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最高明的处世艺术,绝非圆滑世故,而是一种完美的平衡

中庸之道:最高明的处世艺术,绝非圆滑世故,而是一种完美的平衡

《论语·雍也第六》中,孔子曾有这样一段话: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孔子在这里是说,中庸作为道德,是最高的境界了,人们很久没有达到了。庸指平常的行为,即有普遍妥当性所能实现的行为;中庸即实用理性,着重在平常的生活实践中建立起人间正道和不朽理则。

中庸之道:最高明的处世艺术,绝非圆滑世故,而是一种完美的平衡

先师孔子

中庸即为人处世之道,很多人将中庸与明哲保身、圆滑世故联系起来,为中庸之道贴上了一个不光彩的标签。其实,中庸之道体现在做人做事方面,可以用外圆内方的做人哲学来加以阐释,即外在圆融,内在正直

老子的理想道德是自然,是天地,天圆地方;孔子的理想道德是中庸,是适度,是不偏不倚,两者有着共通之处。中庸即在圆与方之间保持一种和谐,外圆内方、深浅有度是一门微妙的、高超的处世艺术,使人们在正义和生活的天平上保持着微妙的平衡

中庸之道:最高明的处世艺术,绝非圆滑世故,而是一种完美的平衡

中庸之道

中庸,并非老于世故、老谋深算者的处世哲学。人生就像大海,处处有风浪,时时有阻力。是与所有的阻力做正面较量,拼个你死我活,还是积极地排除万难,去争取最后的胜利?生活是这样告诉我们的:事事计较、处处摩擦者,哪怕壮志凌云,聪明绝顶,也往往落得壮志未酬泪满襟的结果。

五代的冯道,曾事四姓、相六帝,在时事变乱的八十余年中,历任十朝岿然不倒,被称为“不倒宰相”,令人称奇。首先,此人品格行为炉火纯青,无懈可击,清廉、严肃、淳厚、宽宏;其次,深谙中庸处世之道,深浅有度,中正平和,大智若愚。冯道有诗云:“莫为危时便怆神,前程往往有期因。须知海岳归明主,未必乾坤陷吉人。道德几时曾去世,舟车何处不通津。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

中庸之道:最高明的处世艺术,绝非圆滑世故,而是一种完美的平衡

“不倒宰相”冯道

真正谙熟中庸之道的人是大智慧与大容忍的结合体,有勇猛斗士的威力,有沉静蕴慧的平和,对大喜悦与大悲哀泰然不惊。行动时干练、迅速,不为感情所左右;退避时,能审时度势、全身而退,而且能抓住最佳机会东山再起。中庸而非平庸,没有失败,只有沉默,是面对挫折与逆境积蓄力量的沉默。在这个方面,曾国藩给后人提供了示范。

清朝名臣曾国藩位高权重,趋炎附势的人很多,他对此总是淡然处之,既不因被人奉承而喜,也不因人谄谀献媚而恼。曾国藩的一个手下对那些趋炎附势、溜须拍马的人非常反感,总想找机会教训他们一下,于是就在一次批阅文件时,将其中一位拍马的官员狠狠讽刺了一番。曾国藩看过该批阅后,对手下说,那些人本来就是靠这些来生存的,你这种做法无疑是夺了他们的生存之道,那么他们必然也将想尽办法置你于死地。 曾国藩的一番话让手下恍然大悟、冷汗淋漓。

中庸之道:最高明的处世艺术,绝非圆滑世故,而是一种完美的平衡

曾文正公

人在社会中,不可能远离是非,因此行事必须深浅有度,适可而止。中庸的处世方式最好的诠释便是“知性好相处”。曾国藩深谙人情之道,倘若拒绝被人拍马,则必是孤家寡人无人可用,倘若沉醉在逢迎之中,则会让那些颇有见地的人才流失。因此他采用了淡然处之的方法,耳中美言,胸有丘壑。

古语道:“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宜圆,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待善人宜宽,待恶人宜严,待庸众之人当宽严互存。”处在太平盛世,待人接物应严正刚直,处天下纷争的乱世,待人接物应随机应变、圆滑老练,处在国家行将衰亡的末世,待人接物要方圆并济、交相使用;对待善良的人,态度应当宽厚,对待邪恶的人,态度应当严厉,对待一般平民百姓,态度应当宽厚和严厉并用。这才是中庸之道的注解。

中庸之道:最高明的处世艺术,绝非圆滑世故,而是一种完美的平衡

中庸处世

黄炎培先生有几句深刻的座右铭:“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守信,行必踏实;事闲勿荒,事繁勿慌;有言必信,无欲则刚;如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 保持中庸、深浅有度、恰如其分是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过于锋芒毕露往往为世俗所不容,过于委曲求全又被视为软弱,只有外圆内方、刚柔相济,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周旋有术,游刃有余

中庸的处世方式,在不违反各人根本原则的前提下,像一道润滑剂,把人与人之间因棱角的摩擦而可能产生的矛盾及时化解。宽广的胸襟和“大智若愚”的智慧,能让人们在莫测的世事沧桑面前处变不惊,在波澜起伏的漫漫人生中把握完美的平衡,这便是中庸之妙!

中庸之道:最高明的处世艺术,绝非圆滑世故,而是一种完美的平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