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商铺,该在“年前”还是“年后”?购买时期同样重要

这几个月商业地产的报道走入人们“生活”,大体反映了目前城市中商业现状,投资实体店正在收紧,商铺投资跃入“新历程”,虽然存在商铺投资“失利”现象,但商铺依旧存在其潜在价值。

距离春节还是2个月左右,在外地工作的人群即将赶赴家乡,来回几年见证了家乡一次次的改变,其中最为显眼的就是房地产为家乡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居住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有闲余资金的朋友便会考虑投资商铺。

有人说投资商铺有钱就是王道,与什么时候购买并无区别,但既然是投资,目的自然是增值,况且投资商铺的人群并非“穷人”,只有在保证生活的前提下才会考虑投资商铺。“年前”和“年后”买商铺到底有何区别呢?

投资商铺,该在“年前”还是“年后”?购买时期同样重要

“年前”投资商铺价格优势较大,“自营”方式更稳妥!

“年前”是秋冬季,是丰收与储藏的大时节,工作了大半年,或多或少有些积蓄,大多数人认为钱存起来跑不过通货膨胀,将钱投资起来才会“生钱”,于是目光转移至房地产投资中来,国家又提倡“房住不炒”!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精神符合我国发展现状。

此时期对开发商来说需要大量资金回笼,用于支付上半年开销和年终结算。特别是建设费用中的人工开销,对于开发商来说更是一面形象旗帜,如果不能及时支付薪资,将影响员工民心。例如曾经一家开发商企业4个月才结算工资,临近过年才借钱发薪,照成这种局面,不仅有损公司形象,而且留不住人才,容易导致“年后”人员流失!

投资商铺,该在“年前”还是“年后”?购买时期同样重要

除此之外,年前的商铺售价普遍价格较低,各种折扣层出不穷,一方面为了提高销量完成年度业绩,另一方面过多商铺对开发商不能长期持有,存在一定风险,与住宅不同,商铺的投资性能更强,其价值不仅受到市场经济大影响,还与供需关系密切联系,随着房地产不断开发建设,商铺数量只增不减,长此以往商铺的价值逐渐被“分流”,一些偏远地段商铺的价值提升,中心地段商铺上涨速度便有所收敛!

然而对于银行放贷方面却是比较收紧,因每年的回款指标,此时依靠别人贷款凑首付不容易达成,当然对于房贷影响较小,毕竟房贷属于长期偿还性质,又存在实物,相比之下风险较小,购买者只需具备首付能力和征信无污点即可满足条件。

投资商铺,该在“年前”还是“年后”?购买时期同样重要

“年后”投资商铺,单价较高,投资者选择性更强,商家集中开店选址!

  1. “年后”商铺单价普遍高于“年前”,一方面要体现出“增值性”;另一方面资金压力相对较小。站在开发商的角度思考,不难看出:投资商铺的人群看中“增值性”,卖商铺与卖预期在某种程度上不谋而合,预期越高,商铺的增值性能越强,反之增值性能越弱,出此之外开发商在年后的主要工作是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资金问题可以通过银行借贷解决,但是借贷就会存在利息,这部分利息便会加在售价中来,以此实现了开发商与银行之间“互利共赢”,不到万不得已难以降价!
  2. “年后”客户投资选择性更强,从房地产市场来看,年后楼盘开盘数量普遍多余年前。对投资者来说是好事,毕竟竞争之下必有“勇夫”,虽然开发商会借“预期”体现增值性,但是随着商铺数量增多,投资者会有多重选择,根据商铺使用性质、运营方式、地理位置等选择,商业综合体开业时间往往在5月份左右,一来可以在年后有充分的准备时间;二来即使5月不能开业,时间上面也可以延迟至10月左右,
    配合节假日开业是商业综合体运营特征,此时投资者可结合开业倒计时计划、业态规划等选择具有前景的商铺!
  3. “年后”可根据商家开店选择、租金承受能力判断实体店市场,从而判断商铺会“增值”还是“贬值”。有的朋友投资商铺看投资回报率,但是很少去验证实际回报率,例如:年投资回报率=年租金收益÷商铺总价,而年租金收益受到市场影响较大,不能单方面看预期,需要根据市场市场水平对比,以此得到更为精确的投资回报率,年后商铺能不能买?正好可以通过商家承受租金判断,售卖者所描述的投资回报率一旦与实际悬殊较大,则应从商家角度考虑是否应该投资入手。
投资商铺,该在“年前”还是“年后”?购买时期同样重要

投资商铺应该在“年前”还是“年后”?

从上面对比可见,“年前”和“年后”价格区别较大,同时也能根据商家租金承担能力判断出能否达到投资回报率,作为投资者应该选择“年前”还是“年后”呢?

投资商铺,该在“年前”还是“年后”?购买时期同样重要

首先年前具备价格优势,对“自营”投资者更具优势,毕竟“年后”的实体店市场在“年前”无法准确估量,只能体现出当下购买更为划算。

“自营”投资者购买商铺的目的是为了自身经营,从经营过程中赚取利润才是关键,年后的租金上涨与否对自身影响较小,将重心投入到经营中来降低市场的“不确定性”。可见年前投资的“置换”更加直接有效!

其次“年后”投资直接被市场影响,水涨船高符合纯投资理念,对通过购买商铺来出租的人群更有利。例如年后的实体店前进较好时,大量商家选择开店,对商铺的需求量增大,此时商铺的租金具备“提价”空间,业主买下来的商铺即使起点高,也存在增值空间。反之市场行情不好时,商家对高租金承受能力有限,面对高租金也只能望尘莫及,此时商铺的价格若继续走高显然不好出售,开发商通过降价、降租为投资者创造“增值”空间,投资者面对行情也能应付自如!

最后是“年前”和“年后”差异不大时,投资者应及时预判出还是否具备“保值性”!一旦保值效果不佳,最好选择放弃投资商铺,特别是投资资金通过长年累月得来的人群,建议保持观望,今年的商业地产可谓是一道“分水岭”,年前商铺价格大部分地区有所下跌,与商铺数量与使用性质有关,至于年后会怎样发展,对“纯投资者”影响较大,若年后持续下跌,租金便有所降低,反而对自持商家影响较小,毕竟可将租金收益的风险转移到经营过程中来。

投资商铺,该在“年前”还是“年后”?购买时期同样重要

综上所述!“年前”和“年后”时期对投资者来说有着开发商本质利益区别,前者因资金回笼有所下跌,后者因商业地产市场发展而“潮起潮落”,从商人的角度思考,并存在非绝对有利时机,根据不同时期置换效果不同,“增值”空间也有所区别!在商业地产日益增多的前提下,投资商铺更加倾向于“自营增值”和“纯投资保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