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白马股业绩波动

炜言大义 本报记者 张炜

白马股业绩“爆雷”多次出现,给价值投资者的持股信心带来考验。

随着投资者结构逐渐完善,以及价值投资受到重视,市场对上市公司基本面越来越关注。一旦业绩增速下滑或低于市场预期,都可能给白马股股价带来负面影响。有的白马股业绩“变脸”,从连续增长变为大幅滑坡,股价更是受到较大冲击。例如,东阿阿胶是行业绝对龙头,被有的投资者视为“药中茅台”,但在今年7月15日公告称,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75%至79%。该股股价闻讯跌停,次日再大跌5.75%。从三季报来看,东阿阿胶净利润下滑了82.95%。

不过,投资者应该理性看待业绩“爆雷”,不宜把白马股“黑化”。

首先,白马股业绩整体稳定增长的趋势仍在,多数个股表现不错。在经济下行风险较大的背景下,龙头股的业绩增长仍具有优势。今年前三季度,沪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6.60万亿元,净利润2.55万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9.12%和8.06%。其中,市值百亿以上的480余家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增速均为10%,展现了大盘蓝筹公司核心竞争力和价值。再看深市,平安银行、美的集团、万科A等龙头企业保持高速发展态势,前三季度分别实现利润236.21亿元、213.16亿元和182.41亿元,增速分别达到15.47%、19.08%和30.34%。今年以来涌现多只白马股创历史新高,主要是靠业绩增长带来支撑。例如,平安银行业绩重回两位数增长,股价创出历史新高,今年以来累计涨幅超过70%。

其次,投资者应提高对真假白马股的甄别能力。真正有价值的白马股,主要是细分行业地位居前的龙头股,而不能把传统行业的大盘股统称为白马股。另外,有的白马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用业内人士的话来说,这类公司“是染了颜色的,成色本就不足”,一旦遭遇市场波动,就很容易显露真面目,甚至长期一蹶不振。

再次,需理性看待单季业绩波动及增速回落。有的白马股由于市场等原因而业绩增速下滑,不意味着核心竞争力及市场地位下降,仍有望重拾业绩升势。例如,老板电器是国内厨电行业龙头,2018年净利润增速降至0.85%,扣非后净利润下滑1.12%,曾在市场上引发热议。而在今年前三季度,老板电器盈利增速回升至7.31%,扣非后净利润增长达11.36%。长江证券等多家券商研报称,精装市场爆发,老板电器走出低谷,未来可期。正因为得益于业绩回暖,老板电器今年以来股价涨幅超过50%,明显跑赢大盘。

另外,有市场人士表示,部分白马股的业绩基数已经较大,市场占有率也较高,再要持续保持高增长不太现实,进入到平稳增长就相对不错。这类白马股尽管业绩增速不出挑,但低估值、高股息率,仍可带来不错的长期投资回报。

有的投资者认为,与其长期投资白马股,还不如短线炒作题材概念股。可实际上,随着机构对市场的影响力增大,白马股的投资价值有望继续突出。尤其是细分行业的龙头股,未来还会受到以机构为主的增量资金的青睐。

有券商分析指出,2018年我国行业集中度快速提升,其中,中上游行业集中度提升主要归结于供给侧改革等政策性因素,而下游消费行业集中度的提升主要是由消费升级等因素主导。“行业集中度提升过程中,市场份额上升和净利率提升双轮驱动行业龙头企业业绩提升”。换言之,白马股整体业绩稳定增长仍可以期待,投资者通过分散投资可规避偶发的“爆雷”风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