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穫“大滿貫”!邯鄲市7部作品獲省“五個一工程”獎

近日,第十三屆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評選結果揭曉,邯鄲市豫劇《天綠》等7部作品榮獲省“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獲獎數量居全省第一。此次邯鄲市獲獎作品涵蓋6大評選類別,在所設獎項中無一缺項,收穫“大滿貫”;其中,2部電影作品獲獎,佔全省電影類獲獎作品總數的四分之一。市委宣傳部獲得組織工作獎。市委書記高宏志對此次取得的佳績充分肯定,指出我市宣傳系統在省‘五個一工程’評選中取得優異成績,這是我市宣傳戰線廣大幹部職工辛苦努力的結果,並向宣傳系統同志們表示祝賀。

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由省委宣傳部組織實施,是一個地區文藝精品創作生產總體水平和綜合實力的重要體現。該獎項每5年評選兩屆,評獎範圍為戲劇、電影(包括動畫電影、紀錄電影)、電視劇(包括電視動畫片、電視紀錄片)、廣播劇、歌曲、圖書(包括文學類圖書、通俗理論讀物和少兒讀物)共六個門類,本屆共有75部作品獲獎(省直單位33部,各地市42部),代表了我省文藝創作生產的最高水平。

我市獲獎的7部優秀作品分別是豫劇《天綠》、電影《梨鄉妹子》《黃金緣》、紀錄片《周總理和娃娃劇團》、圖書《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系列叢書—群眾讀本》、廣播劇《迎春花開的聲音》、歌曲《黨旗下的心語》,獲獎作品均是具有邯鄲濃郁地方特色,弘揚主旋律,謳歌新時代,深受廣大群眾喜愛的精品佳作,涵蓋戲劇、電影、紀錄片、廣播劇、圖書、歌曲六大評選類別,無一缺項,充分展示了我市文藝精品創作的質量水平和文藝事業百花齊放的蓬勃生機。

據悉,近年來我市積極引導全市文藝工作者廣泛開展影視劇、戲劇、歌曲等精品創作,與國家、省級文化資源溝通對接,對各類文藝精品在選題、製作、包裝、市場方面提升策劃運作能力,打造了一批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相統一的文藝精品。此次獲得優異成績,正是宣傳文化戰線廣大幹部和文藝工作者辛勤耕耘的成果。

省“五個一工程”獲獎作品簡介

豫劇《天綠》

以弘揚中國農大“曲周精神”為主題,講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北京農業大學一批青年農業專家,不遠千里從京城來到鹽鹼最嚴重的曲周張莊村,與當地的幹部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歷盡千辛萬苦,奇蹟般把千年老鹽鹼地變成萬畝米糧川,實現了中國農民“吃飽飯”的夢想。

電影《梨鄉妹子》

是一部全面反映河北省魏縣縣委、縣政府實施“精準扶貧”的影片。講述了大學生李向勤返鄉創業,帶領全村留守婦女開展多種致富項目,不畏艱難困苦,努力改變家鄉面貌的動人事蹟,展示了魏縣各級政府帶領魏縣百萬人民攻堅克難、艱苦創業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果。

電影《黃金緣》

是一部全景式反映當代軍人退伍回鄉創業,帶領鄉親脫貧致富,共同把家鄉建成美麗鄉村示範村的主旋律現實農村題材作品,是一部具有新時代特色的老兵新傳。影片以真實的退伍軍人金雙喜、黃河山的故事,展現了優秀退役軍人形象,熱情謳歌了退役軍人愛黨愛國愛民的堅定信仰,倡導了退役軍人奮發圖強、建功立業的時代風貌。

文獻紀錄片《周總理與娃娃劇團》

講述了周恩來總理和邯鄲一群娃娃演員們的溫暖故事。1959年,周總理在邯調研時觀看了邯鄲專區戲校豫劇班的演出,對這些十二三歲的小演員們讚不絕口。在他的關懷下,小演員們得到梅蘭芳、尚小云、荀慧生和老舍、曹禺、田漢等文藝大家的指導和教誨,走出邯鄲,蜚聲全國。如今這些年逾花甲的老人依然牢記周總理的諄諄教誨,培養戲曲新人,為我國文藝事業的發展再立新功。該片揭秘了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填補了一項同類題材紀錄片的空白。

廣播劇《迎春花開的時候》

從現實和回憶兩個時空講述了一個大學生的成長故事。大學生丫丫在抗日戰爭七十週年之際,隨重走紅色之路參觀團回到家鄉革命老區涉縣。通過回憶再現母親大學畢業後在原太行區黨委書記李雪峰精神的激勵下,放棄去海外的機會回鄉辦學,為學生奉獻直至在洪災中犧牲的光輝事蹟,丫丫徹底放棄了與母親的隔閡,決定回學校任教,奉獻自己的青春。

歌曲《黨旗下的心語》

是一首歌頌黨,歌頌新時代的主旋律的歌曲。作品以黨旗為形象載體,以一個普通黨員面對黨旗訴說心語為主題背景,生動反映了黨與廣大黨員和人民群眾同甘共苦、命運相連的血肉聯繫,熱情歌頌了在黨的領導下共圓中國夢,走向民族復興的新時代。

圖書《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系列叢書——群眾讀本》

由中共雞澤縣委宣傳部在徵求各方面意見建議基礎上,歷經近2年時間,精心篩選全國各地200多個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例編纂而成。系列叢書共有理論、青少年、群眾、幹部、專業技術和企業六個讀本,均含總論、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13個篇章。該叢書圖文並茂、脈絡清晰,觀點鮮明,語言通俗易懂,文風清新簡潔,使讀者深刻體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各行各業不可剝離的密切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