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民生关切 哈尔滨市全面破解老旧小区吃水难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11月13日电(记者 刘锡菊 )11月12日,记者从哈尔滨市住建局获悉, 为提高城市整体供水质量,解决城市供水“最后一公里”,确保二次供水水质、水压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哈尔滨市在2018年至2019年期间,全面开展吃水难老旧小区二次供水设施维修改造工作, 截至目前, 已完成二次供水管线敷设,共约175公里,按照整合规模化泵房的实施原则,整合改造二次供水加压泵站110处,目前正在进行成套设备安装及调试工作,预计11月中下旬按期实现供水目标,实际受益居民将达到12.7万户。

  全面开展摸底排查,制定方案解决老旧小区吃水难

  近年来, 老旧小区吃水难已逐渐成为困扰老城区居民的焦点问题, 部分既有小区二次供水设施建成年代较久,设备管线老化损坏渗漏、未配备水箱、泵抽供水、市政压力直供、弃管等诸多问题造成了居民吃水难。为全面摸底排查我市江南主城区存在吃水难问题的老旧小区,市住建局组织道里、道外、南岗、香坊、平房区政府和供水集团,对江南主城区范围内出现吃水问题的点位进行了两轮排查,根据排查结果,制定印发了《关于道里等五个行政区老旧吃水难小区二次供水设施维修改造工程实施方案》,对324座泵站或区域、涉及约9.77万户居民的二次供水设施,实施一次性集中维修改造。方案下发后,市老旧吃水难小区二次供水设施维修改造工作协调推进组迅速成立,各区政府立即落实二次供水泵房选址并开展群众工作,供水集团、建投集团积极组织开展改造工程建设,市住建、规划、财政、交管、城管等相关部门对项目审批手续办理工作给予支持。

  积极协调施工手续审批,为工程推进保驾护航

  与一般建筑工程不同,二次供水设施维修改造工程分散在全市各处,且大部分集中在建成年代较久的老城区范围内,具有点位众多分散无法集中管理、难以确定管线规划路由、地下管网复杂易交叉、作业面窄小施工难度大等特点。为避免施工中损坏其它管线,每个点位都需要与十多家单位办理管线会签手续,为尽快完成审批,市住建局连续组织了多次集中会签会议,协调各相关单位加快图纸线位核对速度,进行现场对接指明地下管线位置情况。同时,积极与规划、交管、城管等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加快进行线位规划、占挖道等相关手续审批,市区城管部门积极配合协调,保证各点位按相关规划办理前期手续,顺利实施。

  强化技术导则和专家指导,保障二次供水改造达标

  为规范既有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提高改造工作的建设和管理水平,做到安全可靠、因地制宜、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优先满足用户对水质、水量的需求,市住建局指导供水集团编制了《哈尔滨既有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技术导则》,并组织专家评审后,于2019年6月10日起施行。该导则既可以促使供水集团和建投集团两个实施主体采取相同的改造措施,也可以对此后类似的改造工作提供指导,解决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建成规范标准统一、信息数据接口规范化的二次供水加压泵站,为统一移交后续科学管理打好基础。哈供水集团和建投集团委托专业设计单位,采取现场逐一勘测、一个点位一套方案的原则,细化每个吃水难小区方案,做到因地制宜,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同时,为解决个别改造点位遇到的疑难问题,市住建局会同哈供水集团和建投集团组织5名给排水、结构、电气专业方面的专家,成立了二次供水设施维修改造工程专家指导组,采取召开会议、现场调查等方式,共同研究技术问题和方案,形成专家组意见,从技术层面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工作提供指导支持,保障达到让百姓喝上放心水的预期目标。

  精心组织合力推进,老旧小区吃水难改造工作取得实效

  两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二次供水改造列入政府工作报告,作为惠民工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课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市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亲自挂帅、全程指挥、研究部署、高位协调,使惠民工程真正惠及百姓。市住建局不断牵头组织工作推进会议和现场调查工作,按照整合规模化泵房的实施原则,协调区政府及相关单位落实泵房选址;协调相关部门,按规定办理审批手续;汇总工程进展情况,督促供水集团和建投集团加快工程建设速度;市政府督查室多次现场督办,协同跟进改造情况;市委作风整顿办关注民生,跟踪协调难点问题。道里、道外、南岗、香坊和平房区政府积极作为,提供泵房选址、做群众维稳和思想工作;在市发改委、财政局、规划局、城管局、卫计委、交管局等部门的支持配合下,经过供水集团、建投集团、哈投集团、先锋物业、中润物业等相关单位共同努力,截至2019年11月10日,已敷设二次供水管线约175公里,正在进行110处整合二次供水泵房设备安装调试工作,预计将于2019年11月中下旬前实现供水目标,实际受益居民将达到12.7万户。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