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袭?融梗?原创?看仇英与张大千创作中隐晦的借鉴之法

最近听到一个热门的新词儿——“融梗”, 是关于小说、影视创作的,与“抄袭”一样,这个词也是站在“原创”对立面的一个贬义词,但是,比抄袭的争议大,内容更难界定。这使我联想到中国画领域也有类似的问题,

有些中国画也会让读者有“融梗式”的似曾相识的感觉,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一、中国画中的“临”与“摹”

临摹是中国画学习中一个常用的途径,“临”与“摹”其实是两个概念。“临”是指照着原作画,“摹”则是拓在原作上描下与原作一模一样的稿子后再勾线,所以“摹”比“临”更接近原作样貌。

最著名的 “摹本”就是宋代宫廷画家摹的唐代名画,比如《捣练图》等。摹本除了可以学习技法,还有一个备份的功能。

抄袭?融梗?原创?看仇英与张大千创作中隐晦的借鉴之法

天水摹张萱捣练图

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久负盛名,临摹者甚众。

抄袭?融梗?原创?看仇英与张大千创作中隐晦的借鉴之法

沈周仿的版本与原作相比,有很多明显不一样的地方,比如山的形状、树的造型与位置等等,所以,这肯定是一个“临”本。

抄袭?融梗?原创?看仇英与张大千创作中隐晦的借鉴之法

临本的仿真度虽然没有摹本那么高,但是也比较容易辨认。

像《捣练图》与《沈周临富春山居图》这样临摹的画,并不是出于以假乱真、混淆视听的目的,这种似曾相识感能够很快找到源头。

二、隐晦的借鉴之法

文学影视作品中的技术语言有作品结构、人物设定、情节模式等等,如果从这些角度去模仿、借鉴,往往就会变得很隐晦,所以诞生了“融梗”这个词。中国画的技术语言有构图、造型、色彩、笔墨等等,如果只是从某一个角度去模仿,就像“融梗”一样,也会变得隐晦起来。

咱们以历史上两个名画家——仇英与张大千为例,深入谈一谈在中国画创作中隐晦的借鉴之法

1、仇英的《桃花源图卷》与文征明的《桃源问津图》

《桃花源图卷》与《桃源问津图》的题材一样,都取自陶渊明所作《桃花源记》,画中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恍若仙境的隐居胜地。

这个题材也是历代中国画家们经常表现的内容。

抄袭?融梗?原创?看仇英与张大千创作中隐晦的借鉴之法

离尘隐逸是中国古代文人们的理想,仇英是一个民间画工,本来与文人没什么交集,他的创作之所以会受文人审美的影响,与文征明将他带入文人画圈子里有很大关系,我们来仔细看一看他们俩的这两张画。

是不是很不一样,又有些似曾相识?

《桃花源图卷》与文征明的《桃源问津图》在构图方面非常相似。

何谓构图呢?

简单地说,构图就是安排人、物等在画面上的位置。这两张画一张重彩、一张黑白,一张工笔画、一张写意画,看起来差异很大,之所以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就是因为构图相似。

接下来,就以图解的方式说明一下这两张画的构图究竟相似在什么地方。

抄袭?融梗?原创?看仇英与张大千创作中隐晦的借鉴之法

两张画的开卷部分皆是以两棵高大的松树为前景,以连绵的群山为远景,蜿蜒的河水与两岸桃花沿着山脚延展开来,尽头便是即将进入洞口的渔夫。

抄袭?融梗?原创?看仇英与张大千创作中隐晦的借鉴之法

渔夫穿过群山下的山洞,走进桃花源内,两张画所画的山洞出口皆是由松树掩映着的桃花。

抄袭?融梗?原创?看仇英与张大千创作中隐晦的借鉴之法

在两张画中,渔夫首先见到的田园风光皆是有远山、有农田、有湖水,虽然布局略有不同,但是差别不大。阡陌纵横的田地左侧是被一组大树遮挡的小山,山顶都有一个凉亭。

抄袭?融梗?原创?看仇英与张大千创作中隐晦的借鉴之法

两张画中,渔夫遇到众人的位置相同,近景这一组人两旁都有两组高大的树,远景则都是山脚下被树林遮挡,隐藏着的民房。

抄袭?融梗?原创?看仇英与张大千创作中隐晦的借鉴之法

这里是桃花源的深处,人们知道来了个外人,纷纷前去探望,两张画中都有大树环绕的两层高小楼,门口都有大人、有小孩、有狗、有鸡,两棵松树下都有小桥,远景也都有群山、河水与村庄。

抄袭?融梗?原创?看仇英与张大千创作中隐晦的借鉴之法

两张画的收尾处,山脚下群树围绕着挤满人的房子,左侧高大的树木以及山石将桃花源与外界隔开,左上角一个人走在逶迤陡峭的崖壁上。一挂瀑布飞流而下,加强了这里险绝的气势,成为与外界相隔的一道天然屏障,与桃花源内冲淡平和的地势截然不同。

所以说,两张画似曾相识的感觉主要来源于构图。

沈周、唐寅去世以后,文征明就是吴门画派的领袖,他比仇英年长很多,二人虽非师徒,关系却十分亲近,仇英在艺术上深受文征明影响,仇英现存有十几幅作品上都有文征明的题字。

抄袭?融梗?原创?看仇英与张大千创作中隐晦的借鉴之法

赵孟頫写经换茶图卷 仇英 明

然而,通过文征明落款的年份可知,《桃源问津图》是在仇英去世两年以后画的,这样一来,两张画之间关系就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了。

很难界定。

从今天的角度来看,此类借鉴方式是会引起争议的,不过,古人在这方面不甚在意。

2、张大千与敦煌壁画

张大千曾在敦煌潜心临摹壁画,敦煌壁画对他后期画风的影响甚大,接下来就以仕女画为例,来看看张大千是怎样借鉴敦煌壁画的。

抄袭?融梗?原创?看仇英与张大千创作中隐晦的借鉴之法

从造型的角度来看,敦煌壁画中的菩萨造型饱满,雍容典雅。

张大千早期的仕女画造型受明清时风影响,娟秀文弱,晚期的仕女画造型明显受敦煌壁画影响,有健康明丽、雍容华贵的气韵。

抄袭?融梗?原创?看仇英与张大千创作中隐晦的借鉴之法

从色彩的角度来看,敦煌壁画中有大量红色与绿色、红色与蓝色并置的色彩关系,对比强烈。颜料用的是天然矿物颜料,朱砂、石绿、石青等等,饱满鲜艳,历经千年而不褪色。

张大千早期仕女画主要是水墨画,以黑白为主色。临摹敦煌壁画以后,张大千仕女画风格大变,开始出现敦煌式的红绿色并置、红蓝色并置的强对比模式。

抄袭?融梗?原创?看仇英与张大千创作中隐晦的借鉴之法

张大千还有些仕女画的色彩借鉴关系更隐晦,如上图所示,这个仕女着色并不多,但是依然可以看得出来与敦煌壁画的色彩有关系。

只不过,就原创性而言,像这样的借鉴基本没什么争议,不会有人去质疑张大千在抄袭敦煌壁画。

对于艺术家而言,成长有一个过程,在最终形成自己成熟的面貌之前,通常都会花很长时间先学习别人的方法,古代中国画家们一般会在自己模仿别人的作品上题字,说明是仿的哪一位。张大千不仅自己学敦煌壁画,也大力倡导工笔重彩画法在水墨画当道的中国画坛中复兴。

中国画的传承本就是要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前进,如何将现代社会的审美习惯与传统文脉融合,创作出新的面貌,正是当代中国画家们要解决的问题。

抄袭?融梗?原创?看仇英与张大千创作中隐晦的借鉴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