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邑:千年古國顓臾

本文約3712字 閱讀大約需要10分鐘

平邑:千年古國顓臾

人教版高一語文中有一篇文言文《季氏將伐顓臾》,記述了孔子與其弟子冉有就“季氏將伐顓臾”一事的對話。該文取自《論語》,其中提到的顓臾,即指位於今平邑縣境內的顓臾古國。

《左傳·僖公二十一年》載: “任、宿、須句、顓臾,風姓也。實司大皞與有濟之祀,以服事諸夏。”西晉杜預注 :司 :主也。大皞,伏羲。四國(指任、宿、須句、顓臾),伏羲之後,故主其祀。任,今任城縣也。顓臾,在泰山南武陽縣東北(西漢時平邑置南武陽縣,屬兗州泰山郡)。須句在東平須昌縣西北。四國封近於濟,故世祀之。《論語·季氏》:“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由此可以看出,顓臾與任、宿、須句是 4 個風姓國家,都是伏羲(大皞)的後裔所建,負責對其祖先太皞(太即大,太皞即大皞)的祭祀,按照服國制度侍俸夏王朝。而到了春秋時期就成為了魯國的附庸國。

平邑:千年古國顓臾

位於柏林鎮固城村的省級文保單位“顓臾國故城”標誌碑

伏羲,上古人物,傳說中的五帝之首。

晉皇甫謐《帝王世紀》說 :“太昊帝庖犧氏,風姓也,燧人之世有巨人跡出於雷澤,華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於成紀。”相傳他作八卦以記事,制嫁娶以別男女,教民結網,捕漁打獵,創造文字等。所處時代約為新石器時代中晚期。

平邑:千年古國顓臾

追古溯源,顓臾古國的歷史還要從上古東夷文化說起。

東夷文化是指東夷人所創造的文化,主要發源地在魯中泰沂山區,是華夏文明重要源頭之一。

而平邑縣恰恰位於泰沂山區中部,蒙山(山東省第二大高峰)之陽、浚河之畔。這裡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山坡河谷林茂草豐,是採集、狩獵、耕種的理想之地,是早期人類生存的適宜環境。

平邑:千年古國顓臾

從文化遺存看,平邑境內現已發現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存 63 處。從數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存至嶽石文化,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文化譜系,佐證了平邑這片區域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 其中 2014 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在平邑縣白莊村小西山丘陵發掘出 24 件石製品鎖定為舊石器時代早期的重要地點, 距今約 20 萬年,約相當於北京猿人生活的時代 ;南武陽城遺址經專家鑑定距今 11000 年至 34000 年之間,屬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址。

《尚書·禹貢》載“淮沂其乂,蒙羽其藝”,蒙即蒙山。

平邑:千年古國顓臾

即在傳說中的大禹時期,先民便已經在這裡疏浚河道、治理洪水、進行農業種植,有了文明的源頭。這表明平邑早在遠古時期就已經成為較為繁榮的先民聚居地,是東夷文化的主要發祥地,海岱文化的核心區域。

近年來,許多史學研究者以大量的歷史文獻和考古資料考證,人文始祖伏羲作為當時的東夷族部落首領,初居、活動於蒙山之陽平邑、泗水交界的雷澤湖畔。因此,這裡有伏羲後裔建立顓臾國祭祀其祖先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平邑:千年古國顓臾

《左傳·成公十三年》中有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反映了古人對於祭祀祖先的重視程度。遠古的祭祀文化也有嚴格的規則,即“神不歆非類,民不祀非族”(《左傳·僖公十年》)。《禮記》中則有“支子不祭,祭必告於宗子”的禮制規定。這進一步證明了顓臾國既然祭祀的是伏羲,必定為伏羲後裔所建。

“顓臾”兩字早在甲骨文中就已存在,根據其象形,後人解讀“顓”為“面對山前擺放的祭壇,一人雙膝跪地,叩首大地”,“臾”為“兩人押解著俘虜,即人牲”之意。兩個字合起來寓意祭祀。

而有的學者則認為顓臾之名可能源於顓頊。顓頊為太昊、少昊之後東夷首領,是傳說中五帝之一,號高陽氏。現顓臾已成為地名(今平邑縣有顓臾村)的專用名詞。

顓臾國從夏商經西周到滅國,建國早,存世長,其疆域範圍變化也很大。《史記·五帝本紀》載 :“顓頊(臾)北至於幽陵,南至於交趾,西至於流沙,東至於蟠木,日月所照,莫不砥屬。”可見其鼎盛時期疆域之大。後期衰落,疆域相對較小。根據明萬曆《兗州府志》,清康熙《沂州府志》《費縣誌》《蒙陰縣志》和光緒《費縣誌》中的記載,

可推知顓臾國疆域主要位於今平邑縣北部。

關於顓臾故城的位置,過去一直認為位於柏林鎮固村(現屬臨沂蒙山旅遊區)北,並於 1979 年 8 月被平邑縣革命委員會定為第一批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2 年被批准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但筆者通過查閱文獻資料,結合最新考古成果及目前現狀考證,顓臾故城應位於現在的平邑縣城東顓臾村。

平邑:千年古國顓臾

《讀史方輿紀要》載: “顓臾城,(費)縣西北八十里。在蒙山之陽,魯附庸國。”《水經注》載 :“《郡國志》曰 :琅邪有臨沂縣,故屬東海郡,有治水注之,水出泰山(泰山郡)南武陽縣(西漢置縣,因位居武山之陽而得名,故治在今平邑縣仲村鎮東南隅之昌樂村)之冠石山(又名聰山,今太平頂,位於平邑縣西北,和新泰市交界處)。

《地理志》曰:冠石山,治水所出。東漢應劭《地理風俗記》曰:武水出焉。蓋水異名也。東流經蒙山下,有祠。治水又東南經顓臾城北。”清光緒八年(1882)《山東郡縣圖考》中的兩幅地圖——《沂州府圖》《水經注今山東水道圖》標註的浚河均從顓臾村北流過,與現狀是一致的。

其實,光緒《費縣誌》早已對固城村顓臾故城遺址提出了疑問。《費縣誌》卷十三《古蹟》中記載: “杜(指杜預)注顓臾城在南武陽東北,以今遺址考之在南武陽東南。《水經注》:治水東流經蒙山下有祠又東南經顓臾城北。按顓臾城北近蒙山崗阜相接水勢無北流之理。酈(酈道元)注云兩者有村名曰顓臾,因以名社,在治水以南。想昔時已然。”山東省歷史地圖集編纂委員會編纂、山東省地圖出版社 2014 年 8 月出版的《山東省歷史地圖集》也將“顓臾城”標註在今顓臾村。而楊伯峻《論語譯註》雲 :“現在山東省費縣西北八十里有顓臾村,當時古顓臾之地。”

平邑:千年古國顓臾

治水、武水即如今的浚河,雖流淌數千年,其位置和流向至今沒有大的改變,仍從顓臾村北流過,與文獻記載完全一致,成為顓臾城最好的座標和見證。現在的顓臾村北靠浚河(治水),雖歷經千年,且已經遍佈現代民居,但顓臾故城東門、西門、北門的根基猶存,古城北牆還有殘留的牆體,由黃土夯築而成,寬約四五米。北門兩側各有兩塊石條,至今猶在。據村民講,在建房挖地基時挖出來大量陶器及碎陶片。在村北溝壑、田野裡現仍是遍地陶片。經鑑定,這些陶片既有大汶口文化遺存,也有新石器中晚期、龍山、商周、秦漢等時期的文化遺存。

2016 年 8 月,臨沂市沂州文物考古研究所應邀對位於柏林鎮固城村北的顓臾故城遺址進行了考古勘探,地表和文化層中發現了周、漢、宋元各時期的遺物,以漢代居多,最早的為少量東周時期陶器,不見西周遺物。考古結論 :該城始建於戰國或漢代,沿用至東漢晚期或宋代之前,城已廢棄。這與顓臾國的歷史明顯不符。由此可見,此處不應為顓臾故城的遺址所在。

顓臾國既然為祭祀而建,必然有祭祀的場所。東漢班固《漢書·地理志》記載:“泰山郡……蒙陰, 《禹貢》蒙山在西南,有祠。顓臾國在蒙山下。”說明此地西漢時即有祠。東漢應劭與北魏酈道元的記載前文已述,也記此處有祠,但均未言祠名。按照常理,顓臾王祭祀其祖先伏羲(太皞)的主祭場所,離顓臾城不會太遠,也就是說應在今臨沂市平邑縣顓臾村附近。

2013 年 8 月,因 S240 新棗線平邑段改建工程施工,為做好文物保護工作,臨沂市沂州文物考古所對沿線部分區域進行了考古勘探。考察隊在顓臾村北有重大發現。該處位於浚河北岸一略隆起的臺地上,東西兩面為浚河北岸的沖積平原,北面為一低窪平原,南與顓臾村隔河相望,遺址東西長約 200 米,南北寬約 200 米,面積約 4 萬平方米。在該區域發現了鼎、缽、罐、釜、豆、石器、菱形紋磚塊等文化遺存,經鑑定為大汶口文化遺存。考古結論 :該遺址是一處典型的大汶口文化遺址,該遺址面積大,內涵豐富,類型獨特,是浚河流域乃至沂蒙山腹地幾大流域中難得的一處新石器時代聚落遺址。此處距離顓臾故城(今顓臾村)僅一河之隔,位於城西北方向,推測可能為伏羲祠所在。按後天八卦,西北為乾位為父,祠正處乾方,符合易理。

顓臾國祭祀的是太皞 ( 伏羲 ),不是後人理解的蒙山。前文所引《左傳·僖公二十一年》已有明確記載。春秋戰國時期“禮崩樂壞”,隨著顓臾國被吞併,祭祀太皞 ( 伏羲 ) 後來演化成了祭祀伏羲誕生生活的蒙山了。人們祭祀蒙山、山神,以至後來的祭祀顓臾王,是一個不斷演變的過程。蒙祠、山神廟、顓臾王廟是隨著人們祭祀對象的演變而產生的祭祀場所。

如今,顓臾村已形成顓臾一、二、三、四 4 個行政村,有人口 6000 多人,以公姓為主。據史書記載,公姓出自姬姓,而姬姓為中華上古八大姓之一,為黃帝之姓、周朝的國姓。《史記·五帝本紀》中說 : “黃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五帝中的高陽氏顓頊也為姬姓。這也印證瞭如今的顓臾村即為顓臾古國所在地,顓臾村人為顓臾國後人這一事實。

明代胡瓚宗《顓臾祠》雲 :“空勒顓臾名,不見顓臾城。可憐東海月,獨照杏壇明。”日徵月邁,滄海桑田。顓臾國距今雖然已經很久遠,但這段歷史依然存在於中華文明的浩瀚史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