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地区“1751”工程

邯郸地区“1751”工程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邯郸地、市分设,邯郸地区辖13个县,500余万人口,耕地850万亩。邯郸地区盛产粮棉,是全省的粮棉集中产区,具有“两白”(小麦、棉花)优势。

小麦解决吃饭问题,棉花解决花钱问题,对一个农户来说,在有限的土地上,既得种小麦保饭碗,又得种棉花挣钱花。恰巧,小麦和棉花有一个共生期,一块地,种了小麦种不了棉花;种了棉花种不了小麦,棉麦争地的矛盾很突出。

为了解决麦棉争地的矛盾,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粮棉总产,邯郸地区从1981年就开始在一些粮棉高产区搞棉麦一体化试验,到1988年,全区棉麦一体化面积达到68万亩,经济效益比一季春播棉增收20%以上,棉麦一体化种植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较好地发挥了邯郸地区“两白”的优势,实现了粮棉同步增长。

在这个时期,邯郸的地委书记是郭洪岐、行署专员是吴野渡,他们注意到了邯郸地区粮棉生产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也注意到了一些县乡在棉麦麦一体化上的实践,明确提出了棉麦一体化“1751”工程。所谓“1751”,是四项经济指标的缩称,就是从1989年秋季种小麦起,到1992年,建成高标准棉麦一体化100万亩,亩产小麦达到700斤,亩产籽棉500斤,亩收入1000元。

为什么把棉麦一体化作为一项工程来实施?当时的决策者们提出了四个方面的理由:一是涉及面广,二是标准高,三是难度大,四是周期长。比如,相对于当时的棉麦产量,在100亩的面积上,平均亩产700斤小麦,亩产500斤籽棉,指标不低,难度不小。涉及组织领导、技术推广、协调服务等多个方面,邯郸地区“农业服务协会”当时就是为实施“1751”工程设置的,县、乡都有农业服务协会,为“1751”工程建设做出了贡献。

1989年10月,河北省省长岳岐峰来邯郸地区视察棉麦一体化工程,走了几个县,我参加了这次采访活动。记得岳岐峰说,邯郸地区用抓工程的思路抓农业做得对。在成安县,岳岐峰说,种棉花我不生,“文革”时我下放成安“九二四”村劳动,“九二四”棉花种的好,我在那儿学会了种棉花。

邯郸地区“1751”工程

上图是河北省省长岳岐峰在邯郸视察“1751”工程,前左一是时任地委书记郭洪岐,前左二是时任行署专业吴野渡,前左三为省长时任岳岐峰,后排中间是时任邯郸地区农业局长冯文海。

时间过去了30年,邯郸的农业、农村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回头来看,当年邯郸地区实施的“1751”工程,不仅把棉麦一体化提到了一个更高级的层次,而且在党和政府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方法上也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找到了载体,有了很好地抓手,使邯郸地区的农业、农村工作提高了一大步。

2019年8月19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