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那么有钱,基础设施很落后,为何不再大规模进行基础建设?

董希伟


修哪么多新的干嘛?只要能坚持用就用,就好比衣服能穿尽量穿,制哪么多新衣服不是浪费吗?


罗斓1


发达国家有钱,是对的;但是说发达国家基础设施很落后是不对的。


既然称之为发达国家,那就是经济发展水平很高,而经济发展水平高就必然高水平的基础设施去匹配。发达国家的基础是看起来比较老旧,所以会让人误解为落后。据几个例子就最直观了。


世界上最大的火车站在哪里?不是中国的火车站,是纽约的中央车站,总面积高达200万平方米,而且这是1913年就已经修好的,那时候大清才亡了1年,很多人的辫子还没剪呢。


现在中国最大的火车站是广州南站,61.5万平方米,不到纽约中央车站的三分之一,每天客流量53万人左右。当然,你要拿人家100年前的建筑标准去跟中国才几年或者十几年的车站比谁更好看,那就没法说了。不过,话说回来,看看106年前的中央车站(如下图示),你真的会觉得它落后?这个车站每天也有50万客流,如果是落后,能承载如此多的客流吗?



说了最大,我们再说效率。以地铁站为例,中国人流最多的地铁站是上海的人民广场站和广州的体育西站,每天分别有70多万、60多万的人流,但是和东京的新宿站相比简直是不值一提——新宿站一天的人流是300多万!


另外,纽约和芝加哥地铁系统全年无休,24小時营运。目前,中国还没有一座城市地铁能够做到(虽然这两座地铁看起来确实很老旧,但运转良好,下图为纽约地铁)。


无论是纽约中央车站,还是日本心宿站,要说硬件确实不如中国,但硬件不是全部,合理的规划设计,加上优秀的管理,可以弥补硬件的不足,提升基础设施的服务质量。


说完案例,我们再说数据。美国的铁路总里程为22.48万公里,而中国为13万公里,只相当于美国的57%,人均里程更是只有美国的七分之一;当然,中国高铁是全球独步的,总里程占全球的60%,但这是中国国情决定的——人口多,美国没有多少必要去建设高铁,人家机场遍地都是:中国有218个机场,美国是5136个,仅为美国的4%——谁的基础设施先进,谁的落后?全球最繁忙的机场是亚特兰大机场,不是中国的北京首都机场。


再来说高速公路,中国高速里程全球第一,比美国还多3万公里。中国高速路虽然很新,但却不是全球最好的高速路,全球最好的高速路在德国——在正常状态下德国高速公路上的平均车速为每小时142公里(德国有很多高速公路甚至不限速),但德国的交通死亡率为6.8,美国为12.9,中国18.8。或许,大家公路硬件都差不多,但在交通管理上(比如德国公路旁不设广告牌,德国驾照非常严苛),有着本质差别。


给一个更宏观的数据,这是2018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中美基础设施对比,几乎每个指标仍旧是美国领先。


对中国人来说,习惯了动车的快速便捷,习惯了新车站、机场完备的设施,习惯了新的高速公路的畅快感,但是换回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前,西方国家的居民同样是这样感受。过了几十年,我们还能保证中国的基础设施有这样好的程度吗?


打个总结,这里不是要故意去黑中国不够先进,中国的基础设施确实是很好,这些年进步非常大。但这是因为新建的原因,未来更重要的持续的管理经营,保养维修,这才是考验基础设施真正水平的时候。


关注孔方财经,让你第一时间了解热点财经事件背后的经济原理


孔方财经


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很落后?谁告诉你的?是你亲眼所见吗?我去过不少的发达国家,我所看到的它们的基础设施并不落后,相反,在很多方面它们的基础设施比我们的要先进和超前,比如说,高速公路,美国大城市的高速公路进出口路段通常都是十几二十个车道,保证车流的畅通;下水道,法国德国大城市的下水道建设规划完善,成网,宽敞,流量大,新加坡的地下密布了几层下水道,有防涝泄洪的,有收集雨水储存起来的,等等。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非常强调安全和耐用,所用的材料和工艺标准很高,防绣防腐处理做得很好,而且城乡之间没有差别,偏远地区的道路桥梁及配套设施的建设维护保养都统一标准。发达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早,看起来好像有点陈旧过时,但它们的规划做得好,施工质量高,工程项目的使用寿命长效益好。中国这些年确实在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基础设施方面投入巨大发展迅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在建设规划、施工质量和项目管理等等还存在不少问题,“豆腐渣”工程,“短命”工程屡见不鲜,国人因此不应自视过高。


sailor72


日本有新干线高铁时,说中国太落后,美国有摩天大楼时,说中国不发达,德国有奔驰宝马,说国产车就是不行,新马泰有大飞机场,说中国机场像鸡窝,美国有航天飞机,说中国科技不行,外国有立交桥,说中国建不起……等等。当今中国该有的有了,又说乱花钱太浪费。有些人就是这样的心态。

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国民生活收入水平以及人类生存环境的优化,都是提升国民生活质量的组成部分。

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是多角度的,也是正常的,没有必要扬此贬彼。


大墨堂语录


特郎普称美国的机场就像第三世界国家的机场一样。全世界排名前25的机场中,没有一家是在美国。英国广播公司BBC在一部纪录片中说道,作为全球经济最发达的美国,其实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现在已经远远落后新兴体国家,特别是崛起中的中国。

美国上次大规模建设基础设施还是在上世纪60年代,距今已过去了半个世纪。不止是机场,美国的公路、桥梁、大坝、电网等年久失修的问题都已经比较严重。彭博社指出,到2025年,基础设施投资不足会让美国国内生产总值损失掉3.9万亿美元。

虽然美国对基础设施的投资日益不足,但人家毕竟是已经发展了上百年的老牌发达国家。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总体上仍然落后于美国,目前仍然处在追赶的状态。

为何美国不再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当然是缺钱的问题。虽然美国有钱,但钱大多都是落入了富裕阶层的口袋,美国政府已经负债累累,无力再大规模投资基础设施建设。

多年来西方发达国家提倡的是“大市场小政府”的市场经济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发展的美国经济出现了产业空心化、经济虚拟化、收入两极化、财政债务化。特别是金融危机以后,美国政府的债务增长要远快于GDP的增长。可以说,美国经济的增长是建立在债务增长基础之上的。政府已经负债累累,没钱大规模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是正常的。


大方妹几


现在的农村,都是二,三层的小洋楼。盖房早的,室内布局不合理,式样老旧,显得有点落后。盖房晚的,室内设计人性化,式样新颖,显得很是先进。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早,新兴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晚,建设晚的先进,建设早的落后,道理就象农村的小洋楼。落后的想变先进,那就得拆了重建,重建可不是闹着玩,国家大,能把国库掏空完。另外,发达国家人口少,老百姓享福享习惯,听着怪有钱,欠债一大摊。想要基础设施大改变,说说可以,做起来难上难!我看他们也就这样了。


俞远通


这个问题要有辩证的看,并且要有一定的历史史观。如果你去过北京或者是上海,再到其他一些发达国家的首都城市,你会发现北京或者是上海的基础设施,无论在环境上、功能上都要优于发达国家的一些基础设施,比如北京的机场或者是火车站,甚至以前马路公路都要比美国纽约强很多,甚至有的时候会给你一种错觉,你来到的不是发达国家,你来到的是发展中国家。小、旧、功能差是给你的第一感觉。


但这里有一个历史维度的因素,发达国家投入基础设施的年代基本都属于70年代或80年代,也就是说在我们改革开放的初期,很多发达国家就已经完成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已经实现了基础设施的换代,而那个时候我们还不知道什么叫高铁、什么叫高速公路、什么叫大型的基础设施。

而发达国家进行完基础设施的更新换代之后,产业发展就进入了变革和资本时代,虽然发达国家很有钱,但都投在了资本或者是金融市场,因为这种市场能够带来丰厚的回报,40多年下来,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一直没有出现大的更新或者换代,而我们的基础建设是最近10年以来高速发展的,呈现出高起点开局和弯道超车局面,所以你用30年后的事物和30年前的事物相比,当然会有一些时空的差别。

至于说发达国家为什么不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备,第一,资本不愿意去,因为收益回报时间太长。第二,需要牵扯的程序成本太高,论证时间过长。第三,目前的基础设施基本能够满足需求,大规模建设的意愿不足。

综上,对比发达国家和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要有历史的纬度,要有时空的辩证,不能进行简单的类比。


小散李大鹏


发达国家当今已无力大规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一,欧美等发达国家现有的基础设施大都是三四十年代前建设的,那个时代这些国家通过侵略或殖民弱小国获取了大量财富,因此有能力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二,现在的发达国家都是高福利国家,虽然人均GDp高,但大部分收入都用在了社会福利方面,美国为了保持其全球霸权在军事上每年的花费也是巨大的,因此这些国家不但很难拿出大量资金来建设基础设施,并且很多国家还负债累累国内矛盾重重;三,由于体制机制僵化,至使融资渠道不畅,建设困难重重。发达国家都是多党制国家,反对党都是为反对而反对,执政党想做的事,反对党都是无条件反对。因此,政府做什么事都受到了大量的制约,很难做成事。


手机用户5412509614


这里要纠正一个概念,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主要问题并不是落后,而是陈旧。

以美国为例,美国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经完成,当时打造了世界上最好的高速公路、铁路和航空系统。但这些基础设施已经过去了将近60年时间,多数已经到了设计的使用期限,需要大修大补或重建了。



发达国家不再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原因有:

1、基础设施能满足需要,该修的公路、铁路、机场、桥梁都很早就修了。尽管老旧,但并不影响使用。不像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都是近些年来才从无到有开始大规模建设的。

2、过去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时代,其实是对应与发达国家工业化的阶段的。不管是英国、美国还是其他发达国家在工业化阶段,都有很多工厂需要公路、铁路系统来运输工业产品。当年美国镀金时代的铁路就都是私人铁路大亨们修建的,由于工业品的大规模运输,一开始铁路就是盈利的。

而现在欧美发达国家,尤其是英国美国,制造业工厂已经很少,没有了大规模工业品的运输问题,基础设施都已经显得过剩。美国的铁路系统就是这样,运行里程数反而一直在减少。

3、由于土地私有,加上民主制度决策效率较低,要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是件很麻烦的事。两党争论、议会表决、土地所有者反对,都不是一任政府所能搞定的事情。发达国家领导人一般情况下也不愿意去折腾这个议题。

4、投入巨大,尤其是人工支出巨大,发达国家要筹集资金比较困难。相对于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征地成本、建设成本低廉,发达国家私人所有的土地,征用成本很高。

一般占有土地较多的也都是富人,美国的富人有些可能给多少钱都不愿意搬走,发达国家也不可能强拆。由于生活水平较高,建设工人的工资也高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想想特朗普修个边境墙,几十亿美元的预算,都让美国政府停摆,就知道这个事情多难办。

但近年来发达国家已经在考虑重新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因为基础设施确实太老旧,存在很多问题了。而且同中国等新兴国家高大上的新公路、铁路、桥梁、机场相比,发达国家的人民自己也觉得有点不能忍了。

比如全球最繁忙机场、1926年投入使用的亚特兰大国际机场,去年底发生停电事故,影响上万旅客行程;纽约地铁始建于1863年,现在是出名的脏乱差;美国8.3万座水坝中,约1.4万座具有“潜在高危险性”(占比16.87%)。

美国也意识到了基础设施的陈旧与落后问题。今年4月30日,美国民主党称与特朗普就推进2万亿美元巨额基建计划达成共识。众议长佩洛西称,两党同意美国加大基建投入,美国很有可能在未来几年开始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


上林院


“发达国家那么有钱,基础设施很落”这样一个自相矛盾的逻辑都能出现,让我想起了以前假冒伪劣诗人的“他在人潮汹涌的无人之地,骑着一匹白色的黑马,聆听耳边无比寂静的喧嚣,注视着圆月阴晴圆缺,感受五彩斑斓的金黄色梦想。”

美国基础设施兴建很早,建设高峰出现在一战和二战结束后的一段时期内,目前大部分基础设施都有半个世纪以上的历史。以铁路为例,美国铁路建设始于 19 世纪 30 年代,在 20 世纪初达到建设高峰。1916 年美国铁路里程数达到峰值的 40.6 万公里。

纽约地铁始建于1863年,亚特兰大国际机场早在1926年就迎来首架飞机起降。现在,美国拥有23 万公里的铁路、67 万公里的公路、超过 18,000 公里的城市轨道交通和 380 万公里的输油、输气管线。美国铁路货运系统仍然号称世界第一,全年运送货物在美国货运中占比近40%,超过任何其他国家。美国公路配套服务标准化且设施周全。不论繁华偏僻,穷州富州,加油站附设快餐店和服务中心都能提供大致相同的价格、水准和卫生水平的服务。

纽约和芝加哥地铁系统全年无休,24小時营运。目前,中国还没有一座城市地铁能够做到。

肯塔基州小镇摩根敦,2010年家庭收入中位数不到两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2.5万元),在美国人口逾千人城镇中排名倒数第16。通往小镇的乡村公路并非高速公路,但良好路况使129公里/小时的车速成为常态。

1964年10月1日,日本第一条东海道新干线开通,连接东京、名古屋和大阪,连通日本三大都市圈。

从哪儿得到的结论,发达国家基础设施很差?

应该说,因为发达国家经济发达,很早就完成了基础设施建设。但因为年长日久,在交通发达地区,一些基础设施破损严重,而且在火车速度上,因为局限于历史因素,所以现在看起来很慢而已。

2018年1月,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2017-2018年度全球竞争力指数报告。

这份报告列举了其评估国家竞争力的12大支柱性指标,其中基础设施位列第二。

在基础设施竞争力评估中,美国名列世界第九,得分6.0,中国则名列第46,得分4.7。

2016年世界最繁忙的前50家机场中,中国9座,美国有16座。

中国现在高铁占全球70%左右,这是我们国家近年来才开始发展起来的,这是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将新技术完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一个体现。

所以,有时候不要有偏见,发达国家依旧是发达国家,即使在基础设施上,也是领先于发展中国家。

但发展中国家,也不必要自卑。毕竟,伴随技术进步,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这样的大国,正以更快的增长速度,更先进的技术,塑造一个更科学的基础设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