不是李雲龍,而是趙剛

電影裡的戰場:這個場景大家應該非常熟悉。我方節節敗退,傷員已經喪失行動能力,這個時候一個“大力神”出現,背上揹著一個受傷的戰友,手上再拽著兩個傷兵在撤退的路線上“狂奔”。

現實裡的戰場:鳳凰視頻前幾年曾採訪過一些參加過戰爭的老兵,下面跟大家複述一下老兵的原話:

“不能動了,擔架上不來,咋辦?這邊要撤退,咋辦?我一個人,我就是背,我背一個,倆我也背不了;你不能說:“這個革命同志,我不能把你救走,我再拿槍把你打死。”這不可能,那就叫他自己想辦法,自己想辦法那都是自己自殺。”

七、戰前動員會議並沒有那麼慷慨激昂

真上了戰場帶頭衝鋒的才不是李雲龍,而是趙剛

電影裡的戰場:每次戰鬥前似乎都會有長官在臺上進行慷慨激昂的演講,比如李雲龍的“亮劍精神”。底下的士兵一般都會聽的如痴如醉,戰鬥力飆升,似乎每個人都有了背水一戰的決心。

現實中的戰場:這些振奮人心的戰前演講在現實中很少出現,有的甚至都沒有戰前演講。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怕暴露位置被一個炮彈一窩端,另一個是士兵們壓根就聽不進去。

八、中國軍隊帶頭衝鋒的一般是政委

真上了戰場帶頭衝鋒的才不是李雲龍,而是趙剛

電影裡的戰場:電影電視劇裡一般都是誰猛誰帶頭衝鋒的,沒有固定人選。

現實中的戰場:想當年八路軍的軍隊裡,帶頭衝鋒的一般都是政委。是的,如果按史實拍電視劇,帶頭衝鋒的一般是趙剛,而不是李雲龍……

九、步兵要走在坦克前面

真上了戰場帶頭衝鋒的才不是李雲龍,而是趙剛

電影裡的戰場:士兵都是要躲在坦克後面讓坦克擋槍子的,這似乎很合邏輯。

現實中的戰場:如果是一個以坦克為核心的戰鬥小組,那麼有些戰場上步兵是走在坦克前面。因為坦克作為作戰核心,完蛋了就代表大家要一起玩完,所以步兵要在坦克前面清除反坦克武器,而坦克要在後面火力壓制。

十、沒人會抬著重機槍衝鋒

真上了戰場帶頭衝鋒的才不是李雲龍,而是趙剛

電影裡的戰場:都會有那麼幾個壯漢喜歡抬著把重機槍生龍活虎的往前衝,一邊衝一遍突突,看的好生過癮。

現實中的戰場:現實裡重機槍都是一個抗槍一個抗彈藥槍架的,怎麼可能抱著重機槍衝鋒。衝鋒的時候機槍陣地一般在側後方,先鋒部隊推進一段距離後,機槍陣地再往前推。

十一、防彈衣防不了近距離射擊

真上了戰場帶頭衝鋒的才不是李雲龍,而是趙剛

電影裡的戰場:不管什麼距離,只要你穿了防彈衣,那麼你定不會被擊倒。

現實裡的戰場:別說戰爭年代,就是現在的防彈衣也防不了近距離射擊。

還有一些基本都知道的就不贅述了,那句話怎麼說的:你可能是個窮逼,但至少沒有活在戰爭年代,珍惜和平吧朋友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