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掌是拳術,不是八卦

八卦掌是拳術,不是八卦

八卦掌是我國武術中一門以掌法和走轉為主的拳術。通過這門拳術的鍛鍊,不但能夠達到禦敵防身的技擊目旳,而且還會起到祛病延年的養生作用。

八卦學說是源自《周易》的,相傳為伏羲所作。八卦最基本的符號是爻,--是陰爻,一是陽爻,三個這樣的爻就可以組成一卦:八卦即乾☰、坎☵、震☳、艮☶、巽☴、離☲、坤☷、兌☱,兩卦相疊又可演為八八六十四卦。八卦不是武術,最初它是人們卜筮的符號,春秋以後,逐漸成為宣揚天命和迷信思想的工具。所以說,八卦與八卦掌是兩回事。

八卦掌是拳術,不是八卦

但是,一些八卦拳家卻偏偏要把八卦掌和《周易》八卦套在一起。他們認為八卦掌不套八卦就不是真傳,就不成其為八卦掌了。

一種套法是人的身體就是八卦。這種說法是:掌、肘、肩就是乾三連,因為掌、肘、肩是連接在一起的;坤六斷就是兩肩兩胯兩膝,因為兩肩兩胯兩膝正合一個“六”數;離中虛是胸,因為練習八卦要含胸;腹是坎中滿,因為練習八卦時要氣沉丹田;兌上缺是挺頸,因為頸在身體的上部;艮覆碗是腦骨形圓,因為人頭是圓形;震仰盂是口,因為盂是盛水的工具,人的口時時盛有唾液;巽下斷是腿,因為腿在身體的下部,符合“下”字。從字面看這種論點似乎很有道理,其實,是經不住認真推敲的,與人體的各個部位完全是風馬牛不相及,這種論點完全是牽強附會,生搬硬套,故弄玄虛罷了。

另一種套法卻是大拆大卸原來的八個大掌,硬把單換掌、雙換掌從原始的老八掌中搬出來,重新組合。把預備式作為無極式,起式作為太極式,單換掌的左旋右轉作為兩儀,雙換掌規定四個動作作為四象,八個大掌重新安排: 乾為獅子掌、坎為順勢掌,震為平託掌、艮為背身掌、巽為風輪掌、離為臥掌、坤為返身掌、兌為抱掌。

其實,“兩儀者,陰陽也。”單換掌為兩儀,豈不左旋為陰,右轉為陽? 左掌為陰,右掌為陽?八卦掌不就變成“陰陽掌”了嗎?

“四象謂金木水火,各主一時。”雙換掌為四象,這四個動作誰是震木?誰是離火?誰是兌金?誰是坎水?有什麼真正根據呢?

八卦的根本是陰陽即(--)、(一)乾☰是陽極盛,坤☷是陰極盛,坎☵是陰中有陽,離☲是陽中有陰, 震☳是陰盛陽微,艮☶也是陰盛陽微,巽☴是陽盛陰微, 兌☱也是陽盛陰微。難道諸掌法也有陽盛陰衰之說嗎?這種套法純粹是為了追求無極生有極,有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八六十四卦這一形式,純粹是硬湊八卦數字罷了。

另一種則是八卦套八形。乾為天,坎為地,震為雷,艮為山,巽為風,離為火,坤為地,兌為澤是八卦的八象。

八象非八形。《周易》中是沒有八形之說的,八形可能是其它拳種的演變產物吧!八形論者較多,一種論法是:乾為獅形,坎為蛇形,震為龍形,艮為熊形,巽為鳳形,離為雞形,坤為麟形,兌為猴形;又一說法是:乾為猴形,坎為龍形,震為燕形,艮為虎形,巽為鷹形,離為熊形,坤為蛇形,兌為獅形;另一說法是:獅、龍、猴、鷂、鳳、蛇、熊、麟;還有一種說法是:蟒、獅、虎、熊、蛇、馬、猴,鵬。真所謂其說不一,五花八門。雖然他們各執一辭,但他們所強調的一掌套一形,形形不許動,掌掌不許更,不許加不許減的論點是一致的。否則,就是違背了他認為的八卦之理。

其實,就離卦而言,一說為熊,一說為雞,一說為鷂,一說為馬。雞、鷂、熊、馬,從形體和屬 性中都相差太遠了,各以為是,豈不互相矛盾嗎?

綜合一 下,定為八形的動物已經不下猴、燕、獅、熊、鷹、龍、虎、蛇、雞、鷂、鳳、麟、蟒、馬、鵬十五種之多了。到底哪一種論點正確?到底誰是誰非?有何真正的根據,非定某形為某掌呢?

我們不反對吸取各家之長,使八卦掌更加充實完善。我們也不反對推陳出新,使八卦掌更加豐富多彩。我們更不反對八卦拳家,自成體系,自成一家。我們反對的是牽強附會,硬把八掌套八卦,八卦套八形,形形不能動,掌掌不能更。我們反對的是把八卦掌說得神乎其神,不可捉摸。

八卦掌創始人董海川先師,並沒有傳下什麼八掌定八形,二代宗師尹福、程廷華,三代弟子馬貴、宮寶田、馮俊義、李文彪、程有功、程有龍等等也沒有練過什麼一卦套一掌、一掌套一形,難道他們就不是八卦掌宗師?就不是真傳?難道他們練的就不是八卦掌嗎?

所以說,八卦掌是一門拳術,八卦是《周易》的卜筮符號,走圈是練習八卦掌的最理想方法,八卦掌不是八卦。

(劉敬儒)

八卦掌是拳術,不是八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