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起跑点”就输在家长忽视的这方面:养娃必须熟知感觉统合

你认为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智商?兴趣?

曾经看过一期TED演讲:成功的关键不在智商,而在于Grit(毅力)。个人表示十分认同。

这也是近年来在美国教育学界盛行的教育理念。

孩子“起跑点”就输在家长忽视的这方面:养娃必须熟知感觉统合

Grit可译为“坚毅”,Grit是对长期目标的持续激情及持久耐力,是不忘初衷、专注投入、坚持不懈,是一种包涵了自我激励、自我约束和自我调整的性格特征。

如果你见一个孩子“能很投入一直做一件事很久”,这就是Grit。

在我看来,坚毅可以拆分为两个方面,专注力和坚持。

我们知道《一万小时天才定律》:在一个领域上投入10000个小时,就能成为该领域的专家。这是坚持时间投入。

现实往往是做事3分钟热度,买的书只翻了两页就在积灰,报了健身班去了两星期就再也没去过……

当我们开启一天的工作时,明明要做的事情很多很清晰,我们也信誓旦旦的要快速搞定它。

结果是打开网页搜索相关资料时,一不留神就被跳出的“如何评价「演员江一燕获美国建筑大师奖」?”、“一千多名学生跳张艺兴舞蹈”、“现任和前任还有联系怎么办”话题吸引,回过神来还有2个小时下班,才急急忙忙赶进度……这是缺乏专注。

所以这也常常是我们一事无成,感慨生活艰难的原因。

孩子“起跑点”就输在家长忽视的这方面:养娃必须熟知感觉统合

而你不知道的是,成年人表现出来的缺乏专注跟坚持,有很大一部分是小时候感统失调埋下的祸根。

关注儿童早期教育的家长应该都听说过或者了解过感统统合。

在向一些家长普及感觉统合的时候,往往有人会存在疑惑“过去也没感统失调什么的”、“感觉统合是一些机构虚构出来的伪科学”……

只有亲身经历过自家孩子感统失调并且通过训练得到改善的家长才深有体会:感觉统合真实存在且真的能帮助到孩子!

就在8月22日的CCTV央视新闻报道,就当着全国人民的面普及了这方面的知识。

孩子“起跑点”就输在家长忽视的这方面:养娃必须熟知感觉统合

CCTV央视报道:“感统失调” 六岁前是最佳治疗期

随着感觉统合理论的普及和家长们对这方面的了解和重视,市场上也兴起了很多感统训练机构,里面鱼龙混杂、资质不一,有些训练课程并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

杰奥教育专注科学感觉统合17年,在感统还未被大家所熟知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深耕在这个领域。目前在深圳有5家校区,在校学员超过2千人,培养超过了万名精英儿童。

一、什么是感觉统合?

感觉统合是指人体感觉器官(眼睛、耳朵、鼻、舌、皮肤、前庭网膜等)从环境中获得不同感觉信息(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输入大脑,大脑对输入信息进行统合、分析,进而有所领悟、学习、或在命令运动系统做出适应性反应的过程。

孩子“起跑点”就输在家长忽视的这方面:养娃必须熟知感觉统合

通俗点讲,感觉统合是大脑的功能,包括七大感官:视、听、嗅、味、触觉、本体觉、前庭觉。感觉统合失调即为大脑功能失调的一种,也可称为学习能力障碍。

这句话怎么理解呢?

大脑就好比一个稳坐军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将军,而感觉通路就如同一条条由传令兵组成情报网。

将军需要根据情报来做出判断、调整,做出最正确的决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而感统失调就好像是:

有一天,将军喝醉了,各路情报传来的时候,将军并不能像往常一样根据这些情报做出正确的决策,开始瞎指挥。

孩子“起跑点”就输在家长忽视的这方面:养娃必须熟知感觉统合

本该攻城他下令弃甲而逃,本该撤退他下令誓死坚守,自然,战场上就乱了套。

二、感统失调的孩子会有哪些表现?

感统失调的孩子智力都很正常,只是孩子的大脑和身体各部分的协调出现了障碍,使得许多优秀的方面表现不出来。

1、前庭功能失调: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有攻击行为、平衡能力差、方向感不行、情绪不稳定等。

孩子“起跑点”就输在家长忽视的这方面:养娃必须熟知感觉统合

2、本体觉失调:坐在座位上喜欢扭来扭去、动作笨拙、自理活动差等。

孩子“起跑点”就输在家长忽视的这方面:养娃必须熟知感觉统合

3、触觉失调:触觉过分敏感或者顿感,不喜欢被触碰、孤僻胆小、社会交往能力差、爱啃手、容易紧张或者情绪暴躁、害怕陌生环境等。

孩子“起跑点”就输在家长忽视的这方面:养娃必须熟知感觉统合

4、视觉失调:表现为阅读困难,丢字漏字,认字但无法理解、写字困难,或者看一笔写一笔,经常抄错题写错数,不爱收拾屋子,桌面总是乱糟糟的。

孩子“起跑点”就输在家长忽视的这方面:养娃必须熟知感觉统合

5、听觉失调:语言处理能力差,跟他说话需要重复好几遍,或者说一句话需要反应很长时间,跟读长句有困难。

孩子“起跑点”就输在家长忽视的这方面:养娃必须熟知感觉统合


三、为什么会感统失调?

1.先天原因

①因胎位不正引起的平衡失调;

②因早产或剖腹产造成幼儿压迫感不足;造成触觉失调;

③因怀孕期间不正确的吃药和打针对幼儿造成的伤害。

孩子“起跑点”就输在家长忽视的这方面:养娃必须熟知感觉统合


2.后天环境及人为原因

①由于小家庭和都市化生活,使得儿童活动范围变小;

②大人对幼儿过度保护,事事包办,导致儿童接受的信息不全面;

孩子“起跑点”就输在家长忽视的这方面:养娃必须熟知感觉统合

③父母太忙碌,陪伴互动缺乏而造成幼儿右脑感官刺激不足;

④出生后,没让孩子经过爬行阶段就直接学习走路,产生了前庭平衡失调;

⑤父母或保姆不准孩子玩土,玩沙,害怕弄脏,从而造成幼儿触觉刺激缺乏;

⑥ 过早地使用学步车,使幼儿前庭平衡及头部支撑力不足;

⑦父母的要求太高,管教太严,人为地造成孩子压力太大,儿童自由活动时间太少造成精神上的伤害,从而产生挫折感等 。

四、如何锻炼感觉统合

感统失调需不需要训练?

在感统的测评体系中,感统失调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等程度。

轻度:轻度失调,孩子会随着发育成长弥补不足。如果针对感觉统合正常或存在轻度失调的孩子情况,设计相应的感觉运动统合教育课程,来提高他们的运动功能,增强对外界感觉反应的敏捷性和正确性。可以说是属于感觉学习通道的“培优”锻炼,为进一步高效学习打好基础。

孩子“起跑点”就输在家长忽视的这方面:养娃必须熟知感觉统合

中度和重度:而中度和重度的感统失调,则更多需要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专业的“感觉统合失调矫正”训练,帮助有一定学习与运动上存在或多或少障碍的孩子提升机能,建立正常的信息输入及处理的过程,增强对外界信息做出正确的反应的能力,可以认为属于“补差”训练,克服学习困难。

感觉统合能力在6岁前是最佳的发展时期,如果怀疑孩子有感统失调的表现需要尽早带孩子到专业的机构做准确的评估。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