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保險理賠的那些事兒!

林小姐在1月5號為孩子買了一份可報門診的保險,2月3日帶孩子去了婦幼保健院看門診,醫生在病歷上寫:患者1個多月前出現了咳嗽。看完門診後林小姐聯繫保險公司,想試試理賠,最後卻被拒賠了。

這是一個很小的理賠失敗案例,網上還有許多類似於“投保好幾年,得了重疾居然被拒賠”等的文章,所以很多時候,大家一聽到“賣保險”便很警惕,甚至產生反感的情緒——認為買保險就是一個“大坑”,買了倒是很容易,但是想要得到理賠卻如同登天一般困難。

事實上,林小姐被拒賠是因為這個門診險等待期30天,而孩子病歷顯示投保前已經開始咳嗽,並且本次就診,與投保前的疾病為同一疾病,屬於直接相關,所以才無法得到理賠。對於理賠而言,賠不賠都是由險企說了算的,所以消費者容易產生一個錯覺——理賠很難,以至於讓“理賠難”成為拒絕保險的一個重要原因。

說說保險理賠的那些事兒!

今天,理賠師要帶大家釐清“理賠難”這件事兒,客觀看待保險行業理賠的那些事兒!

一、我們買的保險有多大概率能得到賠付?

在保險公司,其實都會統計一個數據,叫理賠獲賠率,簡單來說,就是獲得理賠的案件佔所有申請理賠案件的百分比。最近保險公司都陸陸續續的在發佈自家的理賠數據,理賠師統計了一下“獲賠率”的情況,大家可以看一下:

說說保險理賠的那些事兒!

這張表格裡,有資本雄厚的所謂的“大公司”,也有財力較弱的所謂的“小公司”,從數據可以看出,保險獲賠率均在97%及以上。簡單說,就是100件案件,97件以上是能獲賠的。而且小額案件的獲賠率更高,從兩家公司的公開數據看,小額案件賠付率分別為99.9%和99.8%。

那麼有人就會問,難道理賠的難易度與公司的經濟實力無關嗎?消費者想當然地覺得,如果一家公司足夠強大,那麼理賠時也能更加快速解決賠付金額;相反,如果是一家小公司,它又怎麼可能會為了理賠而搭上自己的身家呢?

說說保險理賠的那些事兒!

實際上,這種觀念是大錯特錯的。不僅從表格裡面的數據中可以看到,理賠或賠率與“大小公司”無關,甚至某些小公司獲賠率比大公司還高呢,這怎麼解釋呢?

說說保險理賠的那些事兒!

因為,保險公司和銀行一樣,同屬股份制公司的金融機構,獨立運營,自負盈虧,是具有盈利目的,同時持有較強的社會責任感的商業機構,並不是慈善機構。而保險是利用大數法則,精準評估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從而設計出產品,然後儘量向目標群體賣出保險。風險的發生是意外而偶然的,某些人出險以後獲得的賠款,是從所有投保人交的保費中拿的,並不是保險公司自掏腰包,更不是憑著什麼“央企、知名品牌、國家的XX”等大公司的經濟實力來賠錢的。

所以,在購買保險的時候,不需要因為“理賠難”拒絕“小公司”,有的時候,選擇大企業的理賠程序也許更加複雜,獲賠概率也可能比小公司小。

二、為什麼“理賠難”成為消費者的“共識”?

既然大小公司的理賠獲賠率都是比較高的,為什麼“理賠難”還會成為消費者的“共識”呢?這裡面有許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保險企業還沒有很好地貫徹誠信原則。大部分情況下,賠不賠是由險企說了算的,但同時,保險企業也不允許隨意判斷客戶情況,而是根據合同約定及客戶遞交的申請材料審核賠付。

保險公司在理賠過程中,首要遵循“契約精神”,依據合同的約定審慎賠付。若合同條款確實存在一些爭議,或保險事故本身在界定時存在困難,險企理賠時一般都會遵循“有利於客戶的原則”進行處理。但是,保險行業的“五花八門”也難免少不了虛假宣傳——很多保險銷售詞,都充斥著大量的虛假宣傳,比如把一個意外醫療保障的意外險忽悠成“只要住院就能賠、醫療100萬+意外一百萬”,還有把一份附加住院津貼的兩全保險,包裝成“一款’不花錢’的百萬醫療險”的。這種情況被拒賠,只能怪挑錯了代理人,也怪消費者自身沒好好看合同。

說說保險理賠的那些事兒!

其次,是消費者的理賠錯誤認知“買了保險都能賠”。

有些消費者認為,保單一旦成立,只要發生事故,保險公司就應賠付。其實,理賠與保險的保障範圍(如疾病類型)、事故原因等都有關係,保險公司在理賠的時候會仔細地核實事件是否符合理賠的要求。舉個例子:黃先生2016年6月購買了一份重疾險,保額30萬元。2017年3月中,黃先生身體不適,醫院檢查顯示先天性主動脈瓣二葉瓣畸形、主動脈(瓣)狹窄伴關閉不全、白細胞增多等。6月,黃先生以心臟病向保險公司提交重疾申請。保險公司核實,黃先生是先天性心臟病,先天性疾病不屬於重大疾病保險保障範圍。所以,保險公司不能以心臟病為由來賠付。所以,收到保單後,消費者務必在猶豫期內仔細閱讀條款,特別是“保險責任”、“責任免除”等內容。若有疑問,應及時與業務員溝通,對所購保險心中有底。

說說保險理賠的那些事兒!

三、理賠糾紛,應該如何維權?

被保險拒賠了,就只能“忍痛”接受嗎?當然“不是”,只要不是騙保行為,總得探究個明白和維護自己權益。一個拒賠事件到底合不合理?有沒有維權索賠的可能?如果遇到保險拒賠或糾紛,千萬不要盲目下結論。想要得到有效處理,理賠師建議您可以通過向中國銀保監會投訴的途徑進行維權。

說說保險理賠的那些事兒!

保監會開通了“12378”全國保險消費者投訴維權熱線,保監會接到消費者投訴,會責成保險公司進行處理並反饋。作為保險公司的主管部門,保監會的權威是毋庸置疑的。

四、保險理賠迎來“新時代”

一是,互聯網的時代,保險理賠會變得越來越輕鬆。為消除客戶存在的理賠誤區,目前保險業理賠工作在互聯網的幫助下已呈多元化升級趨勢:理賠方式數字化、小額理賠快速化、理賠過程透明化、理賠服務人性化,這些趨勢正驅動各保險公司同步提升理賠的專業性和電子化進程,從而幫助客戶明明白白消費,獲得穩穩的保障。

二是,保險理賠方面政策的出臺和完善。中國銀保監會在償二代監管體系中,將(小額)理賠獲賠率、申請支付時效、出險支付時效等納入考核評價體系,極大提升了保險行業的理賠效率和質量。並且,根據《保險法》的規定,保險公司收到資料30日內必須要做出是否理賠的決定,從實際數據看,保險公司的效率都普遍高於這個時限:平均理賠時效3天以內,小額理賠最快幾個小時到賬,大額的賠案理賠週期會長一點。

許多公司也在致力於實現“快賠”“好賠”,提升客戶的理賠體驗。

最後,保險公司應該多為客戶著想,製作簡單易懂的條款、簡化理賠流程、做好保險銷售監督,提高售後服務等。而作為消費者,在購買保險前,一定要弄明白保險條款、保險類型、承保範圍、免責範圍,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等,千萬不要讓“理賠難”這些認知誤區成為拒絕保險的理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