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要让孩子见世面,可究竟什么是世面?

都说要让孩子见世面,可究竟什么是世面?

王菲的女儿李嫣,三岁可以熟背《金刚经》,六岁办画展,9岁已踏遍大半个地球……

小小年纪的她,走在巴黎的秀场上昂然阔步,没有一丝拘谨,毫不怯场,浑身散发着自信和光芒,让无数人惊艳。

都说要让孩子见世面,可究竟什么是世面?

有不少网友在微博上纷纷感叹,见过世面的孩子真优秀!

那到底怎么样才算见过世面呢?

知乎上有个高赞回答是:见过最好的,也见过最坏的;知世故,而不世故;怀揣梦想,坚持自己想做的。

见知识的广博

见世面的意义在哪?

前段时间与朋友在闲谈间聊起,最近她的女儿吵着要去日本旅游,原因是她女儿的同桌暑期去了日本,给班上不少同学都带了糖果,还是不是会炫耀一下在日本买回来的手办、玩具等。

其实不少孩子甚至是家长都误解了“见世面”的真正意义,见世面不是让孩子把这段经历当成谈资或者是炫耀的资本,而是因为见过世界的广阔,你就会知道自己的渺小;见过他人的知识渊博,就知道自己的无知与浅陋。见过世面的人,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见过世面的人,会懂得用谦卑而虔诚的态度去对待这个世界。

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次他在图书馆看书,看到“公元457年”,就在想当时中国是处于什么时期,就自己嘀咕了一句:公元457年哪个朝代来着?

这是一位老人家从旁边经过,说了两个字:“宋朝”。许是见他还在愣神,又说了一句“大明”。

听了老人的回答,他当时不屑一顾,心想:公元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才建立宋朝,明朝就更远了。

后来查了工具书才发现“公元457年,属于南北朝的宋朝,年号大明”,自己被有学识的人吊打了,而全然不知。

都说要让孩子见世面,可究竟什么是世面?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丰沛的知识带给你个人学识、气度、涵养上的提升,是不可估量的。面对同样的工作,你会有不一样的心境;面对同样的家庭琐事,你会有不一样的情调;培养同样的后代,你会有不一样的素养。

这,就是世界对读书的人最大的奖励。

都说要让孩子见世面,可究竟什么是世面?

见众生的苦难

前几天在电梯里,偶尔听到一对母子的对话:

“明天早上给你煮两个鸡蛋当早饭吧。”

“不吃,天天吃,吃腻了。”

对于现在经济条件好一点的家庭来说,鸡蛋虽然有营养,但确实称不上美味,所以很多孩子“不愿意”吃鸡蛋。

但是你能想到在当下还会有孩子根本吃不上鸡蛋吗?

都说要让孩子见世面,可究竟什么是世面?

《变形计》中出生在贵州大山中的梁训,来到互换的城市家庭里,很快就生病了。

不是因为别的,是他吃了一个鸡蛋,但却不能吸收,而这个鸡蛋是他人生中的第一个鸡蛋!

工作人员问他:在家吃过什么好吃的?他答:豆腐皮。

见人间疾苦的意义在哪?曾经看过一个小故事,令人印象深刻:

人来人往的天桥上,坐着一名乞丐正在向过路的人乞讨。

一位妈妈带着孩子路过,指着乞丐告诉孩子:“如果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会和他一样!”

另一位妈妈带着孩子路过,告诉孩子:“你将来要好好学习,才能帮助更多的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见人间疾苦,固然是让我们明白生活不易,对生活心怀感恩,且行且珍惜;更是要明白世事维艰,心怀谦卑,对于世界抱有更多的宽容与理解。

唯有如此,才能在面对生活的苦难时,抱以更加豁达的态度,怀有更加积极的心态,才能更快地跌倒再爬起来。

都说要让孩子见世面,可究竟什么是世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