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小國存亡記——衛國

衛國是西周早期的一個重要姬姓諸侯國,第一代君主是周武王的兄弟衛康叔。衛國所在的地區為原殷商的國都朝歌附近,大概在今天河南北部、河北南部和山東西地區,國土面積達到了四、五百里。衛國疆域遼闊,人口眾多,是當時時重要的大國,可見衛國初立時起點是很高的。

曾經的強盛

在周夷王時期(前885―前878),衛國國君的爵位上升為侯爵,這意味著衛國實力的增強。到了衛武公即位時,他重新採取先祖衛康叔的行政管理方式,使得衛國國泰民安,衛國實力在衛武公時期國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在這一時期,周王室發生重大變故,周幽王被犬戎所殺。衛武公帶兵前往抵抗犬戎的入侵,並且聯合其他諸侯共同擁立了周平王,被周平王任命為卿士。憑藉擁立周平王東遷的功勞,衛國不管是國力還是威望都達到了衛國曆史上的最高水平。

戰國時期小國存亡記——衛國

衛國的巔峰時期是及其短暫的,很快在衛武公死後,衛國在持續不斷的內亂中的開始衰弱了。

持續的動盪

衛國爆發了進入春秋以來的第一次內部動亂,衛桓公之弟州籲殺死衛桓公,後又被衛國大臣所殺,經過一系列動盪後,衛桓公的另一個弟弟晉被立為衛宣公。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衛宣公的兒子在其死後也發生了激烈的政治鬥爭,最終太子伋在齊國勢力的支持下最終坐穩了王位,這一亂又是整整十三年。經歷了長期的內亂,衛國的國力大大削弱,國內形成了大大小小不同的政治派別。此時,北方的狄人趁此大舉攻衛,衛國無力抵抗入侵,衛懿公被殺。在齊桓公率領諸侯國一起替衛國打敗了狄人,新立衛文公,並在楚丘另建新都。

衛國經此入侵,國力更加不堪,成為了一個二流國家。在之後的春秋歷史中,衛國又再次發生了兩次內亂,衛國在一次次內亂中消耗著自身國力,也不斷喪失了對外發展的機會。在春秋時期形成齊、晉、楚、秦四大國的霸權後,衛國徹底失去了重新崛起的機會。衛國的國君大多荒淫無道,導致了衛國的一次次內亂的主要原因,嚴重的內亂使得原本強大的衛國在春秋時期衰弱。

戰國時期小國存亡記——衛國

衛國因持續不斷的政治鬥爭而不斷衰弱,但他卻還是能成為了為數不多從春秋時期走向戰國時期的姬姓諸侯國,甚至衛國居然在名義上還存在到了秦王朝建立後,這使我們感到十分驚訝。那麼衛國到底存在了多少年成為了一個有趣的問題

衛國的存在時間考證

衛國的建立時間

衛國的第一代君主是周武王的第七個弟弟姬封,在周武王大封天下的時候姬封被封為在了康國。而衛國的建立還要等到“三監之亂”後,“三監之亂”是由管叔、蔡叔裹挾武王之子武庚發動的一次叛亂。史載在“三監之亂”後的處理方法如下“分殷餘民為二,其一封微子啟於宋,其一封康叔為衛君,是為衛康叔。”,自此衛國才正式建立起來。

戰國時期小國存亡記——衛國

“三監之亂”在周成王即位時就已經爆發,周成王的在位時間為前1042年——前1021年,在史籍中關於“三監之亂”的時間記載含糊不清。不過在《史記·魯周公世家》我們可以得到了一個比較具體平定這次叛亂的時間:“寧淮夷東土,二年而定”,所以可以大概估算出衛國的建立時間在公元前1040年左右。衛國的開國時間在沒有具體的文物記載出土之前,時間還是無法確定的。

衛國的滅亡時間

衛國在《史記·衛康叔世家》中的結束時間是衛君角二十一年,也就是秦始皇二年(前220年);而在《史記·六國年表》中的結束時間是秦二世元年(前209年)。

以上兩個時間我們以秦二世元年為衛國的滅亡時間,其原因有三:一、在《衛世家》關於衛國最後的歷史記載十分混亂,出現了很多的錯誤,所記載的時間十分的不可靠。二、在最關鍵的滅亡時間的記錄上,都出現了秦二世廢衛君的記錄。三、衛國在秦始皇統一天下的時候都沒有被滅亡,秦始皇統一天下後也沒必要去廢除衛國。而到了秦二世時期則不同了,當時天下已經大亂,秦二世有完全的理由廢掉衛國的存在。

衛國的存在時間大約從公元前1040年——公元前209年,一共存在832年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