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掌是拳术,不是八卦

八卦掌是拳术,不是八卦

八卦掌是我国武术中一门以掌法和走转为主的拳术。通过这门拳术的锻炼,不但能够达到御敌防身的技击目旳,而且还会起到祛病延年的养生作用。

八卦学说是源自《周易》的,相传为伏羲所作。八卦最基本的符号是爻,--是阴爻,一是阳爻,三个这样的爻就可以组成一卦:八卦即乾☰、坎☵、震☳、艮☶、巽☴、离☲、坤☷、兑☱,两卦相叠又可演为八八六十四卦。八卦不是武术,最初它是人们卜筮的符号,春秋以后,逐渐成为宣扬天命和迷信思想的工具。所以说,八卦与八卦掌是两回事。

八卦掌是拳术,不是八卦

但是,一些八卦拳家却偏偏要把八卦掌和《周易》八卦套在一起。他们认为八卦掌不套八卦就不是真传,就不成其为八卦掌了。

一种套法是人的身体就是八卦。这种说法是:掌、肘、肩就是乾三连,因为掌、肘、肩是连接在一起的;坤六断就是两肩两胯两膝,因为两肩两胯两膝正合一个“六”数;离中虚是胸,因为练习八卦要含胸;腹是坎中满,因为练习八卦时要气沉丹田;兑上缺是挺颈,因为颈在身体的上部;艮覆碗是脑骨形圆,因为人头是圆形;震仰盂是口,因为盂是盛水的工具,人的口时时盛有唾液;巽下断是腿,因为腿在身体的下部,符合“下”字。从字面看这种论点似乎很有道理,其实,是经不住认真推敲的,与人体的各个部位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这种论点完全是牵强附会,生搬硬套,故弄玄虚罢了。

另一种套法却是大拆大卸原来的八个大掌,硬把单换掌、双换掌从原始的老八掌中搬出来,重新组合。把预备式作为无极式,起式作为太极式,单换掌的左旋右转作为两仪,双换掌规定四个动作作为四象,八个大掌重新安排: 乾为狮子掌、坎为顺势掌,震为平托掌、艮为背身掌、巽为风轮掌、离为卧掌、坤为返身掌、兑为抱掌。

其实,“两仪者,阴阳也。”单换掌为两仪,岂不左旋为阴,右转为阳? 左掌为阴,右掌为阳?八卦掌不就变成“阴阳掌”了吗?

“四象谓金木水火,各主一时。”双换掌为四象,这四个动作谁是震木?谁是离火?谁是兑金?谁是坎水?有什么真正根据呢?

八卦的根本是阴阳即(--)、(一)乾☰是阳极盛,坤☷是阴极盛,坎☵是阴中有阳,离☲是阳中有阴, 震☳是阴盛阳微,艮☶也是阴盛阳微,巽☴是阳盛阴微, 兑☱也是阳盛阴微。难道诸掌法也有阳盛阴衰之说吗?这种套法纯粹是为了追求无极生有极,有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八六十四卦这一形式,纯粹是硬凑八卦数字罢了。

另一种则是八卦套八形。乾为天,坎为地,震为雷,艮为山,巽为风,离为火,坤为地,兑为泽是八卦的八象。

八象非八形。《周易》中是没有八形之说的,八形可能是其它拳种的演变产物吧!八形论者较多,一种论法是:乾为狮形,坎为蛇形,震为龙形,艮为熊形,巽为凤形,离为鸡形,坤为麟形,兑为猴形;又一说法是:乾为猴形,坎为龙形,震为燕形,艮为虎形,巽为鹰形,离为熊形,坤为蛇形,兑为狮形;另一说法是:狮、龙、猴、鹞、凤、蛇、熊、麟;还有一种说法是:蟒、獅、虎、熊、蛇、马、猴,鹏。真所谓其说不一,五花八门。虽然他们各执一辞,但他们所强调的一掌套一形,形形不许动,掌掌不许更,不许加不许减的论点是一致的。否则,就是违背了他认为的八卦之理。

其实,就离卦而言,一说为熊,一说为鸡,一说为鹞,一说为马。鸡、鹞、熊、马,从形体和属 性中都相差太远了,各以为是,岂不互相矛盾吗?

综合一 下,定为八形的动物已经不下猴、燕、狮、熊、鹰、龙、虎、蛇、鸡、鹞、凤、麟、蟒、马、鹏十五种之多了。到底哪一种论点正确?到底谁是谁非?有何真正的根据,非定某形为某掌呢?

我们不反对吸取各家之长,使八卦掌更加充实完善。我们也不反对推陈出新,使八卦掌更加丰富多彩。我们更不反对八卦拳家,自成体系,自成一家。我们反对的是牵强附会,硬把八掌套八卦,八卦套八形,形形不能动,掌掌不能更。我们反对的是把八卦掌说得神乎其神,不可捉摸。

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先师,并没有传下什么八掌定八形,二代宗师尹福、程廷华,三代弟子马贵、宫宝田、冯俊义、李文彪、程有功、程有龙等等也没有练过什么一卦套一掌、一掌套一形,难道他们就不是八卦掌宗师?就不是真传?难道他们练的就不是八卦掌吗?

所以说,八卦掌是一门拳术,八卦是《周易》的卜筮符号,走圈是练习八卦掌的最理想方法,八卦掌不是八卦。

(刘敬儒)

八卦掌是拳术,不是八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