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感器市場大爆發,日本是最大的霸主

萬物互聯、萬物智能,傳感器是基礎。而在整個物聯網生態中,MEMS傳感器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即將到來的智能物聯網時代中將起到核心作用,為新科技產品提供更智能、更敏銳的感知能力。如今,傳感器產業在全球呈現出爆發性增長態勢,但是隨著智能製造的蓬勃發展,傳感器產業發展也面臨更多新的挑戰。

傳感器產業發展的痛點

隨著傳感器在工業、汽車電子以及智能設備中發揮作用越來越大,各國對於其發展越發重視。相比美國、日本以及德國等技術發達國家,國內傳感其產業主要面臨以下三大挑戰:

其一,對於新產品以及自主知識產權產品開發意識差;傳感器對於精度以及敏感度要求過高,而國內中高檔傳感器產品幾乎90%以上來自於國外,長期對國外的依賴導致國內傳感器產業一直“被牽著鼻子走”。

其二,產品技術標準不明確,核心技術過少;在研發方面,無明確的技術標準,導致生產的傳感器良莠不齊。另一方面,由於人才培養意識過差,導致核心技術過少,進而出現長期被國外市場壓制的現象。

其三,企業過於分散,競爭力不強;國內中小企業過多、大企業較少的現象,致使國內傳感器市場整體實力太弱。

傳感器產業的機會還是很大的,對於國內傳感器技術薄弱的現象,我國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有利於傳感器產業發展的戰略與政策,從各企業發展的趨勢來看,國家的政策將是國內傳感器產業發展的一劑強心針。

萬物之眼 | 傳感器市場大爆發,日本是最大的霸主

我國傳感器行業有怎樣的發展現狀?

在對整個MEMS/傳感器市場大體有了充分了解之後,相信大家對國產廠商在這個領域的表示也有濃厚的興趣。我們首先來看一下CMOS圖像傳感器市場。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 ,在前六的CMOS圖像傳感器榜單裡,豪威科技佔有一席之地。資料顯示,該公司成立於1995年,主要從事CMOS圖像傳感器的設計、生產和銷售,產品被廣泛應用於手機、汽車、安防、醫療、物聯網應用等領域。後來在歷經中國資本收購和多次競購風波之後,豪威科技最後被韋爾股份納入麾下。除了豪威外,國內還有比亞迪、格科微、思比科和思特威、以及新近冒出水面的芯視達等企業。

萬物之眼 | 傳感器市場大爆發,日本是最大的霸主

看MEMS這個市場,國內也是表現不俗。

首先在MEMS器件方面,中國有兩家廠商入圍了Yole的榜單,分別是TOP11的歌爾股份,TOP23的瑞聲科技AAC。兩家企業跟17年的排名沒有變化。但Goertek的表現走弱,全球手機銷售疲軟可能是原因所在,AAC呈增長之勢。另外,最近謀劃科創板上市的敏芯科技,也是MEMS傳感器芯片的一個明日之星。

在MEMS領域,還有一點值得提的是,耐威科技在MEMS代工領域的領先。這一切都源於他們在2015年收購了瑞典公司Silex Microsystems,從而獲得了後者所掌握的製造加速度計、陀螺儀和其他微型傳感器的技術。據瞭解,他們在瑞典擁有6英寸和8英寸晶圓廠,他們使用其自有的硅通孔(TSV)技術,Silex還使用鋯鈦酸鉛作為壓電材料,用於能量收集等新型應用。

對比可知,中國和日本在這兩個領域的差距依然明顯,但未來可期!

傳感器領域,日本具有絕對的存在感

按照生產MEMS、傳感器企業的區域來看,2018年的TOP1在日本,後續為中國臺灣、北美、歐洲/中東。現在中國大陸位居第六,預計在2023年將會上升在第三位。據預測,至少在2023年之前,日本和中國臺灣不會被中國大陸超越,可以暫時穩坐第一和第二。

關於Fab的設備投資預測,2018年-2023年六年間,預計每年都會有約40億美金(約人民幣280億元)的投資。幾乎都是(約70%)用於製造300mm晶圓尺寸的圖像傳感器的工廠。據預測,2020年日本的Fab投資額將會接近20億美金(約人民幣140億元),其中一半以上都是來自SONY Semiconductor Solutions。關於臺灣的投資額,預計在2023年達到16億美金(約人民幣112億元)。在2018年-2023年期間,將新增14個新的200mm、300mm晶圓Fab,其中大部分在中國大陸,其他在日本、中國臺灣、歐洲。

索尼的CMOS圖像傳感器(CIS)約佔全球的5成(按照銷售金額計算),第二為Samsung Electronics (全球佔比20%左右),索尼與三星的差距如此之大,可見索尼在傳感器行業的存在感十分出眾。

萬物之眼 | 傳感器市場大爆發,日本是最大的霸主

此外,據索尼預測,由於智能手機攝像頭的多功能化、新一代通信技術5G的普及,圖像傳感器的需求還將繼續增加。為此索尼表示,為應對持續增加的需求,公司將會投資1200億日元(約人民幣72億元)在長崎縣諫早市的長崎技術中心(Technology Center)旁建設新工廠。最快在今年年末動工,2021年開始稼動。

另外,索尼原計劃在2021年3月之前要把現在的產能(月產10萬片,現有產線及工廠)增加至月產13萬片,但是為了進一步擴充產能,現計劃2021年3月的產能增加至13萬8000片/月。在產能擴充後,正好趕上新工廠開始稼動的時間,屆時月產能將會再增加數萬個。

索尼集團的月度CMOS圖像傳感器的產能(300mm晶圓)推移。據數據顯示,日本半導體的份額在1990年曾高達49%,但在韓國和中國臺灣的企業攻勢影響下,日本半導體的全球份額縮減到2018年的7%,而索尼被看作是日本半導體領域的一面旗幟。

之所以在這個時候大力投入投資。按照索尼的規劃,他們希望通過新工廠建設,到2025年度將市場份額提高至6成,以甩開三星。

萬物之眼 | 傳感器市場大爆發,日本是最大的霸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