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染色體越來越小,但是為什麼未來男性不會消失?

在我們認識的絕大多數動物中,都有兩個性別,我們一般將產卵或生育後代的性別稱為雌性,將提供精子的稱之為雄性。這雖然是自然界的一個普適現象,但並不是絕對的,

生物界中依然保留著很多無性生殖、雌雄同體生殖以及混合生殖。只是這些生物在我們生活中很少看到,所以不為大家所熟悉,比如蝸牛就是一種雌雄同體的動物,而蜜蜂可以同時進行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

Y染色體越來越小,但是為什麼未來男性不會消失?

人類的男女兩性當然是大家最熟悉的了。不過就是人們一直以來認為的亙古不變的兩性關係,可能也會在比較久的將來遭遇危機。

Y染色體越來越小,但是為什麼未來男性不會消失?

在2016年,一名來自澳大利亞的女性遺傳學教授詹妮提出了一個相當驚人的研究成果和假設,她的研究團隊發現,男性的Y染色體在過去的一萬年里正在不斷變短,以這樣的速度下去,幾百萬年後Y染色體可能會徹底消失,所以男性也非常有可能滅絕。

Y染色體越來越小,但是為什麼未來男性不會消失?

很多媒體也對其進行了相關報道,在當時引發了不小的轟動,有很多妹子感慨自己的幸運,也向男同胞們發出了無情的嘲諷——你們都要滅絕的還嘚瑟個啥?

那麼到底要怎麼理解才正確呢?今天就讓酋知魚從多個角度全方位地把這個新聞批判一下。

是真的嗎?

是真的,我們都知道生物的染色體通常都是成對出現的,這不僅僅是因為這樣可以區分顯性基因和隱性基因,讓突變的容錯率更高,而且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重組修復。

Y染色體越來越小,但是為什麼未來男性不會消失?

在細胞分裂的過程中,染色體之間會交換一些相同的片斷,當其中一方出現了損傷時,可以用另一方的“備份”進行修復。但是我們知道X和Y染色體的大小是完全不對應的,沒有交換修復的可能性,所以隨著歲月的流逝,Y染色確實在一點一點地損耗。

那我們需要擔心嗎?

完全沒有必要,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論證:

1、太久

人人都知道這麼一名廣告——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但其實這不是真的,鑽石並不是非常穩定的物質,它在幾百萬年後還是會變回石墨。所以當我第一次知道這個人知識的時候忍不住罵了一句“騙子”。

Y染色體越來越小,但是為什麼未來男性不會消失?

可是現在想想,其實真的沒必要,因為那時的我根本就不知道時間到底有多麼漫長。人類從非洲進化出來至今不過才15萬年,離百萬年還有十倍之差。人類的文明發展速度卻是非常驚人,以指數級的速度暴增,近兩百年的科技進步水平可以說遠超過去上萬年的總和。

Y染色體越來越小,但是為什麼未來男性不會消失?

而隨著文明的進步人類社會的屬性也在發生著劇變,實際上我們現在的這具肉身就已經很不適應如此高度發達的文明,生理化學進步的水平與人工智能暴發的水平你追我趕,都有可能成為人類靈魂更優秀的容器。是的,我的意思是從嚴格意義上來說,

人類這個物種在未來1000年能否繼續存在都是一個求知數。未來繼承人類文明的可能會是更高級的生命形式。

Y染色體越來越小,但是為什麼未來男性不會消失?

所以,何必擔心鑽石是否真的可以流傳到世界末日呢?我們就連100年後的事情都不知道,連1000年後的事情都根本無法預測不是嗎?

2、因果顛倒

是因為有了XY染色體才有了性別嗎?完全相反!是為了區分性別才出現了兩條不同的染色體,基因的任務不是將自己的結構傳遞下去,而是將有利的性狀傳遞下去。

Y染色體越來越小,但是為什麼未來男性不會消失?

也就是說,如果因為Y染色體的消失而出現男性消失的事情,就等於說是基因的結構導致生物發生完全不利生存的退化,這怎麼可能呢?重要的是保持有性生殖這個性狀啊。

其實在自然界中決定性的染色體方案千差萬別,比如鳥類是(ZW)型解決方案,雄性是ZZ,雌性才是ZW。蜜蜂是用染色體位數來決定性別的,雌蜂的染色體數是雄蜂的兩倍。有一些魚類甚至根本沒有性染色體,它們的性別是“投票制”,當雄性基因多的時候就成長為雄性,雌性基因多的時候就成長為雌性。

Y染色體越來越小,但是為什麼未來男性不會消失?

那麼有沒有什麼動物可能是人類未來(如果幾百萬年後還存在的話)的圖景呢?還真有,那就是人人喊打的田鼠,雌鼠與女性一樣是XX。那雄鼠呢?是X,對!就只有一個X而已,沒了!它們的Y染色體在進化的過程中就已經消失了!可是呢?雄老鼠還是沒有滅絕呀。

Y染色體越來越小,但是為什麼未來男性不會消失?

所以那些彈冠相慶的妹子你們就消停消停吧,就算時間能毀滅了X染色體,也還是不可能將男人毀滅掉的,日子該過還是得過,就這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