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家庭作業”變“家長作業”, 我們該如何走出教育怪圈?

一隻漂亮的花狸


家庭作業變家長作業其實並不可怕,在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永遠離不開父母積極的引導,積極的參與,有效的監督,以及嚴格的要求。我覺得很多家長,其實在誇大老師對他們的要求,這種刻意的誇大,我認為是自我表功式的一種渲染。

最常見的老師給孩子佈置的家庭作業,無非就是家長幫忙檢查孩子作業的正確與錯誤,家長在孩子的作業上簽字,家長和孩子一起要完成的某些手工作業。而為什麼很多家長在感受上,會要用很多的時間參與到孩子每天的家庭作業完成過程,這裡面有孩子學習習慣的問題,有學習態度的問題,更有孩子學習基礎比較薄弱的問題,多種問題交雜在一起,讓家長感受到自己花了更多的時間。

比如老師在佈置作業的時候,只是要求家長在作業上簽字,這本身對孩子的一個監督的過程。但是很多孩子作業完成效率比較低,錯誤率比較高,在這種情況之下家長一定會出手相救,把孩子錯誤的題再講幾遍,這樣一來家長就要花更多的時間。

而有一些孩子在寫作業的過程當中,磨磨蹭蹭,拖拖拉拉,家長就要全程的坐在孩子身邊進行監督,這樣也會消耗大大量的時間。

還有一些孩子們的手工作業,老師在佈置一些手工作業的過程當中,其實更多的是希望家長和孩子有一個有趣的親子互動的過程,一起研究探索搜索某些知識點的過程,但是很多的家長總會認為老師故意在給他們設置難題。

孩子的成長從來都沒有很輕鬆的一件事,家長參與的程度越高,參與的效率越高,孩子獲得的成功的概率也會越高。而在我身邊真的很少有家長會因為要參與到孩子的學習過程而抱怨,相反大家都在銷尖腦袋主動積極的參與孩子的學習和成長過程,根據孩子的學習特點幫助孩子尋找合適的學習資源進行提高。

家長的態度真的會在孩子的身上有最直接的反饋,這一點我相信所有的在一線教育的同行都會有直觀的感受。而很多家長卻還不自知,與其抱怨不如行動,反正很多家長的時間,閒著也是閒著。把每天玩手機的時間拿出來陪孩子就足夠了!


九鬥學生心理


仔細想想,有時候是家長自己把作業攬到自己身上的。

這個教育怪圈的責任不應該全怪老師。


這個寒假,我朋友的三年級孩子也要做手抄報,主題是“做公益活動”。朋友讓孩子在小區裡幫忙打掃衛生等等好事,家長拍好照片打印出來後,交給孩子去做手抄報了。她提醒孩子去看學校發的語文報和數學報作參考。就讓孩子自己去做了。

開學後,孩子哭著回來說:“同學得獎的手抄報都是爸爸媽媽幫忙做的,可漂亮了。你為什麼就不幫忙呢?我也想得獎啊!”

朋友很生氣地對孩子說:“我可以幫這個忙,以後你吃飯也我來幫你吃,上學也我幫你去上!你開心了?什麼事情都是從不會到會的,你這次做得不如別人,你有用心去看其它優秀作品是怎麼排版設計,怎麼畫畫的?顏色怎麼搭配的嗎?

只有學會用心去觀察,去吸取別人的優點,你才會進步!這才是真正的學習!”


事後,拼音才知道手抄報不僅家長幫忙,現在還有模版可以買來照貓畫虎。這樣的操作確實背離了做手抄報的初衷。我女兒小學也做這個的,大三的她說起做手抄報,回憶滿滿:那時沒有貼照片的,全是手寫手畫的。第一次為了畫好寫字用的線條,紙報廢了好幾張,最後都畫哭了……做過了總會有收穫的。

家長們反思一下,很多事情其實孩子能做的,一開始可能做得不太好,但是家長越殂代皰,就是好心辦壞事了。還有的時候,家長以成人的眼光看孩子的作品,總覺得孩子做的不夠完美,給孩子潑冷水,次數多了,孩子的熱情慢慢消失了。

為什麼總是抱怨我們的孩子沒有創造力?是大人無形中扼殺了孩子的潛能!

希望老師和家長能溝通交流,孩子能做的事情儘量讓孩子自己做。評獎之類的事入選資格就是:孩子自己動手的作品。

“家長作業”的怪圈大家一起努力一定能走出來的!


新思維創意學習


“家庭作業”變“家長作業”,可能主要是指幼兒園或者是小學低年級的小朋友的作業。


有時候什麼手工作業,有時候什麼手抄報的,孩子根本無法完成。正如一位寶媽在文章中提到的,要求孩子用樹葉做成什麼動物的圖案,於是每次外出都要仔細觀察路邊有什麼不同形狀的樹葉,每樣揀個三五片回來,以便老師要求時好用。



還有什麼手抄報之類的,家長總認為孩子比較小。做手抄報,這麼大龐大的工程,孩子做不了。其實我們家長就是錯在大包大攬上,總認為孩子小,這做不好,那做不好啊。用各種各樣的樹葉拼圖案,覺得孩子做不好,家長做了;用各種各樣的石頭拼成一幅畫,孩子做不好,家長也幫做了;要辦手抄報,也是家長幫做了。


我請問一下,你這也幫孩子做了,那也幫孩子做了,雖然孩子在暫時的評比當中能夠獲得老師的肯定。但那對孩子的能力的培養,能夠起到什麼作用呢?全是你的父母的包辦,孩子的能力是零提升。

即使讓孩子在評比當中的最後一名,我們也要做得讓孩子自己動手。我們最主要的就是教給孩子做的方法,告訴她如何做,怎樣把自己的這次手工課,怎樣把自己的這次手抄報做得更好,更成功。退一萬步講就是不是這方面的問題,是作業,如果做不起,我們家長可以引導孩子思考尋找解題的方法,但不能直接告訴孩子答案,讓孩子把算式抄過來就算行了,那可不是好辦法。

這是我作為家長和老師的心聲,我不知道其他的家長面對這種問題的時候是什麼想法?如果你有不同的想法,請在評論區留言,我們來共同探討這個問題。

我是睿心媽媽,中學語文高級教師,有豐富的班主任工作經驗,今日頭條育兒問答達人,今日頭條原創作者,期待你的關注、閱讀、收藏、分享、轉發、評論、點贊,謝謝!


睿心媽媽


對於這個問題,特別想替所有的老師問一句:“這樣的社會現象到底是誰造成的呢?”



是那些不明事理的家長!

孩子不寫作業,孩子字跡潦草、孩子上課說話,這些問題本就該及時糾正,但是當老師伸出戒尺的時候,老師在教室裡罰站學生的時候,越來越多的家長會替孩子抱不平,找主任,找校長,找教育局,找媒體,一點小事鬧得滿城風雨。

老師怎麼樣了,停薪、停職、通報,有多少老師寒了心,想管而不敢管,那好,孩子你領家自己教育吧。

我們只負責留作業,孩子的對錯家長管吧,這個時候又有家長抱怨,寫個作業都快被孩子氣死了, 心臟都快支架了,老師怎麼不管,老師上哪去了,老師被家長嚇怕了,遇到明事理的家長就多管他的孩子,遇到不明事理的可能從內心就不愛付出更多了。



怎麼辦?

面對這種社會現象家長如何面對呢?

第一,我們是不是應該對所有的老師有最基本的信任,不要再告了

老師管孩子都是善意的,看見孩子的錯誤就想去糾正,當家長的就應該多配合老師,我們的出發點不都是為了孩子好嗎?

從家長的言行中,老師很容易判斷哪些孩子是可以管的,哪些孩子是“不好惹”的。

第二,既然無法改變環境那就去適應環境

大多數學校都會這樣,讓家長簽字檢查作業,那就籤唄,那就檢查。

在你抱怨的時候,有多少家長下了一天班累的要死還在認認真真檢查孩子作業,我們看到的是孩子名列前茅的成績,看不到的是人家家長在背後辛勤的付出。

如果文化水平低,沒有辦法檢查孩子作業怎麼辦,和老師溝通,老師會理解的。

多配合老師,多和老師溝通,那一切的困難就不是困難了。




石榴親子


是誰把家庭作業變成了家長作業,其實歸根結底,始作俑者還是我們的家長。正是錯誤的教育認知,讓我們的家長把本該屬於孩子的責任給擔在肩上,從而束縛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和發展。

舉個簡單的例子,很多的幼兒園給小朋友佈置手工作業,家長一看這太難了,太複雜了,於是自己赤膊上陣。很多家長一看別的小朋友,爸爸媽媽幫著把一個簡單的手工做得非常漂亮,於是生怕自己的孩子心裡不平衡,受委屈。於是下一次手工絞盡腦汁幫著孩子怎麼樣把它做好做漂亮。事實上孩子做手工,是要鍛鍊他自己的動手能力,而不是要我們家長代勞。即使孩子做一件手工,做的不漂亮,甚至是一個半成品,那又有什麼關係,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孩子得到了鍛鍊,懂得了自己去解決問題。家長只需在邊上袖手旁觀,提點一下足矣。哪怕自己的孩子做出來的手工是很粗糙的,很難看的,而別的小朋友是父母主刀做出來漂亮的,引導好了孩子照樣不會感覺到挫敗。我們沒有必要去關注那個手工本身,而是關注過程,告訴孩子,媽媽看到你能夠自己做出一個手工來,媽媽為你感到驕傲。其他的小朋友需要爸爸媽媽幫助,才能夠做出一個手工來,你比他們優秀太多了。

孩子上學了,做作業,有的時候做不出來,我們的家長又著急上火的幫孩子去解決。其實這個時候你培養好孩子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即使某一個問題是沒有解決,他也會自己去向同學向老師請教,把它給解決掉了。退一萬步說,這個問題沒解決又怎麼樣?也許過了半個學期,孩子回過頭來,很輕鬆的就把它解決掉了。教育一定要解決主要矛盾,而不是去關注次要矛盾。

我們在教育的過程中,正是用一個個錯誤的方式,把孩子往錯誤的道路上引導。把家庭作業變成家長作業,正是我們的家長常犯的,常見的錯誤教育方式。但是我們的家長本能的把這些責任又推給了老師,推給了學校。

所以教育智慧對每一個家長來說都太重要了。


學習力教育視點觀察


學生的“家庭作業”變成了“家長作業”,這是近些年來家長過度關注孩子學習以及老師過度追求學生的成績的結果。

家長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盡其所能來輔導孩子的學習。檢查作業是家長了解孩子學習情況的最佳手段。於是有的家長充起了老師的角色,輔導這個,輔導那個,有的甚至找一些課外的東西讓孩子來做。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孩子的成績出類拔萃,將來能順利考上一個好的大學。

作為老師,由於學校以及教育部門對分數的過分追求,以及各項評比指標基本上都是以教學成績來衡量,所以讓家長幫忙輔導孩子的作業是最佳選擇。剛好兩方面都有這種需求,所以這種現象越演越烈。以至於出現了,如果家長不檢查作業不簽字,老師甚至都會批評家長。前一段時間還出現了一名學生家長意外在外打工,由孩子的爺爺奶奶在家帶孩子,因為爺爺奶奶不能輔導作業和簽字,老師就約談家長,要麼回來輔導孩子讀書,要麼讓孩子轉學。

要治理這一教育怪現象,根本的做法就是還教育於本來面目。教育是培養人的教育,不是僅僅只是灌輸知識。要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另外,要分清家長和教師的職責。家長的重要職責是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以及做人做事的習慣,而不是傳授孩子的知識。


教育無處不在


我有一個十一歲的女兒。從上學起,她的作業都是自己完成。二,三年級開始,學校就會有各類活動,需要製作幻燈片,當時爸爸有適當的指導,教會她使用PPT,學會製作。很快,之後的作業都自主完成。

陪伴學習的過程,我們家長追求完美和速度,不少家長會代勞,久而久之,勢必對家長會是很大壓力。授之以魚還是授之以漁全在與家長的選擇。

家長要允許孩子獨立完成作業時的不完美,這一點對於家長來說,挺難的。但成長就是這樣,需要在磕磕絆絆中不斷強大。

當然,形式主義的學校也不少,會有要求家長的所謂"配合",那麼,對於這樣的配合,我想我會掌握分寸和度,最大發揮孩子的能力,我是個"懶媽媽"。


豆苗談教育


這個問題是永遠解決不了的。家長不想負上孩子教育的一部分責任,強烈反對家長來檢查甚至批改作業,我們初中不存在這個現象,但是我覺得在某種程度上家長參與到孩子的學習當中是很有必要的。

看過很多家長的抱怨,如果強行讓家長批改作業和參與到一些無謂的所謂作業中是沒必要的,象手抄報之類的,但作為家庭作業,家長真是應該抽時間去看一下,簽名沒問題,順便看看有沒有錯,看看之前老師批改的作業情況怎樣是很有必要的。學習不好的孩子是有原因的,要麼是學校和老師管得不夠緊, 這個難說,因為一個老師不可能照顧到一百名學生,所以某部分學生學是跟 不上的,這很正常;另一方面是家長跟蹤不到位。凡是以工作忙、看不懂以及文化低為理由去檢查學生作業的家長,孩子能讀好書應該算是大幸了,更不要說把所有責任推給學校以及怪老師要自己檢查作業的了,那些孩子一定前景堪憂。

怪圈?這根本就很正常。以前的家長真的三餐不繼,文化真的低,老師把所責任都包攬上身。現在社會進步了,很多家長都有文化了,為什麼不可以做到這樣,為什麼就不能檢查甚至批改孩子的作業,只是不能硬性規定。事實很多家長就是這樣默默無聞地做著。

別再回看 20-30年前了,別再說家長只教孩子怎樣做人了,事實上,不關心孩子學業的家長,連做人也教不好的。所以這不是怪圈,社會進步就應該是無論是做人和學習,家長和老師都要共同參與。央視發文說沉睡中的大學生你不失業天理難容,這就是沒有家長關心學業下的大學生的現狀。


中小學英語精修



下雨天賞月


家庭作業變家長作業,是家長在教育孩子上用力過猛,分不清主次的表現。家長應該把寫作業的任務還給孩子,專心做好家長該做的事情。具體怎麼做,我的觀點如下

一,勤快的家長不一定能教好孩子,適當的懶一懶有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在上學初期,孩子的作業就應該鼓勵孩子自主完成,家長提供幫助,但是不負責監督,讓孩子在自覺自願的情況下完成自己的作業。當然,在初期肯定會有孩子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完不成作業的情況,自己的原因造成的後果,也需要孩子自己承擔。如果孩子因為能力不足造成完不成作業的情況,家長要對症下藥的提供幫助。家長也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去接受老師的批評,並且一如既往的堅持讓孩子自己做作業。


二,不過分追求結果。很多家長由於過分擔心孩子學習成績,對孩子自主學習不放心。我覺得孩子的獨立自主學習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比學習成績更重要,當孩子有自主學習、思考能力的時候,離好成績也不遠了。


三,放心、放權和放手。孩子的事情,家長就放心的交給孩子做。需要孩子做決定的時候,就讓孩子自己選擇,家長講明利弊予以引導,但不干預決定。在需要孩子努力的時候,放手讓孩子自己去拼搏。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家長註定要逐漸退出到幕後做一個支持者的,不如早點放手讓孩子去成就自我。

家長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掌握的是方向,而不是參與到過程中,如果一味的去參與孩子的具體學習,遲早要身心俱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