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最新排名发布:江苏这所大学超越清华、北大,跃居全球第7

自然指数(Nature Index),由国际顶级科研期刊《自然》杂志

出版方公布,目前已成为评价科研机构高水平学术成果产出的重要指标。主要对前一年各科研机构在Nature系列、Science、Cell等82种自然科学类期刊上发表的研究型论文数量进行计算和统计。82种来源期刊分为化学、地球与环境科学、生命科学和物理学四类。

一项最新排名发布:江苏这所大学超越清华、北大,跃居全球第7

自然指数有三种计量方法来追踪作者的单位信息:

1. 论文计数 (article count/AC) - 不论一篇文章有一个还是多个作者,每位作者所在的国家或机构都获得1个AC分值。

2. 分数式计量(fractional count/FC)- FC考虑的是每位论文作者的相对贡献。一篇文章的FC总分值为1,在假定每人的贡献是相同的情况下,该分值由所有作者平等共享。

3.加权分数式计量(weighted fractional count/WFC)- 即为FC增加权重,以调整占比过多的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论文。这两个学科有四种期刊入选自然指数,其发表的论文量约占该领域国际期刊论文发表量的50%,大致相当于其它学科的五倍。因此,尽管其数据编制方法与其他学科相同,但这四种期刊上论文的权重为其他论文的1/5。

2014年12月,《自然》杂志首次以全新的"加权分值计数法"(WFC,weighted fractional count)指数方式发布2014全球自然指数(Nature Index),对2013年的相关数据重新进行统计。结果,在全球前200名科研机构中,中国科学院自然指数排名第一

一项最新排名发布:江苏这所大学超越清华、北大,跃居全球第7

消息一出,不少人对此产生质疑。因为根据"自然"网站公布的2013年的自然出版指数(NPI)显示,中国科学院位列全球第六,相关计数值(CC,corrected count)不到哈佛大学的一半。仅仅一年,中科院就远远超越了哈佛大学,稳居世界第一,这的确让人有点匪夷所思。

一项最新排名发布:江苏这所大学超越清华、北大,跃居全球第7

纵观近年来

中国科研实力在国际各大排名中的提升,绝大部分得益于中国高校学科发展以及"双一流"建设。世界"基本科学指标"(ESI)的统计数据表明,从2012年至2016年美国发表多学科论文数量最多,中国位于第二,但处于前列的美、英、德等发达国家的论文篇数、总被引次数和篇均被引次数的增长幅度不大,相比之下,中国相应的三项指标增长幅度较明显

一项最新排名发布:江苏这所大学超越清华、北大,跃居全球第7

目前,中国高校在"双一流"建设的大环境下,高质量的科研产出持续增高,多所尖端名校的自然指数排名更是居于世界前沿

上个月小编为大家整理过当时的自然指数排名,近期,最新的自然指数已经公布,本次榜单为2018年8月1日到2019年7月31日的大学/机构排名。这一期,同样为大家整理了最新数据,看一下中国跻身前1000的院校(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在自然指数中没有按照地区进行区分)。

一项最新排名发布:江苏这所大学超越清华、北大,跃居全球第7

此次中国高校整体表现依旧不差,各高校排名相比上一期略有变化。

南京大学以433.44的文章分值,依旧强势占据国内高校第一位,国际排名稳定在世界第7

清华大学分数咬得很紧,继续排在世界第8,以432.99分居国内高校第2;北京大学不出意外排在第3,国际排名第9。这3所院校排名稳定,依然稳居在国际排名前1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也是继续稳居世界30强,在国内的排名无变化,但复旦大学世界排名比上一期提升一个位次

众多地方所属高校持续保持上榜,多所双非院校表现依旧抢眼:

南方科技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等。表现最好的南方科技大学,可以说相当争气,从上一期世界排名TOP1000榜上无名,这一期一举跃至世界122,跻身全国30强

此外,本次还有南阳师范学院、江西理工大学、临沂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进入世界1000强,表现值得一提。

南京中医药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广西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等多所入选"双一流"的高校,此次排名依旧不甚理想,排至末端,需继续努力。

从多次的自然指数排名可以看出,中国高校学科与综合实力的发展在日益提高,在各种国际排名中表现可圈可点,但是学校实力的两极分化、失衡的情况依旧是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关注"在言高校",get更多关于大学的原创解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