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发,刘邦和司马炎,相同的分封制,为何导致王朝不同的命运?

chunqiuu


【支配华夏三千年的分封制怎么回事?司马氏篡魏分封祸害中国300年。】

作者:冷清先生,个人史学研究成果,严禁抄袭剽窃。

【炎黄二帝开创分封制的城邦联合制国家】

国家的诞生标志着进入了文明的社会,公元前二十八世纪早期,神农炎帝继承了华夏部落联盟首领无怀氏的皇位,被人们称为“人皇”。两万年以前华夏大地上的人口非常少,发明人工取火的燧人氏被推举为氏族联盟首领,燧人氏被称为:“天皇”,“皇”是古代华夏民族对氏族、部落联盟首领的尊称。华夏民族的先民经历一万三千年的发展,距今八千年左右的时候,华夏民族已经繁衍到一二百万人,散布到整个黄河、长江流域,华夏民族诞生了一个伟大的圣人“伏羲”,伏羲在氏族联盟的基础上,建立古代中国第一个部落联盟政权,伏羲被华夏民族称为:“地皇”。

氏族、部落的首领是“选举制”,部落联盟的大首领“皇”是由众多的部落推选的。其后的三千年间,华夏大地上存在过十五个部落联盟政权,一共有91个部落联盟首领执政。距今五千年的时候,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发明了青铜,华夏民族进入青铜时代。人类在石器时代的时候,拿着石头做武器的人类,是不可能发动大规模远距离的征伐,用武力统一各大部落也是不可能的事情。青铜时代的到来,部落之间大规模的征战成为可能,使用武力结束征伐统一华夏,有了物质基础和可能性。

青铜器时代的到来,加重了各大部落之间的征伐仇杀,部落联盟大首领“皇”的权力被削弱了,部落联盟出现了解体的可能。《洛书》:“皇道衰而帝者兴”,因此,“神农”成为华夏部落联盟的最后一个“皇”,“地皇”神农通过一系列的征伐,扩大了部落联盟首领的权力,神农组建了专属的常备军,“神农伐斧燧”发生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货币战争,收缴了货币的发行权,神农建立了华夏民族第一个国家政权:“大象王朝”。“皇权”衰落之后“帝者”诞生了,“帝”是天下共主的意思,地皇神农被称为“神农炎帝”。

最初的国家“大象王朝”,是很不稳固的,对于“天下共主”的帝位,各大部落的首领是非常觊觎的,炎帝末年时期全华夏总人口七百万左右,华夏大地诸侯相互攻伐兼并。公元前二十八世纪末,天水有峤氏东迁合并新郑有熊氏,出现了一个强大有力的部落首领“轩辕氏”,阪泉之战“轩辕氏”打败了神农炎帝,神农炎帝将帝位禅让给轩辕氏,轩辕黄帝在涿鹿打败了南方九黎首领蚩尤,第一次以武力统一了华夏,稳固了华夏第一个国家政权“大象王朝”。

轩辕黄帝扩大了国家的常备军,通过不停的征战和分封来确保国家的稳固。中国最早的分封制开始于“炎黄”二帝时代,分封的对象就是华夏大地的上万个大小部落,分封后的大小部落、氏族,依据亲疏远近组成“邦国”、“诸侯国”、“方国”,大象王朝只有公爵、侯爵、伯爵三个等级,再下就是小部落和氏族。炎黄二帝创建的城邦制国家,它的中央政府设有“四岳、云官”,地方实行分封制管理,实质上就是最早的“邦联制”国家。

中国古代的地方诸侯分封制,出现在比夏朝还早七百年的大象王朝,分封的对象主要是城邦和部落,根据城邦、部落大小,赐给他们各级不同的爵位。上万数量的城邦、部落,氏族,有着松散的隶属关系,真正分封的公爵、侯爵、伯爵并不多,以城邦、方国为骨干管辖数量庞大的部落、氏族。夏朝、殷商、西周沿袭了古老的分封制,所以流传着一种说法:“夏万国、商三千、周八百”。从炎黄时代到西周早期的近2000年间,城邦、方国的数量没有变化,部落、氏族的庞大数量大规模的减少消失。

【周王朝是分封诸侯的联邦制国家,等级森严的礼制是约束诸侯的规矩。】

周人在古公亶父的率领下从豳(甘肃平凉),渡过漆水迁徙到岐山(陕西武功),通过一系列的征伐成为殷商最大的诸侯国。周人的崛起引起了殷商王朝的恐慌,殷纣王的爷爷文丁(太丁)扣押了前来殷都献捷献浮的周公季历,以不尊王命为由降封季历为伯爵,关押季历于塞库(石头牢房)致死。四十多年后,殷纣王再次扣押西伯昌(周文王)于羑里,后来为周武王等营救回来,取得了殷纣王的信任授予征伐之权。西伯昌和周武王用十几年时间,消灭殷朝外围的屏藩爪牙。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于牧野,号召了八百多诸侯,集结了近70万军队,其中周武王的军队只有5万人。殷纣王也出动了70万军队迎战,其中20万军队是殷朝的中央军,其他50万军队是从近七百家诸侯国征调而来。牧野之战,周武王发起进攻后,殷纣王征调的50万诸侯军倒戈逃跑,周武王率领近70万军队围歼了殷纣王的中央军,牧野之战“血流漂杵”,殷纣王逃回朝歌鹿台自焚而死。殷商末年,全华夏的人口大约是1300万,牧野之战双方出动了140万人,全华夏的青壮年男子几乎都参加了这场战争,是古代冷兵器时代最大规模的一场战役。

牧野之战后,周武王征伐支持殷纣王的支持者,灭掉了99个诸侯国,总计征服了652个诸侯国,斩杀17万7千多人,俘虏了30万人,这个数量正好是牧野之战跑掉的50万诸侯国军队。《逸周书·世浮》:“武王遂征四方,凡憝(duì)国九十有九国,馘魔亿有十万七千七百七十有九,俘人三亿万有二百三十。凡服国六百五十有二。”古代汉语中,“亿”是指10万,兆是指100万。西周以前的甲骨文、金文中,“十”和“七”通假。《世浮》中的亿是10万,十万是7万别写。

周武王灭商,八百诸侯总计出兵60多万,根据出力大小、出兵多少分封赏赐八百诸侯,是周武王必须实施的政治举措。周王称天子,是联邦制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根据诸侯国的大小战功,分封“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公爵食邑百里,侯爵食邑八十里,伯爵食邑六十里,子爵食邑五十里,男爵食邑五十里以下。公爵管辖一定的区域(相当于一个郡),侯爵管辖一定的区域(相当于一个地级市),都是受周王直属管辖的邦国;伯爵管辖小一点的区域(相当于一个大县),是隶属于公爵、侯爵管辖的方国,周王也进行垂直管理;子爵管辖更小一点的区域(相当于乡镇),男爵管辖一个大村庄,都是隶属于伯爵以上的邦国和方国。

周王朝的分封制,数量众多的各级诸侯国,管理方式建立在等级森严的“礼制”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铁面无私的“法制”基础上。《周礼·夏官·序官》:“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公羊传·桓公二年》何休注说:“礼祭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也。”周王的中央政府拥有六个军,一个军12500人,总计七八万军队;大的诸侯国三个军,三四万人左右;中等的诸侯国二个军,两万人左右;小的诸侯国一个军,一万多人。

周王朝的分封制,本质上是邦联制走向联邦制,只是周王室做的不完善而已。《吕氏春秋》:“帝者,天下之所适也;王者,天下之所往也。”象、夏、商三个朝代,邦联制的国家中央政权,是天下的万邦千国推选出来的,天下共主称“帝”,帝国对诸侯国的军队多少没有具体的规定,根据诸侯国自己的人力、物力、财力决定;周武王伐纣是号令诸侯参战,周武王分封诸侯,是天下所向往的事情,建立的是联邦制的中央政权,对诸侯国的军队人数、礼仪规范都有具体的规定。

礼制的约束力不如法制,众多诸侯国的治理发展参差不齐,有的诸侯国发展的好,有的诸侯国发展的不好,先是发生僭越礼制的事情,后来演变为诸侯国之间的兼并。公元前771年,申侯等诸侯国勾结戎狄攻灭西周,平王东迁之后进入春秋时期,平王东迁之时有很多诸侯出兵护卫,周平王不得不把原来周王直接管辖的一些地方,赏赐给出兵护卫复国的诸侯,其中秦人的祖先从此跻身到诸侯国的行列。周王直接管辖区域的缩小,导致周王能够养活的军队数量减少,周王直接指挥军队数量减少,导致周王对众多诸侯的约束逐渐减弱。

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攻伐兼并,僭越礼制的事情层出不穷,“礼崩乐坏”的结果,周天子的权威在减弱和消失,联邦制国家进一步的走向破产和动荡。春秋五霸的产生和作用就是代行周天子的权力,周天子的权力被削弱甚至被取代;战国七雄则是产生了新的国家概念,周天子的权力几近丧失,分封制的周天子联邦政府彻底破产了。但是,战国七雄解决了一个重大问题,代表国家的“王”才有权力拥有支配军队,公、侯、伯等贵族可以拥有封地食邑,却不能拥有支配军队。

【秦统一六国直接建立大一统郡县制帝国,缺失了分封制走向郡县制的中间环节。】

秦灭六国,划分天下为36个郡、900多个县,在全国实行郡县制,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秦王嬴政认为“功盖三皇五帝”,自称为始皇帝,幻想二世、三世乃至万世。战国七雄陆续称王彻底架空了周天子的权威,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华夏民族培育出七国概念。公元前256年,秦昭襄王灭西周废周赧王;前249年,秦攻灭东周公,名义上的周王联邦政权解体灭亡,为扫平六国铺平了道路。

秦始皇统一六国,取缔六国王室,亦不分封秦人为王,全国推行郡县制。郡县制确实是先进的地方管理制度,把地方政权和军权分开了,郡县的地方官吏由秦王朝统一任命,军队的控制权和指挥权由皇帝统一掌管。从周天子的分封制到秦朝大一统的郡县制,过渡的太快中间缺失了过渡环节,六国人民一下子不能适应,怀念原来的故国。秦朝的军队和秦国的军队有了本质的区别,军队中三分之二的人是六国人,这就造成秦朝军队不是铁板一块。

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发动兵变,天下六国人起兵响应,30万长城军团土崩瓦解,50万南越军团陷入内乱,30万关中军团不能集中使用。新组建的50万章邯军团,虽然击杀了西进的周文,吴广、陈胜皆为部下所杀,章邯击杀项梁北上攻赵、代,钜鹿之战秦军陷于苦战,项羽击溃章邯,诸侯联军围歼王离兵团,章邯与诸侯军对峙棘原。刘邦以3万兵进攻关中,避实击虚的将秦关中军团各个击破,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子婴命章邯秦军向项羽投降,秦朝灭亡。

秦王朝为什么仅仅15年就灭亡?政治的原因是秦法严苛、罪徒遍地,劳役赋税太重、农民收入的一半交了赋税,郡县制虽好缺乏过渡环节,已经培育出来的七国概念,是具有一定的惯性的,不会因为六国灭亡而突然消失,六国人民不能接受秦王朝的统治。军事层面上来说,没有过渡环节的秦朝郡县制,还处在不成熟当中,秦王朝缺失了诸侯王的屏藩,关键危难时刻秦王朝没有诸侯王的救援,秦朝军队又不是钢钢的铁板一块,秦王朝迅速的在兵变和人民起义中灭亡了。

秦朝灭亡后,项羽以义帝楚怀王熊心的名义分封了十九路诸侯王(包括项羽自己),废弃了秦帝国的郡县制,重新构建了分封诸侯的联邦政府,义帝成为名义上的天下共主。时间不久,由于项羽派人暗杀了义帝熊心,类似于西周的分封诸侯的联邦政权即刻垮塌,天下陷入军阀混战之中。刘邦经过近四年楚汉战争,消灭了楚霸王项羽集团,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分封了七个异姓王,先后分封了140多个侯,异姓王有封地也有军队,成为汉朝的巨大隐患。

燕王臧荼率先谋反,被刘邦攻灭,改封卢綰为燕王。楚王韩信窝藏战犯钟离昧图谋造反,被刘邦降封淮阴侯。韩信挑唆陈豨造反,被吕后灭族;陈豨造反后牵连了韩王信,韩王信逃到匈奴,在汉匈战争中被汉军杀死;韩王信造反牵连到燕王卢綰,卢綰逃到匈奴,后死在匈奴;有人密告梁王彭越谋反,被吕后所杀;淮南王英布起兵造反,被刘邦击败后被番人所杀;赵王张傲主动降王封侯,前200年长沙王吴芮死,其子吴臣继承王位,后主动要求降王封侯。

【刘邦建立郡国并行政体,三三制原则相互平衡制约。】

刘邦解决掉异姓王之后,为什么没有全面推行郡县制呢?因为刘邦知道秦朝缺失了诸侯王的屏藩,所以迅速的灭亡了。因此,刘邦陆续的分封了九个刘姓王,二哥刘仲封代王(刘仲丧地封侯,后来封刘仲儿子刘濞为吴王),弟弟刘交封楚王,庶长子刘肥封齐王,刘如意封赵王,刘恒封代王(汉景帝),刘长封淮南王,刘友封淮阳王,刘恢封梁王,刘建封燕王。刘邦杀白马与功臣、外戚盟誓:“异姓敢称王者,天下共击之。”刘邦用法律形式杜绝异姓者称王,杜绝了异姓王为乱。

刘邦经历了战国、秦朝、楚汉战争、汉初异姓王为乱,承袭秦朝大一统政治格局,地方治理推行郡国并行制,大一统的中央王权下,实行“三三制”原则,同姓王、功臣、外戚三大势力并存,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不容许任何一方势力做大。国土的一半实行郡县制,由中央政府任命功臣集团治理,为中央帝国提供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同姓王占据帝国的另一半,拱卫屏藩帝国中央政府;外戚的势力平衡同姓王、功臣,同姓王、功臣反制外戚势力。假如,其中一方势力做大为乱威胁帝国政权,另外两方势力迅速联手,在帝国中央政权指挥下,迅速的平灭做大而威胁帝国的一方。

刘邦身后,西汉有两大祸乱:吕后封外戚为王、吴王刘濞七国之乱。汉朝的这两次祸乱,刘邦生前就已经预见到了,这也是刘邦实行“三三制”的原因。代王刘仲丢失代郡,被降封为侯;淮南王英布被平灭后,刘邦封刘仲之子刘濞为吴王,瓜分英布之地。刘邦找人看过刘濞面相之后,觉得他有反叛之心,但是已经分封不能更改,抚其后背说:“汉朝50年后,东南方有大乱,这个人是你吗?看在刘姓同宗的份上,万望不要造反。”

《汉书》:“吴王濞,高帝兄仲之子也……上患吴会稽轻悍,无壮王填之,诸子少,乃立濞于沛,为吴王,王三郡五十三城。已拜受印,高祖召濞相之,曰:“若状有反相。”独悔,业已拜,因拊其背曰:“汉后五十年东南有乱,岂若邪?然天下同姓一家,慎无反!”濞顿首曰:“不敢。”

刘邦病危,吕后问朝廷的人事安排,说:“萧何死了以后,谁接任相国?”刘邦说:“曹参。”吕后又问:“曹参之后。”刘邦说:“王陵可以,不过王陵憨厚,可以让陈平辅佐,陈平人很聪明,但不能决断大事。周勃这个人很忠厚,以后安定刘氏江山的一定是他,可以让他做太尉。”吕后再问王陵之后的安排,刘邦说:“再以后的事情,就不是你能知道的了。”

《史记、高祖本纪》“高祖击布时,为流矢所中,行道病。病甚……已而吕后问:“陛下百岁后,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上曰:“曹参可。”问其次,上曰:“王陵可。然陵少戆,陈平可以助之。陈平智有余,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吕后复问其次,上曰:“此后亦非而所知也。”

刘邦设立的政治平衡的“三三制”以及地方治理的“郡国并行制”,在西汉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吕后执政15年戕害后宫杀害刘姓子孙,破坏“白马之盟”分封吕氏为王,吕后驾崩后,刘姓王和功臣集团迅速联手,剿灭了吕氏外戚集团,尊迎代王刘恒为皇帝。刘濞发动的七国之乱,汉帝国中央政府凭借功臣集团、可靠同姓王、外戚集团,仅用三个月迅速扑灭“七王之乱”。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政建立新莽,刘秀借助人民的力量之外,主要依靠同姓王、功臣后裔,及新兴的士族力量恢复了汉朝。

汉光武帝解决了一个重大问题?刘秀恢复汉室之后,没有分封一个同姓王、异姓王,封了很多侯,侯也有了几个等级。最低一级的是亭侯,食邑一个村庄数百户;中级的侯是乡侯,食邑一个乡或镇上千户人家;上等的侯是县侯,食邑一个县数千户人家,相当于万户侯。汉光武帝吸取西汉经验,不但不封异姓王、也不封同姓王,解决了诸侯王反叛造反的事情。诸侯王有地盘有军队,诸侯王的军队(军权)解决了,但是诸侯王的地盘问题没解决,军权问题转向功臣、权臣、外戚。

【曹魏篡汉开创成功先例,司马氏篡魏倒行逆施。】

在曹操之前,中国历史三千年,篡逆者颇多数不胜数,几乎没有篡逆成功的先例。有夏一朝,后羿驱逐夏帝太康,毕竟没有敢称帝;寒浞取代后羿,追杀夏帝“相”自己称帝,少康复国杀寒浞一族。商汤灭夏,帝师伊尹监国流放太甲,太甲回朝杀伊尹复国。有周一朝八百年,几无篡逆成功者,秦灭西周,是气数已尽瓜熟蒂落。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政,只不过维持了十几年光景,就被汉光武帝刘秀复国。东汉末年董卓意图篡政,被十八路诸侯和司徒王允诛灭。

李榷、郭汜之乱,汉献帝流离失所,曹操伪迎汉献帝于许昌,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又没有本事统一天下,把汉室江山直接搞分裂了。曹操想篡夺汉室,但是曹操摄于刘邦“异姓敢称王者天下共诛之”,曹操始终没有敢于篡政称帝,但是曹操却把篡政的着数和章法教给了自己的儿子曹丕。曹丕遵照曹操遗嘱,假借尧舜禹禅让制,威逼汉献帝让位,篡逆汉室天下,中国则进入三国时代。

司马氏依样画葫芦,263年魏灭蜀汉,265年司马炎篡魏建晋,280年晋灭东吴。三家归晋天下一统,本来是一件大好事,为什么被司马氏给搞砸了呢?经过西汉郡国并行的过渡,东汉不再分封诸侯王,基本施行王权在上的郡县制。没有了诸侯王(同姓王或异姓王)对中央帝国的屏藩,以诸侯王为主的贵族势力削弱,以功臣侯贵族为主的士族势力崛起,曹魏篡汉、司马氏篡魏主要依靠士族势力,以军功建长的“寒族”势力逐渐崛起,帝国之内形成新的三大支柱:功臣、士族、寒族。

曹魏篡汉依靠士族、寒族势力,平衡功臣势力,实行九品中正制,给与士族、寒族出路,天下各股政治势力基本取得平衡。曹魏篡汉本来就不正当,为天下开辟篡逆成功先例,既然曹魏可以篡汉,司马氏亦然能够篡夺曹魏。曹氏篡汉还讲点仁慈装点门面,起码还伪称禅让,废汉献帝为“山阳公”。司马氏篡魏,则是明目张胆的威逼抢夺,司马炎初期尚能励精图治。280年灭东吴后,司马氏政权不稳,司马炎开始分封司马氏为诸侯王,试图仿效汉高祖刘邦屏藩晋朝,可惜时过境迁不能奏效。

司马氏分封同姓诸侯王是倒行逆施,不好听的说就是复辟走回头路,追杀刘、曹、孙贵族势力而没有结果,士族势力从中没有得到多大好处,正在崛起的寒族势力受到抑制打击。仅仅三代之后,司马氏皇朝内部出现大问题,司马氏为了维护皇权,近亲繁殖的结果就是整个家族傻子频出,竟然还整出个傻子皇帝司马衷。傻子皇帝当朝,诸侯王不服、士族不服、寒族不服、前朝贵族更不服,司马炎死后第二年,就爆发了“八王之乱”,先后参加的晋朝有实力的同姓王: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八王。

其实不止这八个王,先后有十几个司马氏诸侯王参与,开始了为乱16年的“八王之乱”,八王之乱耗尽中原地区的人力、物力、财力,八王之乱仅仅几年后,就爆发了“永嘉之乱”,到了316年爆发了“五胡乱华”,司马氏东迁建康。百姓起义推翻暴政是天经地义的,臣子篡夺主子的江山则是大逆不道,曹魏开创篡逆成功之实。曹氏可以篡汉,司马氏就可以篡魏,其他士族也可以篡夺司马氏,这就陷入“蝴蝶效应”恶性循环。曹氏、司马氏开创的这个恶劣结果,给中原汉族带来300年的厄运,直到581年隋朝建立才结束。隋唐时期,中国真正进入郡县制时期,诸侯王成为贵族象征,却没有军队和地盘,唐朝中晚期华夏陷入没有贵族的军人之乱——藩镇割据。

我是冷清先生,为您推送不一样的历史真相,如果您喜欢敬请关注冷清先生头条号,谢谢!

 











冷清先生


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周武王姬发行分封而周朝享国八百年,刘邦行分封而汉朝享四百年,司马炎行分封而西晋享国52年,而三者之间之所以天悬地殊,究其缘故无非是时势和继承者不同罢了。

一:周代诸侯与中联的关系,无异于联邦制

自武王伐纣,建立周鼎以来,限于周部落本身的实力,还不能有效的处理殷商遗留下来的广阔的土地面积、庞大的人口数量以及拥有独立行政权的附属国。于是,周武王姬发决定采取“封建诸侯”的手段来稳定周室的统治,以此实现“奄有天下,兼制四方的目的”。

但周武王的分封也不是没有选择的无区别对待,就《荀子.儒效》记载“周初建极,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由此可见,周王室的分封对象主要以同宗子弟为主,此外,在“亲亲、尊尊”的基础上,周武王又有所延展。大致又可以归纳为三类:1、上古圣君贤主的后嗣

据《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

2、在建国之战中有功于国的功臣

据《史记.周本纪》记载“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由此可见,组成功臣群体的人员和范围都比较广,其中既有纯粹的功臣,也有周室的姻亲和王室子弟。但不论如何,周武王在进行分封的时候,主要还是依据功勋的大小来进行的。

3、当时天下散居各地,拥有独立势力的方国

这一群体既有以前亲附殷商,后来投诚于周王室的方国,也有原本就是周部落的盟友,以及其他纳款投诚的“远人”。而更重要的使,这些方国与周王室之间大抵只是附庸关系,并不存在君臣的等级,而在西周逐步衰颓之后,甚至还有公然与西周王朝分庭抗礼的,诸如:楚国和蜀国等。

而周武王之所以如此分门别类、大费周章的搞分封,究其实质不过是为了笼络人心、巩固统治,况且,在西周刚刚建立的时候,宗周之地的富庶与丰饶并不是当时诸侯所能比拟的,而且周天子亦完全可以凭此,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组建起强大的军事力量。而且,在周武王的有心安排之下,刚刚受封的天下诸侯,即便是“齐国”这种所谓的东方大国,相比于宗周而言,那也不过是弹丸之地,根本不足以威胁到中央政权的尊严和权威。所以,就彼时情形而言,他有足够的力量来钳制、威慑天下诸侯,使他们乖乖的对周王室履行纳贡、守边的职责。换言之,彼时的天下诸侯,相对于周天子而言,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像是某种协约型的联邦体制。周王室并不能无怨无故的他们施行生杀予夺的生死大权。

二:汉高帝刘邦的无奈——郡国并行制的建制

应该说,三人之中,刘邦对施行封建制度是最心不甘情不愿的,但为了攫取天下,成为富有四海的皇帝,他又不得不这样做。因为,就当是楚强汉弱的情况而言,若想打败项羽,刘邦就不得不以已经深入人心的分封制来进行诱惑。

再说,早在楚汉开战之前,刘邦和当时天下诸侯都是一个层级的,并不存在谁尊谁卑的说法。他们的归附,更多的是为了能够打败共同的敌人——项羽,进而更好的保卫自己的既得利益。所以说,相对于除了韩信之外的异姓诸侯而言,刘邦和诸侯之间更多的是合作者与盟友的关系。只是后来随着时势的变化,异姓诸侯王失去了与刘邦比肩量力的实力,不得不纡尊降贵的屈居臣子之位。但即便如此,在自己的势力范围以内,他们依然是一言九鼎、生杀予夺的王侯。是大汉律法之外的存在,是国中之国。

而单就这一点,就已经是“威加海内”的刘邦所无法容忍的,所以,在大汉建立之后,刘邦就马上调转枪头,开始征伐这些威福子为的异姓王侯。因为,在见识过“千古一帝”的秦始皇的威仪后,谁又甘心只做区区的“天下共主”呢?

三:士族门阀的天下——西晋王朝的创痛

在经过两汉四百余年的发展、壮大后,到了三国末期,士族门阀已经成为左右,甚至掌于控社会和政权的主体。对此,没有哪代帝王能比本身就出身于士族门阀的司马炎更为清楚。毕竟,他本就是倚借了家族的势力,才完成取曹魏而代之的目的的。

一者,出于对门阀家族的权势和影响的深悉和恐惧。再者,因为对自己“恩将仇报、得国不正”的行为的做贼心虚。为了确保司马氏的江山永固,他才不得不大肆封建家族子弟。毕竟,一旦他大规模任命其他家族子弟,凭借世家子弟的手段、能力和影响力,谁都无法保证不会出现第二个司马家族。故此,“除了置家族子弟于要津”他别无选择。

所谓“权利即是毒药”当手中的权力足以覆雨翻云之时,即便是至亲之人又能如何?所以,无论是刘邦的郡国并行制,还是司马炎的封建宗族制,由于诸侯王手中的权力过于庞大,而中央政府又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钳制与制衡。大汉建鼎的当年,刘邦就着手铲除异姓诸侯,但即便如此,还是爆发了“彭越之乱”;“英布之乱”以及“陈豨之乱”。而在彻底消弭异姓王侯改封同宗子弟之后,到了汉景帝时期终究还是爆发了“七国之乱”这种手足相残的人伦惨剧。

至于西晋司马氏则更是如此,因为晋惠帝的昏聩无能以至于手足兄弟和同宗子弟无不想稳定九重。所以,建国才不过五十余年的西晋就爆发了规模宏大,影响至深的“八王之乱”并最终将西晋王朝,连同我大汉民族一起拖入差点亡国灭种的“五胡乱华时代”。

我是狐笔春秋,欢迎大家批评指教,谢谢~


狐笔春秋


虽然都是分封诸侯,但是分封的原因和诸侯的权利却大不相同,所以导致了不同的结局。从结果来看,周和汉的分封是相当成功的,而晋的分封是失败的。

一、西周的分封

西周建立以后,封了大大小小的诸侯100多个,他们后来成为了100多个国家,但是我要说,周的分封是相当成功的。

可能有人不赞同我的观点,然而从事实来说,通过周的分封,华夏领地扩大了;周王作为华夏共主800年,超越了任何一个朝代的皇室。我们怎么能说,周的分封是失败的呢?

西周立国之初,周王室能真正控制的地区不过是关中和河东一带,而周初分封的诸侯大多集中在黄河下游、河北地区、山西北部、以及长江流域,处在周王朝的势力边缘,甚至于在周王朝势力远远不及的蛮夷势力之间。这些诸侯国分封之初,仅仅是数城而已,是西周王室抵御蛮夷的据点,而到了春秋末年,长江黄河流域、河北、关中、山西、东夷地区的蛮夷几乎被消灭殆尽,中原文化传播到每一个地区。

这是周分封的成功之处,如果不是多核运转,不知道还要过多少年,中原王朝才能将领地扩大到这么大的范围。

而周的分封给予诸侯的治民/安政/统军等权利,几乎可以成为独立王国。最终导致诸侯纷纷自立,导致周王室威权下降,最终成为空架子。然而这件事不能全怪分封制本身。

周初制订了严格的制度和规则控制诸侯们的实力,周王还有天子六师和成周六师等军队保证周王的权威。周昭王伐楚丧天子六师,周厉王改革失道德高点,周平王东迁彻底失去军事权威,周桓王襦葛之战败北颜面尽失。如果没有分封诸侯,这时候的周王朝应该已经灭亡了,但由于有诸侯们,周王室虽然失去了号令天下的权威,却还安全的存在了500多年,名义上的天下共主。

从这点来说,比起其他任何王朝的皇室,周王室都要幸运和幸福得多了。

二、西汉的分封

西汉的诸侯国与周又有所不同,经历了秦的郡县制,刘邦已经将分封制已经看的明白。因此,西汉的分封实际上经历了两个阶段。

公元前202年,刘邦战胜了项羽,建立汉帝国。然而此时的汉帝国,却不全掌握在刘邦的手里,韩信、臧荼、彭越、英布都是这个帝国的重要股东,刘邦无奈,封了很多诸侯。

当然,这些诸侯国让刘邦很不安心,同样不安心的还有众诸侯。因此,经过数年的手段阴谋和战争,这些诸侯国几乎被扫灭殆尽。刘邦的最后几年,汉帝国内除了长沙国以外,已经不存在一个异姓的诸侯国了。

第一个阶段结束了,但是刘邦并没有废除诸侯国,而是以他的儿子们和侄子们为诸侯王。对于刘邦晚年的分封子弟为王镇守诸侯国的事实,有这么几个原因:

其一,汉帝国的建制难以在数年之内建立边疆地区的稳固统治。因此,以刘氏为诸侯王、中央派相负责实际行政权已经是最好的安排。

其二,刘邦对于身后吕后掌权已经有一些预见。为了确定自己死后刘氏的宗主权,与其将儿子们全部就在京城,还不如分封到地方将来巩固中央。

吕后家族覆灭后,正是由于外有刘氏诸王,功臣集团不敢有其他的花样,只好立了看起来是诸侯王之中最弱的刘恒为帝。

实际上,西汉的诸侯并没有太大实际的权利,治民和行政大权掌握在诸侯的相的手中,而从后来叛乱的情况看,诸侯王手中也没有太多可以掌控的军队,而诸侯王的相是中央派驻的,这就决定了诸侯王的权利并不至于太大。然而,这样的情况下,西汉的诸侯王们也并不安分,最终在刘恒、刘启、刘彻三代帝王的努力之下,西汉的诸侯国们终于实现了软着陆,与中央政权各自心安。

此后,诸侯国不再是中央政权的威胁,而刘氏诸王也得以安享富贵,可以说后世分封没有如此成功的。

三、西晋的分封

时间进入到西晋,中央集权与地方政权建制已经相当成熟。司马炎此时还分封众多司马氏为诸侯王,还允许他们拥有相当数量的军队,这被后世广为诟病。然而,结合当时西晋的特点,司马炎其实也很无奈。

而司马炎的无奈主要来自于已经庞大到威胁皇权的世族们。

其一,曹魏的教训。这一点被后世以为是司马炎分封的主要原因。曹魏没有分封诸王导致中央政权暗弱的时候无人支持,而司马炎是全程经历了这个过程的。西晋的皇权本来没有建立在对全国的军事征服之上,司马炎本人更是少在军旅;同时,在九品中正制的刺激之下,汉末本来已经相当强大的世族们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壮大,到了西晋时,已经成长为可以和皇权扳手腕的势力。这件事从贾南风废除风波一事中可以看出。

其二,弱势的太子。子彧在《司马炎:为何要把皇位传给司马衷?无奈之中藏着复兴的希望》一文中进行过分析,司马炎实际上对即将要继承皇位的司马衷掌控这个帝国并不抱太大的希望,然而由于世族的支持,又难以废除。司马衷得执政能力偏弱,外有世族,内有贾杨,危机四伏。

这两个方面的背后推手都是世族门阀,而司马炎想要破局,中央是做不到了,于是,司马炎只能寄希望于外,这才是司马炎分封的根本原因。虽然这个政策并不完美,如果遇上汉初那些好的政治家的话,或许还能延续司马氏的辉煌。

由于郡县制已经相当完善,因此西晋的诸侯王们实际上并不管理所在地的行政权利,而相对于其他时期诸侯王们最大的权利在于,他们手中控制有相当数量的军队。这是后来西晋乱象的重要原因。

然而,好的制度要有好的政治家才会产生好的效果,而不完善的制度遇上了无脑的政治家,后果不堪设想。而杨骏、贾南风、司马伦都是蹩脚的政治家,因此司马炎的政策完全破产,中央权臣倾轧,地方诸侯王夺权,最终将西晋这个畸形的王朝埋葬在战火中。

小结

西周的分封对于周王室来说或许是不幸的,但对于华夏来说是一次十分成功的举措;而且西周的诸侯王所拥有的行政/军权也是最大的,因此最终导致国家的分裂。

西汉的分封是十分成功的,它成功保证了汉文帝的顺利继位,保证了刘氏宗室的延续,在汉武帝的推恩令实施下最终完美解决了诸侯王的问题。西汉诸侯王权利受到相的掣肘是汉武帝能够顺利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保证。

而西晋的分封是相当失败的,而失败的根源在于他们拥有太大的军权,而身边没有可以监督他们权力的机构和制度。

因此,诸侯王分封并不是不可行,主要的是保证他们在拱卫中央的同时,不能让他们的权力太过膨胀而没有监督,特别是军权。后世吸取了这一教训,诸侯主要是食邑,而无治权,更无军权。

我是子彧,多有疏漏,欢迎指正,期待你的关注。


上卿子彧


我们不去讨论这几位爷的分封有什么大的不同,只看这几位的接班人就行了。


姬发的接班人是万世彪炳的周公姬旦。

刘邦的接班人先是吕后(刘盈),然后是开创文景之治的文帝刘恒。

而司马炎的接班人是那位人民没饭吃,他说“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司马衷。


甭管实行什么制度,周公、汉文帝、司马衷,这三位有可比性吗?呵呵


衣赐履和金大妞


表面上看,周、汉、晋三者实行的都是分封制,但其内在无论从生产力抑或政治制度等各方面对比,都有很大的区别,其结果自然也就大相径庭。

不过,若仅从姬发、刘邦和司马炎三人身前身后,所面临的情势而言,又有着相当的相似度。

我们不妨浅谈一下,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种情况

虽然时移世易,此分封与彼分封导致的结果都一样

  • 从武王伐纣到刑白马盟誓

周武王灭商以后,实际上是在商朝的基础之上封邦建国,作为昔日的诸侯,周以小邦取代大邦,地位很不稳固。商王纣虽然已经死了,但商王族的势力依然不容小觑,安抚殷商遗民就成了当务之急。继承分封制,让既得利益者的诉求得到满足,显然是最佳策略。

同时,为削弱殷商遗民的实力,周武王又把殷商畿内之地一分为三,只将其中一国交由商纣之子统治,而其余两国则由周武王的两个兄弟管叔和蔡叔分别掌管。如此,殷商王族遗民并没有遭到清算,他们虽然对周人不满,可终究还是安于现状,没有进行反抗。

所以,在周兴之初,分封制对安抚人心是有着积极意义的。不过,就长远而言,周武王的这种分封办法也只属于权宜之计。殷商遗民仍旧保有强大的实力,一旦时机合适,便会降而复叛。

果然,周武王在一年后死去,成王年幼,由武王四弟周公旦辅政。纣王之子武庚本就心怀愤恨,一面收拢殷商遗民,一面联络东夷,试图反周复国,在得知武王死讯以后,便立即起兵。

与此同时,就连监视武庚的姬姓诸侯也因为不满周公辅政同样生出异心,一齐发动叛乱。这是周朝建立以后的一次重大危机,如果处理不得当,刚刚建立一年的周朝很可能会烟消瓦解。

周公旦在这次大乱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先后平定武庚以及管叔、蔡叔等诸侯,灭国五十余,震慑天下诸侯。自此,周王室威信达到顶峰。

有感于这次叛乱,周公旦完善了周朝的制度,以井田制为基础,使社会于宗法制的约束之下,用礼乐教化万民,以此次来加强分封制的法定地位,由此奠定周朝八百年江山。

但成于斯也败于斯,一成不变的制度在数百年后成了周朝的桎梏,直到其为秦国所灭。

等到泗水亭长刘邦从秦末大乱中脱颖而出,成为汉朝皇帝以后,他所实行的分封既没有宗法制严格约束,也失去了井田制的基础,更没有礼乐用以教化,唯有的一点就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种分封就像脱缰的野马,具有极强的不可控性。在铲除了绝大多数异姓诸侯王以后,刘邦痛定思痛,斩白马盟誓,非刘姓不王。

刘邦的这种做法在建国初期,为稳定天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与姬发的分封一样,也存在着极大的隐患,血肉至亲随着后代繁衍日渐疏远,日久之下难免就会滋生龃龉甚至爆发战争。

  • 从七国之乱到八王之乱

汉初最大的隐患并非北方草原的匈奴,而是刘邦在建国之初分封的刘姓诸侯王。早在“诸吕之乱”时,齐王刘襄就自恃高祖长子长孙的身份,曾对皇位产生觊觎之心,起兵策应功臣们对诸吕的斗争。

只不过他能力不济,又没有多少人支持,是以期望落空。

但在二十多年后,汉朝和诸侯王之间的矛盾再次爆发。御史大夫晁错为了剪除诸侯王对汉朝的威胁,向汉景帝献“削藩策”。汉景帝则顺势敲打诸侯王,先拿楚王开刀,消减其东海郡,紧接着削藩的铡刀又落在了赵王和胶西王头上。

如此一来,诸侯王人人自危,吴王刘濞联络楚王等诸侯,聚众起兵,是为吴楚七国之乱。

刘邦当年分封刘姓诸侯,本意是为汉家守土,而今却事与愿违,诸侯们尾大不掉,居然调转刀口杀向汉朝。

这种情况与周武王死后的“管蔡之乱”何其相似,同样是为了守土而分封的同姓诸侯王,结果都因为利益之争而刀枪相见。

及至司马炎篡位自立,其初衷同样是为了给晋室守土。然而,与周之姬发和汉之刘邦不同,司马炎还有来自于内部的焦虑。

司马氏以权臣起家,渐渐侵夺了曹魏的权力,才得以篡位,取天下。深悉其中利害的司马炎自然对此十分在意,为了防止权臣篡位的情况再现,便一改曹魏时打压宗室的政策,分封司马氏子弟到各地为王,而且多手握实权。

这在某种程度上也确实解决了权臣篡位的潜在威胁,但与刘邦封刘姓诸侯王一样,也要面临诸侯王尾大不掉的危险。

所以,即便继位的不是司马衷这种蠢笨之人,晋室诸王叛乱也难以避免。

当然,如果司马衷但凡稍有人主之能,可以震慑贾后,外控诸侯,也许晋朝的结果将会是另一番光景。

既然三人分封诸侯的结果大致相当,王朝命运为何却各不相同?

  • 与生产力匹配的分封制度造就了周朝,也成了周朝的桎梏

这三个朝代中,继承制度相对完善和严密的只有周朝,这也是周朝能够享天命八百年的原因之一。

周公以井田制、宗法制、封建制以及礼乐制,为周朝织就了一张既严且密的大网,用以保证承继有序,社稷久长。

周公制定了这套相辅相成的制度,为后来的成康之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那么疑问就产生了,同样的分封,在汉朝和晋朝一旦进入稳定期,诸侯就会成为破坏稳定的不安定因素。为什么周公以后的周朝,却因此而越发强大和稳定呢?

青铜器时代的西周,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能够实际控制的土地十分有限。再加上当时的华夏大地地广人稀,为了更加有效的开发和统治这片土地,分封制才应运而生。

也就是说,夏商周三代实行分封制并非拍脑袋的结果,而是以当时的实际条件决定,只有实行分封,才能有效开发和控制广袤的土地。

所以,在西周时期,分封制是适应当时之生产力的最佳制度,才会催生出大治之世。

但这种情况在战国时期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由于铁器时代的到来,生产力大大提高,人们对土地的控制力逐渐增强,天下近百诸侯相互征伐兼并,到最后竟只剩下七国。

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各国纷纷废井田开阡陌,变法以图存。只有古老的周王室仍旧恪守着祖先制定的礼法制度,抑或说困在周公织就的大网里不愿出来。

即便到了大争之世的战国时期,各国都忙着兼并土地,在无地可封的情况下,周考王居然还不忘遵从祖制,将王城封给了弟弟,是为西周公。

后来,韩赵两家更以此为契机,直接把周王畿裂为东西二周。

  • 不合时宜的分封制,对汉晋而言永远是乱国之源

传统认知里,秦国以郡县制起家,在消灭六国以后又推行全国,这显然是一套行之有效的先进制度。但实际情况却与想象中大相径庭,秦国在统一天下之前所推行的郡县制,乃是本土置县,新土设郡。换言之,县与郡本是平行的行政单位。随着土地兼并愈演愈烈,才逐渐演变为郡县两级制。

郡县虽然迎合了时代的潮流,可其取代封建制的过程绝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刘邦在秦朝郡县制的基础上又有限度的实行了分封,这实际上也是经过现实考量后的结果。

只可惜,在旧有制度被打破的同时,新制度并不完善,甚至可以说拥有极大的漏洞和隐患。具体而言就是皇位继承与君臣间的权力平衡存在问题。

纵观中国两千年帝制时期,从汉朝到唐朝,宫廷政变、军事叛乱层出不穷,而宋明以后,随着制度渐趋完善,这种情况也越来越少。

说到底,这段时期的权力始终没有一整套完善的制度相制衡,皇帝、外戚、宰相各自因能力而拥有或大或小的权力空间,三者之间全凭个人喜好和素养进行博弈,在此消彼长中循环往复,维持着脆弱的平衡。

回到问题本身,分封制直到晋朝之所以还能残存下去,肇因就在于权力斗争本身,而与生产力已经没有多大瓜葛了。

即便强有力的皇帝,如汉武帝也无法彻底解决诸侯王的存在,只能借酷吏之手来削弱他们,以期逐渐消除其对汉朝的威胁。

有鉴于汉朝分封的弊端,代汉自立的曹魏则充分吸取教训,严密控制并打压宗室。魏文帝曹丕对待兄弟子侄极为刻薄,除了禁止迁徙,剥夺自由以外,更不许他们相互联系。

司马氏正是钻了曹魏宗室衰弱的空子,才得以顺利鸠占鹊巢。司马炎当然也不能例外,充分吸取了曹魏的教训,认识到宗室对于稳固皇权的重要性,又一改曹魏政策,大肆封王,授予实权。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司马炎并非不知道刘邦分封诸侯以后汉朝的窘况,但明知道有问题和隐患存在,却还要这么做,也许在他看来,即便宗室尾大不掉,天下也总是在司马家手中流转。

但司马炎却万万想不到,八王之乱的破坏性远非七国之乱可比,司马家内乱甚至直接导致了汉人的劫难,五胡乱华的悲剧便自此而始。

结语

姬发、刘邦、司马炎三人在立国之初进行分封,源出于权力平衡,其导致的问题也都十分相似。

但纵观他们身后三个朝代,命运却各有不同。

周朝因分封制而繁荣,是得益于它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而汉朝和晋朝,失去了分封制的社会基础,尽管在某些情形之下,它得以发挥作用,但就长远而言,如无法彻底解决其隐患,和饮鸩止渴无异。


五酒煮史


分封之后,姬发和刘邦的王朝都延续了几百年。而司马炎的一统江山迅速分崩离析。

因为姬发灭商之后很快就领了盒饭。所以西周的大部分制度都是周公制定的。他提出了许多典章制度,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长子继承法和井田制、确立了周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

关于分封制度的起源,现在还没有定论。它的出现与发展当然也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到了周公之后,分封制度已经非常完善,形成了一整套的规章制度。

西周的分封制度亦或称封建制,其形式就是“封邦建国”。和以前夏商时代的制度相比,西周初期分封制度,宗法色彩更加浓厚、主要以同姓王族为主兼顾功臣将领以及古代帝王的后代、而且逐级分封。

周天子把土地分给王室子弟,功臣或古代帝王的后裔,所封之地称为“诸侯国”,被分封的人则被成为“诸侯”。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内,又要对卿大夫进行分封,卿大夫则把土地和人民封赐给士下级要对上级承担各种义务。

周天子为了维护统治,规定诸侯必须承担一定的义务:服从周天子的命令、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等等。

这样,就形成了周天子高高在上,下面是诸侯,然后是卿大夫再下面就是士,最底层则是平民和奴隶,就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

应该说分封制在西周建立初期还是非常有效的。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逐步扩大了统治区域。但是到了后来,随着地方诸侯实力逐步增强,周天子威信扫地,这套制度走向了末路。

秦始皇实现大一统后,完全放弃了分封制度,采用的更加适应中原集权的郡县制度。这当然是一种进步。

刘邦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推行封国制。分封,也带来了一定的后患。

楚汉之争时期,刘邦为了获得带兵将领的支持,先后封了韩信为楚王,彭越为梁王,燕王臧荼,赵王张敖,长沙王吴芮,韩王韩信,英布为淮南王。后来又大肆分封九个刘氏子弟为王。

事实上,从刘邦建立汉朝那一天起,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和政治稳定,开始了和这些异姓王展开了斗争。结果这些异姓王先后被铲除。问题是,就算是同姓王也不可靠。比如说刘邦封自己的侄子刘濞为吴王的时候,乃立濞於沛为吴王,王三郡五十三城。已拜受印,高帝召濞相之,谓曰:「若状有反相。」心独悔,业已拜,因拊其背,告曰:「汉後五十年东南有乱者,岂若邪?然天下同姓为一家也,慎无反!」才封完,就后悔了。

事实证明,刘邦的预感是对滴。因为,到了汉景帝时期,因为晁错这个愣头青力主削藩,吴王刘濞联络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或者“七王之乱”。

一直到了汉武帝时期,推出了“推恩令”。才彻底解决了诸国尾大不掉的问题。这个政令要求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自己的子弟,诸侯国被越分越小,地尽为止。也就是说,原来是省长的地盘,一直分到变成村长为止。

东汉末年大乱之后、三国纷争,经过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再到司马炎,经过三代四人的努力,西晋再次实现了大统一。

同刘邦一样,司马炎在位期间,为了巩固皇权而大封宗室,封同姓诸王,以郡为国,置军士,希望互相维系,拱卫中央。然而诸王统率兵马各据一方,为争夺中央权力,内讧不已,形成16年的内战,史称八王之乱。

和西汉不同的是,在汉景帝爆发七王之乱的时候,以汉景帝为首的中央政府是稳定,具有强大的号召力,所以很轻松的平灭了叛乱。

而到了西晋则是另外一副情景。

晋武帝司马炎死后,而他的儿子继位的晋惠帝司马衷的智商处于欠费停机状态。司马衷十分信任或者说是害怕他的老婆贾南风。而贾南风为了独揽朝政,与宫中侍从官阴谋策划,秘召都督荆州的楚王司马玮带兵进京诛杀异己。后来,又以司马玮擅杀大臣的罪名,杀了楚王司马玮。

几年后,贾南风与太子司马遹的矛盾又爆发。最终,太子被害死。赵王司马伦,借为太子报仇,入宫杀了贾南风。司马伦自立为皇帝,从此宫廷政变又转变为皇族争夺皇位的斗争。这场由贾南风发动政变引起的内乱从291年开始,一直到了305年才结束。

需要指出的是,和西汉初期的叛乱不同。西晋的八王之乱是从皇后贾南风召地方诸王进京政变开始的。换句话说,以司马衷、贾南风为首的中央自己内斗起来。随后其他地方诸王先后卷入战乱。更重要的是,随着西晋政权的内乱,其北方的少数民族也逐步崛起,后来建立“前赵”的匈奴人刘曜、建立“后赵”的羯人石勒、开“前燕”之基的鲜卑人慕容皝等,都在这场战乱中开始登场。

也揭开了“五胡乱华”的序幕。


七世猫哥


西周、西汉和西晋这三个朝代都有过封王的历史,巧的是,西周275年后亡于分封制;西汉延续了210年,七国之乱发生在西汉开国48年;西晋只存在了50年,建国后33年就发生了八王之乱,接着就亡国了。发现没,这三个朝代,随着时间的推后,分封问题出现的越来越早。能不能解决分封问题很大程度上关系王朝的存续;

西汉解决了七国之乱,国祚延续了二百多年;西晋没有成功解决八王之乱,国祚也就50年。而能否解决分封问题,跟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关。

西汉中央没乱,七国之乱只是远离中央的地方性叛乱,而且许多诸侯是支持中央的,景帝也是十分圣明的君主;而西晋是由于贾南风擅权乱政,先把中央搞乱了,紧接着蔓延到地方,全国上下一片乱,才引起八王之乱;恰好这个晋惠帝智商不正常,更不要说运筹帷幄,指挥得当。

可上述的情况在西周立国200年内都没发生过,直到275年后诸侯王才要西周亡国。那为什么西周的分封制直到建国二百多年后才成问题;可西汉的七国之乱建国48年发生;西晋的八王之乱建国33年就发生了;诸侯问题来的一个比一个早。我认为这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时代越靠后,生产力越高,诸侯们有条件进行远距离调兵、大兵团作战。

西周那时候生产力落后,诸侯国与诸侯国之间道路不是很宽阔;而且军队的跨区域调动也非常困难;军队的后勤供应也达不到。所以这时候作为实力最强的周皇室可以维序分封局面;谁搞事,周皇室就带着其他诸侯一块去削他。可到了西周末年,生产力发展,大量道路被开发出来,大兵团的调动,后勤的供应,都有了条件,周皇室的分封制再也维持不下去了。诸侯们再也不会听周皇室的,诸侯之间大打出手,也就出现了春秋战国。

其实自西周后,分封制就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了;靠血缘维系统治根本不现实。七国之乱哪一个没有血缘关系?!西晋哪一个不是司马家的人?!结果动起手来,毫不客气。


经常听人说这三个朝代给的诸侯王的权力不同。其实我感觉这比较虚,最关键的是有没有设置制衡它的力量,找不到只能消灭它,这样才能避免诸侯叛乱问题。

西汉虽然实行了分封制,但实际上被汉武帝的推恩令给灭了。西晋他们强行分封诸王,又没有设置制衡他们的力量存在。中央一乱,他们跟着乱,亡国的日子就到了。


明清就比较聪明,年代还靠后,也封王,也出现了诸侯问题,但他们没有像西汉采用渐进的办法消灭藩王,可无一例外的收了诸侯们的兵权,只给予经济上的特权,这还不算,明朝规定藩王不准随意离开封地,更不能随便跑到京城来;地方官员还有锦衣卫啥的监视这些藩王,自朱棣靖难之役后,明朝再也没出现过藩王问题(宁王之乱就跟闹着玩一样);清朝规定王爷不准随意离京,因为三藩之乱给的教训,把王爷们都放在天子脚下,也是只有经济特权,没有兵权。这么一搞,明清两朝都不是亡于藩王叛乱。

总之,不同时代都可以叫分封制,但一定要随着生产力变化,调整如何分封诸侯。在西周的时候,许多土地没开发,就给诸侯们一块封地去开发,开发出来就是土皇帝。周皇室没及时调整国策,诸侯们有实力的时候就反了;后来的王朝,也封王,只是添加的条件越来越多了;凡是不加限制的封王,无一例外的成为短命王朝。


过去即历史


分封不是一样的。

姬发的分封公侯国更大,军事实力更强,虽然开始对诸侯国的军力有约束,周的军队更多,但是几场战争下来就模糊了。

刘邦的分封和司马家的类似,所以汉有七国之乱,晋有八王之乱。

汉自从听从主父堰建议实行推恩制后,来着王权亲缘的威胁没有了!

晋统一不久就变成了南宋似的国家。不如宋的地方在于君权不明朗,出现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皇帝是个弱智,在位20多年,臣属始终是王谢的天下。一直都在维持,没早点灭亡是个奇迹。


挑战一切613


时代不同,内部条件和周边环境也都不同,加上分封的方式也都不一样,效果自然也不一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