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性關節炎反覆發作須警惕痛風結節,一旦合併感染,後果嚴重

對於"痛風"這一個名詞,大家肯定不陌生。近幾十年來,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飛速發展,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質的飛躍,隨之而來的是人們的日常飲食結構大大改變(高嘌呤、高蛋白飲食所佔比重逐漸增加)。據最新的流行病調查顯示:在>18歲的人群中,美國的痛風患病率是3.9%,英國為1.4%~2.5%,而我國

高尿酸血癥的發病率已超過20%,相應的痛風患病率也呈現逐漸增高的態勢,近10年的發病率是上世紀80年代的10~20倍。

痛風性關節炎反覆發作須警惕痛風結節,一旦合併感染,後果嚴重

痛風發作可引起關節劇痛!

危險的警戒信號—痛風結節

痛風,從臨床表現上可以分為以下4個階段

  1. 無症狀的高尿酸血癥期;
  2. 急性發作的痛風性關節炎期;
  3. 間歇性靜止期;
  4. 慢性痛風結節期;
痛風性關節炎反覆發作須警惕痛風結節,一旦合併感染,後果嚴重

如何儘可能延緩痛風病情的進展、快速緩解疼痛、減少或避免對人體的損害是目前醫學界研究的重點。研究發現,如果人體血清尿酸值長時間>535μmol/L,至少50%的病人最終會罹患痛風結節,而且血清尿酸的濃度越高,持續時間越長,產生痛風結節的可能性越大。痛風結節的出現,表明痛風已經開始對人體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害了

痛風性關節炎反覆發作須警惕痛風結節,一旦合併感染,後果嚴重

痛風結節好發於小關節

痛風結節如何出現?

痛風結節是痛風的特徵性病變,是由於人體內血尿酸濃度長時間處於一個較高的水平,尿酸鹽結晶沉澱在內臟、關節等部位,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種"結節樣異物",其大小不一,小如沙粒,大如鴿蛋。除了中樞神經系統,尿酸鹽結晶能夠在人體所有器官和組織內沉積,其中最常見的是腎臟、膽囊或耳廓軟骨、手指、足趾等關節

痛風性關節炎反覆發作須警惕痛風結節,一旦合併感染,後果嚴重

痛風結節發生於腎臟也稱為尿酸結石!

痛風結節的危害

一旦我們體內出現痛風結節,又放任不管,痛風結節內部逐漸發生纖維化和鈣化。到了這一階段,想通過降尿酸藥物溶解結節,是不可能的。根據結節形成部位的不同,會有不一樣的危害和痛苦,常見的3個部位包括:

  • 關節:首先尿酸結晶的刺激,會誘發機體產生一系列炎症反應,導致關節附近的骨質、骨髓被破壞,造成關節畸形、骨質疏鬆,最終導致關節活動障礙;其次痛風結節逐漸變大,表面皮膚緊繃、變薄,一旦受到摩擦、受壓、冷熱刺激或外傷時,皮膚很容易破潰,會流出白色豆腐渣樣的尿酸結晶,合併感染的時候往往導致傷口不能癒合,嚴重者可能導致截肢
痛風性關節炎反覆發作須警惕痛風結節,一旦合併感染,後果嚴重

  • 泌尿系統:腎臟、輸尿管和膀胱內均可形成尿酸結石,導致腰痛、血尿、發熱、尿痛等症狀,嚴重者可出現腎功能衰竭。
  • 膽囊:尿酸結晶沉積可形成膽囊結石,誘發急性膽囊炎。

如何預防痛風結節?

預防痛風結節,最關鍵一步是持續有效地降尿酸。目前一致認為,下列4類病人最好開始接受長期的降尿酸治療,直至體內血尿酸濃度降至目標值(要求降至360μmol/L以下,合併痛風結節者必須<300μmol/L ):

  1. 痛風反覆發作,發作次數>2次/年;
  2. 體內存在痛風結節,包括尿酸性腎結石、慢性痛風性關節炎、影像學檢查發現關節骨質破壞;
  3. 難以控制的急性痛風發作;
  4. 合併腎功能不全或體內尿酸產生過多;
痛風性關節炎反覆發作須警惕痛風結節,一旦合併感染,後果嚴重

痛風結節可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害!

此外,中國醫師協會和日本痛風和核酸代謝協會的指南認為,下列2類人也應該降尿酸:

  1. 沒有症狀但血尿酸值≥535μmol/L;
  2. 血尿酸值≥476 μmol/L,過去1年痛風急性發作≤2次;
痛風性關節炎反覆發作須警惕痛風結節,一旦合併感染,後果嚴重

危險人群應儘早控尿酸!

總而言之,痛風結節是人體內血尿酸水平嚴重超標的警報,不及時處理,危害多多。對於通過飲食、運動等方式控制不好的高尿酸血癥人群,最好儘早進行降尿酸,長期維持血尿酸在目標值以下

,才能減少或避免痛風導致的一系列併發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