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平衡教師與家長因為家庭作業而產生的矛盾?

盧金潮


我個人認為現在的學生的作業真的很多,雖然,教育部也一直在提倡減負,可是,教育主管部門對學校和老師的考核主要還是看成績和升學率,學校和老師也是沒有辦法。這種情況或者衝突不在老師和家長,而在教育部或者地方教育主管單位對學校和老師的考核機制和標準,如果對學校和老師的考核標準不只是單一的學習成績和升學率為主,也許老師們就會給自己的學生們減負了,家長、學生和老師由於作業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用戶106890049024


關於這個問題應該是無法平衡的,人與人想法不同,理念不同,需求不同,關於家庭作業來說,有的家長喜歡,有的家長不喜歡,現在的孩子,從上幼兒園開園開始,就有家庭作業,一個三歲二歲的孩子,他會作什麼作業,不都是家長給他們作的嗎,這就等如給家長出作業題呀,幼兒園的老師出的作業往網上一發布,三歲二歲的孩子他能看懂嗎?孩子上一年級作業往網上發佈,現實有些事情你說也說不清,道也道不明呀,只能靠國家政策來光善這些問題呀,


老驥伏櫪


教育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需要家庭、學校、社會三方面緊密結合,互相滲和,才能很好地實施,取得相應的效果。

現階段,教師、家長、學生都感覺很困惑。特別是因家庭作業的問題產生了較大的教師與家長間的矛盾。

產生矛盾的源頭有三:一是家庭作業太多,許多學生做作業到深夜;二是學生家庭作業由家長批改(特別是小學);三是家長希望學校的付費課後服務時間用來教師給學生指導作業,教師卻把這個時間用來上課,課後作業仍然繁重。

產生上述矛盾的原因如下:一是評價教師的主要依據是學生的文化成績,故而仍以應試教育為主,課後作業必然就多;二是家長認為,教學是教師的事,既然把孩子送進了學校,那麼教師就應該承擔起所有的教學任務,不能將之推向家庭。

部分地區的教育主管部門已經開始採取措施,積極解決課後作業問題。我認為可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家長要擺正心態,與老師很好地溝通,妥善解決孩子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學生必須要完成必要的學習內容,不能因為減負就不想學習;二是教師要精心為學生準備作業,要少而精且有效果;三是要嚴格落實中央精神,實現五育並舉,不能唯分數論;四是減負不能搞一刀切,發文不準安排作業;

只要我們能抱著同一個出發點,充分調研,虛心聽取並整合多方意見,彼此多一些理解和包容,事情就會朝著美好的目標走去。


bz大夫


這個問題沒有遇到過,在附近也沒有聽說過這類問題。

記得小時侯讀書,都是老師說了算。多少作業,學生,家長都不會有意見。

哎!書讀的少,讀書時就知道玩。有點象歌詞裡寫的一樣,(總要到考試時才發現,該唸的書都沒念完。)總要睡覺時才發覺家庭作業一點都沒有做。怕挨鞭子,只有點燈加班了。從八點左右開始,一般十至十一點差不多就可以完成(任務)。

也就是說,一天的家庭作業,兩三個小時可以做完。

現在的家庭作業兩三個小時可以做完嗎?如果可以,家庭作業應不算太多。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做農村大人顧著做事,在城市顧著上班。是否也因孩子貪玩,而忘了做作業的時間。

個人認為,不管家庭作業有多少,老師的初衷是好的,還不是為了學生成績而為之。

桃李春風一杯酒,

江湖夜雨十年燈。

桃李遍天下,如果沒有什麼特別的原因,應該是每個做老師的心願。

多一份理解,謙讓應是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用戶4926524205


教育要家校社會共同配合。對教育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違背教育規律。

一,作為教師,合理安排課外作業。1,對有些家庭作業,可以靈活處理,利用課堂解決。2,精簡作業,佈置作業根據教學或學生特點,合理安排。3,佈置作業決不能跟風。自己不佈置,覺得本學科空間被擠佔,考試對本學科不利。或是不佈置作業,顯得該教師不負責。於是,爭先恐後佈置作業,不管學生死活,不講效果怎樣。4,教師可以合理安排課外活動,以此提高綜合素質教育。還給學生一個快樂的童年。

二,作為學校,要建立良好的教學理念,負起監管責任。1,好的理念才有好的教風學風,才會合理規範不正常的教學秩序。比如應試教育的唯成績論,以成績衡量一切,這自會造成老師的唯成績教法。要切實實行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恐怕這才是解決作業問題的重要法寶。2,學校恐怕不能當甩手掌櫃。對教學中出現的問題,不能不管不問。應該有合理的要求,做好監管。

三,家長要作好家長的監管責任。家長不能認為孩子送到學校,教育就是學校的事,對孩子教育放任自流。尤其是課外時間,家長應該做好監管,配合學校教育。當然,家長不能越殂代皰,做起教師的活計,學校也不能這樣要求家長。在教育的環節上,這一環往往缺失。要麼過猶不及,要麼無人監管。

四,社會要為教育營造良好的環境。不能讓教育功利化,也不能對教育管控過死。社會的輿情有時就是一把刀,不分青紅皂白,胡揮亂砍。鬧事,上告,甚至毆打,把教育弄得人心惶惶,不知所措。亂指點,亂彈琴,讓教育步履維艱。

教育既要各方面配合,又要各司其職。作業問題,恐怕只是矛盾的一個表現而已。要解決問題,就要通力合作,不能各執一詞,各說各理。更不能動不動就上綱上線,製造矛盾,拿來批鬥。

2019.11.13





山高月小風清魚瘦


這種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主要集中在小學,也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要100%平衡,是不可能的。但是,本著老師和家長都是為小孩子的成長和學習考慮,我這裡有幾個建議,一,學校統一規定,每週家長必須批改幾次作業,比如說三次還是二次,批改後 簽名。二,統一要求學生在開始做作業的時候,計上時間,然後完成作業後,計上時間,那麼老師就可以比較精準地掌握,小孩子到底完成這些作業時間平均要花多少。三,教育主管部門或者學區學校要統一規定,小學生的作業時間不能超過多少小時,比如說兩小時或者多少。四,幼兒學校,統一禁止佈置作業。以上建議僅供參考


窮人喝茅臺


有這種疑問的教師,是懂得反省的教育工作者;有這種疑問的家長,則是有勇氣的的家長。為什麼這麼說呢?不是所有的老師能自覺意識到並去面對這種矛盾,也不是所有家長能把這種矛盾對立面樹立在老師和家長之間。因為課業的壓力並不是真正源於老師,至少不是根本原因。不過,家庭作業佈置的多少、質量,家庭作業的批改,又跟老師很有關係。

“平衡”二字用得很現實。這種矛盾是無法消除的,只能是有限度的調和。我覺得怎麼平衡和平衡的效果其實都應該讓缺席的孩子來評判。孩子能否在合適的時間內(前段時間孩子寫作業的時間已經量化了,雙方都是可以參考的)獨立完成老師佈置的家庭作業,能的話,這種壓力是合適的,不能的話,這種壓力就是過度的。撇開有些老師硬性規定家長批改作業的現象不談,也撇開家長屬於“沉默的大多數”的因素……顯然是撇不開的。“平衡”的關鍵並不在家長身上,而在於老師一方。

如果不同的學生完成不同的家庭作業,矛盾能否緩解呢?就怕家長又不樂意了。


ke0711


作為一個家長,我的回答是:一,對學生抓緊完成課程是對的,通過作業練習使之融會貫通理解掌握也是對的;二,對於正處於學習期中的孩子而言,拿出60%――70%的時間功於學業,也是對的;三教育學生,尤其是課業學習主要是學校和教師的事,當然家長也應予以配合支持,但主要是教師要研究探索教學方法,用適合不同孩子的合適的方法和技巧開啟其心智和興趣;四,家長理解並使學生懂得一個道理:學習是件特別辛苦的事,千萬莫以為輕輕鬆鬆可以完成學業;五,堅決反對給學生布置完全超出孩子能力極限的課後作業,並且把督促的責任轉嫁給家長,動不動對家長斥責、談話,在班級群裡表露出對家長的不屑;六,天天說讓學生離手機遠點,但總是在手機上對家長管理,對課後作業的管理,如此的結果是半推半就挑動了孩子對手機的迷戀;七,十分不滿遇到節假日,在群裡家長因對教師於管教孩子方面的顧慮,極盡阿諛奉承之能事,肉麻地恭維、討好,給學生心靈草來極不好的示範;八,反對社會上各部門把自己的法定職責轉嫁於學校,學校再通過班級群轉嫁於家長肩上。總之:學校教育教學中,老師和家長之間的互動需要有邊界感,是誰的責任誰帶走,不應轉嫁、推缷。


寓公321


首先要了解為什麼會產生矛盾,改掉就好了


取個名字去賺錢


老師不能盲目佈置作業,要適當就好,同時家長輔助孩子寫作業,多陪陪孩子,老師和家長多多溝通,把心思多放在孩子的心理健康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