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平林鸡汤”的最后坚守

采访广水,路过平林。平林原是个镇,现已并入长岭镇,但“平林鸡汤”仍闻名遐迩。记者查询,仅从襄阳到武汉,至今有近百家餐馆仍以“平林鸡汤”冠名。它和武汉汪集鸡汤、咸宁贺胜桥鸡汤一起,风靡荆楚、香飘全国30多年,后又一同步入困境。而今状况如何呢?

一碗“平林鸡汤”的最后坚守

风光不再,但生意还好

316国道平林路段,昔日沿线扎堆的三四十家鸡汤馆,已不到10家,路边广告牌颜色斑驳,字迹模糊,被风吹得摇摇晃晃

当年最先开店的“老张家鸡汤”门可罗雀,却仍矗立。店主叫张义,但主要由父亲张吉明在操持。

张吉明66岁,很实诚地对记者说,不风光了,但生意还有。提起昔日的风光,他先感谢“地利”,汉十高速通车前,316国道客流量大,从上午10点直到深夜,一年365天连大年三十都有客,每天收入以万为单位;然后感谢叔叔张全国老人“很机灵”,刚一改革开放就弃田煨汤;但最会钻研的,是弟弟张吉勇摸索出平林鸡汤的“独家秘方”:只用放养的土鸡(2斤半以上);先旺火爆炒,再用陈年瓦罐文火煨三四个小时;水用井水,一次加足,不能中途添水;必须二次放盐(爆炒时三成,离火前七成),这样鸡肉才肥而不腻,汤才口齿留香。

一碗“平林鸡汤”的最后坚守

“现在过往司机少了,以本地生意为主,网销每天才五六罐,很清淡。”记者采访时,张义正送两罐鸡汤去高铁站,经天河机场空递至上海。“现做的,不加保鲜料,虽是真空包装,鲜味仍只能管半天,网上告知客户今晚得喝,明天味就差了。”张吉明说。

33岁的张义仍想“复兴”鸡汤,想建养鸡场和饲料厂。父亲反对,“土鸡还是收农户散养的好,圈养的土鸡再正宗,第二代味就差了。”

多琢磨汤,少琢磨赚钱

老张家鸡汤的包装盒上有两个手机号,一个是张义的,一个是张吉勇的。但张吉勇2014年已退出,去深圳带孙子去了,怎么还留手机号?

张吉明说,他是“人退心不退”,鸡汤店他不占股,也不拿钱,是盈是亏他不管,但包装上仍是他的头像,鸡汤仍按他的配方,他要把平林鸡汤原汤原汁传下去,留手机号一是方便老顾客找他,二是告诉网购的顾客汤怎么热才味鲜如初,重要的是监督侄儿张义,如遇投诉,他就冲侄儿“破口大骂”。

记者拨通手机采访张吉勇,这位63岁的“鸡汤坚守人”对当年鸡汤经济的起落浮沉感慨万千,长叹一声,“只奔产业,不重产品啊!”

他不太认同“汉十高速通车,平林鸡汤遇冷”的说法。“交通改线对平林鸡汤、贺胜桥鸡汤打击是大,但汪集鸡汤已建起销售网络,旺销武汉各大超市,却也不景气了。”他认为真正的原因是铺摊子贪大求快忽视了保质,跟风者浩浩荡荡鱼龙混杂,鸡汤兑水了,“用高压锅焖洋鸡,叫瓦罐土鸡汤?”所以他严格要求张义,莫想产业,一心做汤,“产业有起有伏,产品才见真心。”

5年来,他的手机一直有人打,订汤,咨询,甚至有人在家自己煨,他也详细传授配方,“那不叫秘方,汪集鸡汤的吴冬秀以前是炸油条的,我以前是烧砖窑的,哪来祖传秘方?只要用心,谁都摸索得出。先是心要巧,再是心要诚,心不巧摸索不出,心不诚不能持久,没这两点,产业再怎么做大做强,也终是空热闹。”

他很高兴有人打趣说他留手机号变成了名人,“每次回湖北,都有人找上门来喝鸡汤,去年过年竟有顾客提着礼品来,点名要我下厨,喝一口鸡汤,说这就是乡愁啊!感动得真想哭一场。”

张吉明说,现在赚钱少了,生意却好做了,竞争少了,不操鸡汤之外的很多心,“有时突然接个大单,库存土鸡全煨也不够,时间也赶不赢,我们就放弃。不能掺假,不抢时间减工序,保证品质第一,赚钱是其次。这么多年我们没买脱毛机,鸡肉松软,机器脱毛快,但会流失精华,我们一直人工脱毛。”

工匠精神

一直以为“工匠精神”就是精益求精,采访这对老哥俩,才知道没这么简单。

1984年张吉勇还在烧窑,赶上改革好时代,他洗净满是煤灰的手,没受烹饪训练,去煨鸡汤,水平能有多高,谈不上。他连工匠都不算,却已有了工匠精神,因为他心里想的只是鸡汤怎样口齿留香,而非靠它去赚多少钱;他钻研配方没任何技术参数可供对照,每一次进步都以耗尽自己最大的脑力为限。看来,工匠精神第一步,并非要迈多高的门槛,只要很单纯地全神贯注,就可以。

第二步,你可以改变钻研的方式和成果,但不改钻研的方向和劲头。采访中张吉勇说过“水落石出”这个平常词,韵味跟他的鸡汤一样,令人回味,“鸡汤火爆时我们并不显眼,冷清了,我们就水落石出了。”有根基的石头才会水落石出,被大水冲来的石头早被大水冲跑了。是啊,静心才会专心,心无旁骛才有恒心。

第三步更重要,张吉勇说:“都走了,我还在!”他去深圳带孙子,没煨汤了,但他在!等孙子长大他就70多岁了,可能也煨不得汤了,但他在!他本身就是财富。

这才叫工匠精神,不只是个技术词,更广博的,是不忘初心的执着信念,永葆青春的岁月情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