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襄王曾被送到燕國做人質,後來是如何回國奪位的?

秦惠文王迎娶魏國公主和楚國公主,她們各生下三個兒子。當時秦惠文王在張儀的鼓動下立魏國公主為王后,楚國雖然國土比魏國大,來自楚國的羋八子還是隻能屈居慧文後之下。

羋八子得寵,但是執掌後宮的仍然還是慧王后,雖然羋八子在秦惠文王跟前哭的梨花帶雨,肝腸寸斷,秦惠文王還是咬咬牙,將公子稷送到燕國做人質。

為什麼是燕國,因為燕國距離遠,實力弱。作為大周王朝最北方的諸侯,燕國在此前一直默默無聞,若不是戰國中期有一次五國伐齊,讓諸侯感覺到它的存在,燕國恐怕不能入選戰國七雄。

秦昭襄王曾被送到燕國做人質,後來是如何回國奪位的?

秦昭襄王曾被送到燕國做人質,後來是如何回國奪位的?

圖-秦昭襄王早年到燕國做質子,兩張圖合在一起看

秦國公子,質於魏國的比較多,送到天涯海角的燕國,頭一次。幾十年後燕國太子丹來咸陽做人質,算是禮尚往來。

在繼承權的爭奪上,惠文後真是毫不含糊,如果沒有秦惠文王的干涉,她會直接殺了這三個楚崽子。

隨著丹陽之戰、藍田之戰開打,秦楚的地緣矛盾爆發,秦楚關係深度惡化,羋八子徹底失去擊敗王后的機會。

秦惠文王去世之後,太子蕩即位,是為秦武王。

秦武王任命甘茂擔任左相國,而甘茂過去,其實是一直是站在秦武王的對立面的。

甘茂是楚國人,此前一直站在羋八子一方,支持羋八子的兒子即秦王位。秦武王啟用甘茂,讓大家都知道,自己不計前嫌,既然秦王大位已經確立,只要大家同心協力,在秦國就有自己的位置。

公元前308年,秦武王決定揮師東進,目標韓國宜陽。統兵的大將,並不是最有資歷的右相國樗裡疾,而是左相國甘茂。

甘茂為主將,向壽為副將,二人統領十二萬秦國健兒,浩浩蕩蕩向東進發。

向壽是羋八子的親屬,與羋八子的同母弟魏冉一樣,跟隨羋八子到秦國,得到重用。

甘茂和向壽都是楚國人,都曾站在秦武王的對立面,此二人得重用,還有什麼道理不為秦武王肝腦塗地。

宜陽之戰結束,甘茂和楚國幫如釋重負,隨著此戰的勝利,甘茂可以名正言順地擔任左相國,楚國幫也跟著揚眉吐氣。

不久甘茂回到咸陽,秦武王對將士進行封賞,其中最令人意外的是,令甘茂的副將向壽為宜陽太守,負責秦國東大門的安危。

秦國在宜陽軍區總駐軍達到六萬,楚國人向壽有了這麼一支龐大的軍隊,將對此後秦國的歷史產生很大影響。

不久秦武王來到東周洛邑,舉九鼎失手,脛骨壓個平斷,相當於是小腿以下截肢。

最終太醫回天乏術,秦武王血賤東周龍榻。隨後周赧王布衣前往王宮,哭吊盡禮,與秦武王做最後告別。

秦武王天生神力,可徒手搏狼王舉九鼎,夜御七女而早朝不誤。二十二歲的青年卻偏偏沒有兒子,一個都沒有,天意作弄人。

秦武王去世時年僅二十二歲,剛到冠禮的年齡,此前朝政由太后慧王后和秦武王共同操持。慧王后是魏國公主,生有三個兒子,一個是秦武王,另兩個是公子壯,公子雍。

如今秦武王出了意外,南國佳人羋八子,決定豪賭一把,她要與惠文後爭奪太后之位。

羋八子決定把遠在燕國的公子稷接回來,人多力量大,全家一起共同進退。

當然公子稷略微年長一些,也更懂事一些,要是能爭取一兩個諸侯外援,那就謀無遺策、十拿九穩了。

秦昭襄王曾被送到燕國做人質,後來是如何回國奪位的?

秦昭襄王曾被送到燕國做人質,後來是如何回國奪位的?

圖-秦昭襄王早年到燕國做質子,兩張圖合在一起看

公子稷在燕國,當時燕國國君是燕昭王,燕國史上最有為的一位國君,他修築了戰國第一大都城武陽,之後發起五國伐齊的軍事行動,差點滅亡齊國。

秦武王出了意外,燕昭王也有自己的算盤,他的想法與羋八子不謀而合,那就是護送公子稷回國即位,秦燕互相結盟。

燕昭王派人與另一個盟友趙國商議此事,此時趙國的國君,是比燕昭王更出名的趙武靈王。這位胡服騎射的開創者,還有許多值得稱道的傑作,其中之一就是派兵護送燕昭王回國即位。

燕國與趙國,自燕昭王即位之後,關係大好。忙於胡服騎射的趙武靈王,得知燕昭王的想法,非常贊同,甚至越俎代庖,要求由趙國派兵護送公子稷。這位戰國史上著名的國君,習慣於將主動權控制在自己手中。

隨後趙武靈王派相國趙固,到燕國接公子稷,再領兵護送公子稷回國。趙固從燕國接了公子稷,一路南行到達邯鄲,沒有見著出征在外的趙武靈王。隨即他們又沿黃河而上,跨越燕、趙、魏、韓、周、秦,總算到達秦國新攻佔的宜陽。

宜陽守將向壽,出城九十里,以君臣之禮遠迎公子稷。

現在來看看羋八子手中,到底有些什麼底牌,讓她敢於拿全家性命去豪賭。

第一張牌,是戍守秦國都城咸陽的將軍魏冉。

魏冉是羋八子的同母弟,身強力壯,又有軍事頭腦,是秦武王喜歡的將領。魏冉成為戍守咸陽的將軍,慧文後並沒有反對,一方面魏冉確實有才,他有能力輔佐秦武王,另外秦武王大權在握,不用擔心羋八子的問題,於是這個任人唯賢就成立了。

第二張牌,是鎮守東部宜陽的將軍向壽。

向壽也是羋八子的親屬,與左丞相甘茂關係特別好。當甘茂在宜陽遭到頑強抵抗一籌莫展之時,正是副將向壽的鼓勵,讓甘茂最終奪取韓國宜陽。後來向壽由甘茂舉薦,秦武王令他鎮守宜陽。

羋八子的兩張大牌,統領了兩支軍隊,內外兼有,這就是她敢於與慧文後叫板的最大原因。此外左丞相甘茂身居高職,雖然沒有多少兵權,但他在朝堂上的影響力還是很大的。

羋八子第三張派,是一張秘密王牌。

義渠是犬戎的一支,活躍在隴東高原上。得羋八子秘信,義渠王馳馬高原,上荒山,下溝渠,召集義渠各部落遺民。旬月功夫,義渠王便招攬兩千餘騎,軍威浩大,氣勢洶洶。

義渠王身高九尺(2米08),腰大十圍,碧眼濃眉,聲若洪鐘,威風凜凜,天生領袖風範,他無論出現在哪兒,都是眾人矚目的焦點。

公元前304年,向壽收拾人馬,發兵五萬,人盡含枚,馬皆勒口,悄然無聞直抵函谷關。關口守將也是向壽的人,開關門放行,大軍如群虎,直撲咸陽。

咸陽南門,魏冉放大軍入城,公子稷親自登上城頭,囧囧目光掃視大軍入城,連聲高呼道:“斬公子壯者,賞千金,眾軍士皆賜爵一級。”

義渠王大呼殺敵,向矛戟林中橫衝直撞,如入無人之境,靡下將士無不振奮,大開殺戒。

歷時三年的秦國王位之爭,終於拉下大幕,公子稷進入王宮,正式即位,是為秦昭襄王。其母羋八子,升為太后,是為宣太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