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地區“1751”工程

邯鄲地區“1751”工程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時候,邯鄲地、市分設,邯鄲地區轄13個縣,500餘萬人口,耕地850萬畝。邯鄲地區盛產糧棉,是全省的糧棉集中產區,具有“兩白”(小麥、棉花)優勢。

小麥解決吃飯問題,棉花解決花錢問題,對一個農戶來說,在有限的土地上,既得種小麥保飯碗,又得種棉花掙錢花。恰巧,小麥和棉花有一個共生期,一塊地,種了小麥種不了棉花;種了棉花種不了小麥,棉麥爭地的矛盾很突出。

為了解決麥棉爭地的矛盾,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糧棉總產,邯鄲地區從1981年就開始在一些糧棉高產區搞棉麥一體化試驗,到1988年,全區棉麥一體化面積達到68萬畝,經濟效益比一季春播棉增收20%以上,棉麥一體化種植具有明顯的優越性,較好地發揮了邯鄲地區“兩白”的優勢,實現了糧棉同步增長。

在這個時期,邯鄲的地委書記是郭洪岐、行署專員是吳野渡,他們注意到了邯鄲地區糧棉生產的優勢和存在的問題,也注意到了一些縣鄉在棉麥麥一體化上的實踐,明確提出了棉麥一體化“1751”工程。所謂“1751”,是四項經濟指標的縮稱,就是從1989年秋季種小麥起,到1992年,建成高標準棉麥一體化100萬畝,畝產小麥達到700斤,畝產籽棉500斤,畝收入1000元。

為什麼把棉麥一體化作為一項工程來實施?當時的決策者們提出了四個方面的理由:一是涉及面廣,二是標準高,三是難度大,四是週期長。比如,相對於當時的棉麥產量,在100畝的面積上,平均畝產700斤小麥,畝產500斤籽棉,指標不低,難度不小。涉及組織領導、技術推廣、協調服務等多個方面,邯鄲地區“農業服務協會”當時就是為實施“1751”工程設置的,縣、鄉都有農業服務協會,為“1751”工程建設做出了貢獻。

1989年10月,河北省省長嶽岐峰來邯鄲地區視察棉麥一體化工程,走了幾個縣,我參加了這次採訪活動。記得嶽岐峰說,邯鄲地區用抓工程的思路抓農業做得對。在成安縣,嶽岐峰說,種棉花我不生,“文革”時我下放成安“九二四”村勞動,“九二四”棉花種的好,我在那兒學會了種棉花。

邯鄲地區“1751”工程

上圖是河北省省長嶽岐峰在邯鄲視察“1751”工程,前左一是時任地委書記郭洪岐,前左二是時任行署專業吳野渡,前左三為省長時任嶽岐峰,後排中間是時任邯鄲地區農業局長馮文海。

時間過去了30年,邯鄲的農業、農村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回頭來看,當年邯鄲地區實施的“1751”工程,不僅把棉麥一體化提到了一個更高級的層次,而且在黨和政府對農業、農村工作的領導方法上也有了一個質的飛躍,找到了載體,有了很好地抓手,使邯鄲地區的農業、農村工作提高了一大步。

2019年8月19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