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極一時的樓蘭古國,為何突然神祕消失?| 中國自駕地理


當烈風掠走最後一絲綠意,暴日吸乾了浩淼,末了一縷孤煙緊跟著落幕,於是漫漫黃沙掩埋了萬物。 1906年12月,斯坦因第二次進入新疆地區,探險考察若羌東北方向的米蘭遺址,隨後他的駝隊滿載著盜取的壁畫、塑像回到了西方,其中一組帶雙翅的壁畫半身人物像轟動了西方文化界,米蘭古城從此被世人知曉,成了絲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佐證。

米蘭,位於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的南面,原本是一片水草肥美的綠洲,卻在9世紀後沉睡在滾滾黃沙之中。關於古城的消亡一直存在著爭論,曾有人說過:這可能與當時的鄯善國有關,當匈奴人沮渠安周佔領了鄯善國後,這個國家基本上算是滅亡了,隨後與其有千絲萬縷聯繫的米蘭城也隨之衰敗消亡。 米蘭遺址,圖by若羌縣旅遊

一、發現樓蘭 提及著名的樓蘭遺址,絕大多數人對於它的瞭解都來自古文獻和古詩詞,譬如李白曾寫詩云:“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日本作家井上靖在他的小說《樓蘭》裡曾用樸實的文字講述樓蘭這個屬於漢代西域36國之一的古老國度的變遷。


當年在絲綢之路上,樓蘭古城經濟繁榮,有著極盛一時的歷史和燦爛的綠洲文化。 然而這輝煌的一切隨著王朝的覆滅都掩埋在滾滾黃沙中,使後世不得知曉,直到被斯文·赫定的羅布人嚮導奧爾德克發現。 、小皮皮)

1900年,斯文·赫定在瑞典國王的資助下來到中國羅布泊考察探險,當某天在臨時營地清點物資時,奧爾博克告訴赫定挖掘用的鐵鍁不見了,並且他還決定孤身一人沿著來時的路返回去尋找。 很快奧爾博克就尋到了鐵鍁,只是當他往回走沒多遠,一場狂風突然襲來,暴風席捲著沙塵吹得他無法前行,只能先找個掩體躲藏起來。

狂風停止後,奧爾博克從藏身的掩體中站起身,也就在那時,他這才發現身邊都是泥塔、房屋遺址,更有一些半埋在沙裡、雕刻精美圖案的木板,只不過這個嚮導當時也沒多想,畢竟還要趕回營地與斯文·赫定會合,走的時候還隨手順走了兩塊木板。 當赫定一見到奧爾博克手裡的木板,就被上面的圖案吸引了,他在這個大漠這麼多年從未見過如此精美的雕刻。


斯文赫定驚喜地發現一個前所未聞的文明即將要被髮掘出來!於是,他來到遺蹟旁找尋著一點點有用的線索,終於在兩塊寫著文字的木牘上發現其中一片上寫有樓蘭字樣。 在隨後的日子裡,赫定直接將大本營駐紮在遺址旁,每天一邊記錄一邊挖掘,隨後將挖出來的文物打包帶出了沙漠。

緊接著他派人用駱駝運載樓蘭出土的文物取道印度送回了瑞典,這些文物便是此次探險的“戰利品”。 斯文赫定回國後,把文物交給德國的希姆萊鑑定,經鑑定,這座古城就是絲綢之路上赫赫有名的古國樓蘭,頓時驚豔了整個世界。

二、神秘的羅布泊 1972年,美國地球資源衛星第一次高清拍攝地球表面,一些鮮為人知的神秘角落也就在此時暴露在世人眼前。 而在中國西部有一隻“大耳朵”特別引人注目,其長約60千米,寬為30千米,詭異的是它不僅有耳廓、耳輪、耳孔甚至還有耳垂。


這隻“大耳朵”就是人跡罕至的羅布泊,它地處塔里木盆地東部,深居亞歐大陸內陸。 這裡遍佈荒漠、異常乾旱,極目四望,往往寸草不生,是中國自然環境最為惡劣的地區之一,被稱為生命的禁區,發生在這裡的傳奇故事常常伴隨著失蹤和死亡。

但羅布泊除了神秘的色彩還有誘人的另一面,美麗的日落、太陽墓穴、龍城雅丹。 受新構造運動影響,天山、崑崙山等大型山脈劇烈隆升,將塔里木盆地完全封閉在裡頭,同時還阻擋了水汽的進入,在這個過程中,這一片區域乾旱環境加劇,處在盆地最東緣的羅布泊亦是其中之一。 圖by《中國自駕地理》

巧合的是今天被稱為死亡地帶的羅布泊曾經卻是荒漠中最溼潤的綠洲,其中的關鍵便是它是塔里木盆地的最低窪之處。 經過科學家的努力探究,“大耳朵”之謎已經被揭開, “耳孔”是湖水最後乾涸的窪地,“耳垂”則是塔里木河、車爾臣河、若羌河、米蘭河經喀拉和順湖注入羅布泊時留下的三角洲。 圖by《中國自駕地理》


從水系情況看,羅布泊水系基本由環塔里木盆地所有河流構成,這也正是人們將其視為整個塔里木盆地匯水、匯鹽中心的緣故。 根據科研人員的研究,距今約在150萬年前,羅布泊原本也是生機勃勃、綠意盎然,水體面積大約在2萬平方公里以上,可以想象得出當時的境況,碧波萬頃,水天一色,黃沙漫漫的河流兩岸,後來諸水匯流,最終形成了名副其實的羅布“泊”。

有意思的是中國史籍《漢書》中曾記載了羅布泊當年的盛況“廣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減。” 被水滋潤的羅布泊及周邊區域河網縱橫,一個個湖泊似一顆顆綠珠鑲嵌在塔克拉瑪干沙漠和庫姆塔格沙漠之間,維繫著這一區域脆弱的生態環境。 有了水,再加上豐富的動植物,在羅布泊地區自然就開始有人類活動的痕跡。

三、燦爛的小河文化 人類文明的誕生都離不開水的滋潤,公元3000多年前,原始印歐人的一支吐火羅人開始向東方的長途遷徙,他們經過許多國家,最後定居在中央亞細亞,其中有一部分人就來到了今羅布泊地區。 而羅布泊最為引人注目的史前文明是距今4000年左右的小河文化,當時該區域的人民已經掌握了灌溉技術、制銅技術、紡織技術,幾乎與中原文化一起進入青銅時代,他們在這片綠洲之中開墾農田、發展家園。 圖byjunjinluo


雖然在當時已經有了青銅,但草木、皮毛仍是小河文化熱衷使用的生活用品,如小河墓地出土的用牛皮製作的鞋靴,毛品優質的毛絨氈帽。 小河墓地的棺木都沒有底,大毛布斗篷一裹,小河人安靜地睡在“船”裡。 圖by若羌縣旅遊局

同時,吐火羅人還不斷與當地的東方人群通婚,形成長相俊美的混血兒,這其中就有這麼一位年輕女性,身體修長的她頭戴氈帽、斜插翎毛,微張薄唇露出一個上揚的微笑,美麗而神秘、凝固而永恆,人們為其起了一個詩意的名字小河公主。 但是,不知是何種原因,小河文化突然間就消失了,直到1000多年之後,公元前176年,羅布泊又出現一個神奇的王國。 圖by《中國自駕地理》

當時佔據這一帶的匈奴帝國給西漢王朝的漢文帝送去一封書信上有這樣幾句話: “以天之福,吏卒良,馬疆力,以夷滅月氏,盡斬殺降以下。定樓蘭、烏孫、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國,皆以為匈奴,諸引弓之民,併為一家。” 正是這封書信,讓西漢王朝瞭解到西域有一個小國叫做樓蘭。 (現在的樓蘭古城除了黃土真的啥都沒有,圖by若羌縣人民政府)


當張騫通西域後,樓蘭成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繁榮推動了樓蘭文化藝術的發展。 只不過在那時候羅布泊其實就已經乾旱多沙,近年來名聲大噪的“樓蘭美女”就遠沒有小河公主那般幸運,考古學家在其肺部清理出許多沙塵,又在她的毛髮中發現許多體蝨。 與疾病抗爭無果後,一個草簍、一把斷齒梳、一片勉強裹體的粗毛布陪伴著她走完這並不幸福的一生。 圖by老莊123

四、古國鄯善 正所謂樹大招風,樓蘭地處於絲路要塞上,必然會成為各大勢力爭奪的熱點地區。 在西漢時期啊,漢匈之間積怨已久,尤其是在匈奴的指使下,樓蘭、姑師派出軍隊專門截殺漢朝使節並切斷通往西域的交通線。 所以到了元封三年,漢武帝派遣趙破奴率領數萬大軍將不安分的樓蘭和姑師連鍋端了,尤其是漢軍僅用了700輕騎就俘獲了樓蘭王。 圖by《中國自駕地理》

面對漢武帝的強權,被俘的樓蘭王只能臣服,年年納貢,然而匈奴可汗得知這情況後,又派兵來逼迫樓蘭。 可憐的樓蘭處於兩大國之間,左右都不敢得罪,只得向兩國各送一位王子作為人質,得知此事的漢武帝惱火於這個朝三暮四的小國,派大軍遠征抓回樓蘭王,押解到長安受審。


在夾縫中生存的小國總是充滿悲情色彩。漢武帝很理解弱國無外交,只能放其回到樓蘭。 徵和元年,樓蘭王去世,匈奴可汗乘機讓昔日在自己國家當人質的王子安歸回到樓蘭繼位,這個新任的樓蘭王不願與漢朝來往,甚至還做出截殺漢使的勾當。 於是,漢昭帝元鳳四年,傅介子奉命帶著幾名精心挑選的刺客來到了樓蘭,刺殺安歸併將取下首級,懸於未央北門之下。 隨後,漢朝立尉屠稽為樓蘭王,改國名為鄯善國。 圖by若羌縣旅遊局

五、王朝的滅亡 然而鄯善國並沒有存活多久,除了外敵入侵、突發鼠疫,還有另一個的最主要原因,那就是生態惡化。 時間來到東漢時期,漢朝外交官班超的兒子班勇繼承父業擔任西域長史的時候,派手下一名叫索勵的將軍從酒泉、敦煌率領1000官兵來到羅布泊屯田造房,還召集鄯善、龜茲等國各1000士兵在孔雀河下游攔河築壩、引水開荒,他想把羅布泊地區變成西域都護府的糧倉。 烏壘城,西域都護府治所,圖by《中國自駕地理》

然而大量砍伐樹木致使羅布泊綠地覆蓋率急劇下降,孔雀河被攔截,導致下游的樓蘭古城斷水,羅布泊地區的生態災難在無意識中降臨。 孔雀河水越來越少,羅布泊也在萎縮和乾涸,飛魚鳥獸、綠地植物在慢慢消失。


鄯善王和西域都護府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儘管後來制定了律法:“凡砍伐一棵活樹者罰馬一匹,伐小樹者罰牛一頭,砍倒樹苗者罰羊兩隻。”,卻還是受到大自然無情的懲罰。 本就脆弱的生態環境,在人類活動的干預下被破壞,胡楊林大面積死亡,水土流失嚴重,良田無水灌溉無法播種,綠洲擋不住沙漠的侵襲而沙化,繁華的古城、漢晉絲路和從敦煌到羅布泊的烽燧防禦系統被全線拋棄,人類文明的鏈條驟然斷裂。

當水資源嚴重枯竭之後,東晉成帝咸和五年前後,樓蘭人只能選擇放棄家園。 後來,鄯善新城沒有堅持多久,北魏太平真君九年,太武帝遣萬度歸率軍攻克鄯善,古鄯善作為一個國家正式消亡,成為了魏國的郡縣,而後又被遊牧民族吐谷渾統治長達180多年之久,在這之後,唐朝在這裡經營了35年時間。 可是,這個眼見繁華的輝煌古國猝不及防地從歷史視線中暗淡,從此消失在浩瀚無垠的塔克拉瑪干沙漠之中。 圖byVIP會員盧比肯

在後來的1500年時間裡記載全無,尚留世間的只有那些枯死荒原的胡楊,風情萬種的雅丹地貌,連綿起伏的沙丘以及肆虐的沙塵暴。 水源斷絕綠洲衰退消失,人類文明的鏈條被斬斷,如曇花一現最終是歸於沉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