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害李大釗的凶手落網記

殺害李大釗的兇手落網記

1927年4月28日下午,李大釗在就義前與難友路友于(左)、張挹蘭(右)合影。

1951年6月5日,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長兼偵查處處長馮基平收到一封鐵道部公安局發來的密函,該局房管所原中統特務分子閻振郎反映:當年李大釗被害之主謀人,即當時張作霖之偵緝處長吳鬱文,化名博哉,現住北京後鼓樓灣,希望迅速調查處理。

馮基平馬上把任務佈置給副處長狄飛。狄飛拿著密函回到處裡,立即叫來偵查員溫振海……

明察暗訪

第二天一早,溫振海就騎車來到鼓樓地區,混在人群裡若無其事地轉悠,銳利的眼睛卻把各家各戶門牌看得真真切切。走了兩趟,就是沒發現“鼓樓灣”,就到鼓樓派出所去打聽。

接待民警告訴溫振海,“鼓樓灣”就是現在的舊鼓樓大街。溫振海又請查查有沒有一個叫吳博哉的老頭。民警拿來戶口簿,翻到舊鼓樓大街4號時,發現有個叫“吳博齋”的人。69歲,漢族,密雲縣人,職業欄裡寫著“老人”,其餘欄目裡都空著。

“吳博齋,和密函提到的‘吳博哉’只差一字,年齡也差不多,有譜。密函雖沒寫具體門牌號,卻在門牌號位置畫了一個‘★’,很可能是個位數,也就是1至9之間的號碼。”

溫振海心裡想著,離開派出所,徑直奔了舊鼓樓大街,站在一個不顯眼的地方端詳4號的院門。這個院門不大不小,是一座較標準的四合院。

過去,老北京流傳著一句話:“前門、東單、西四、鼓樓前”,鼓樓曾是京城有名的繁華地帶,住在這裡的人大多有錢。

清朝時,這裡只准住旗人,到清末才有漢人中的高官顯貴和富商陸續移居內城。這吳博哉如久住這裡,說明過去至少不是貧民。

溫振海決定進去探虛實,適逢4號院走出一個人,他馬上湊上前去問:“勞駕打聽一下,這院子裡可住著一個叫於永奎的人?”

溫振海隨口編出一句話來。

“於永奎?沒聽說過,你找錯了地方吧?”

“不能啊,就是這裡呀!”

“要不,你自己進去問問吧。”那人說著走了。

溫振海支好自行車,進了院子。

看樣子,這裡成了個大雜院,東西南北屋都住著人家,如這房子過去是吳博哉的,解放後歸政府分配了,那可能會把最好的北屋給他留下。於是,他徑直奔了北屋。門沒鎖,他敲了敲門,沒人應,接著敲,並高喊“於永奎,於永奎住在這嗎?”

喊著,推門就進了屋。雖然外面陽光高照,屋裡卻光線很暗,且有股發黴的難聞氣味。

“這院子裡沒你要找的人。”

溫振海循著聲音看去,屋東側有一張床,床上歪躺著一個老頭,聲音就是這個老頭髮出來的。

初現端倪

溫振海走過去端詳,老頭很瘦,一副病態。溫振海說:“打擾老爺子您哪,我找於永奎,他告訴我住鼓樓舊大街4號。”

“我剛才不是說嘛,這院子裡沒有你要找的人。”老頭的口吻是在往外趕溫振海。

“老人家,您病了?貴姓呀?您高壽?身邊怎麼沒有人伺候您呀?”

“唉!老了,活不了幾天了!”老頭用手拍了一下左腿說,用眼睛盯著溫振海長時間地看。

溫振海感到老頭人很老,眼神並不老,透著一股鋒利。

溫振海走出四合院大門時,剛才出去的那人恰好回來,忙問他:“北屋老頭姓什麼?”

“姓吳,都叫他吳老頭。是個柺子,好幾年出不了門了。”

溫振海推著車拐進了附近一個衚衕,見幾位大爺大媽坐那聊天。

他站在一邊聽了會兒,就把話題引到這一帶住著的名流顯貴上:“大爺,大媽,您幾位住在這一帶神氣呀!門市多,熱鬧,又離積水潭不遠,景好,過去大官兒才能住這兒。”

“可不怎麼著,我們這一帶還真有名流,1號院子裡住過前清舉人,4號院子吳老頭以前也是個大官兒。”一個大爺聽了溫振海的話後說。

“是嗎?吳老頭是什麼大官兒?”溫振海忙問。

“聽說給張作霖大元帥效過力。”

重大發現

溫振海心裡踏實了,回處裡就向狄飛副處長作彙報。狄飛聽後樂呵呵地說:“好啊!幹得不錯,這邊查敵偽檔案的同志也大有收穫。”

原來,狄飛安排他去秘密調查後,又叫另幾名偵查員從接管的敵偽檔案中查找線索。他們在1927年國民黨北平市警察局一份關於授獎晉級的檔案裡,發現了吳鬱文的名字,當年任京師警察廳偵緝處處長。

因在調查抓捕李大釗等人的行動中有功,與京師警察廳總監陳興亞受到張作霖的特別獎賞,陳興亞被授予陸軍中將,吳鬱文晉升陸軍中將銜,並被授予二等文虎勳章。

陳興亞、吳鬱文當時絕對想不到,受獎名冊、證書,會成為日後審判他們罪惡的證據。

為充分掌握證據,狄飛提審在押的國民黨北平市警察局有血債的舊警和中統、軍統特務分子,他們證實了吳鬱文有兩個別名:吳博齋、吳博哉,並揭發了吳鬱文參與鎮壓“一二九”學生運動等大量罪惡行為。

案情彙報到了北京市委書記彭真那裡,彭真認為,證據確鑿,又罪大惡極,應該立即抓捕吳鬱文。

立即抓捕

彭真要求嚴格按黨的政策辦事,在李大釗被害案中,只抓主要兇手:京師警察廳偵緝處處長吳鬱文、總監陳興亞、副處長雷恆成和京師警察廳司法處長蒲志中。

1951年6月20日,一輛綠色吉普車停在舊鼓樓大街4號院前。執行科科長楊永宣帶著幾名同志走進院子。溫振海密查的那個老頭依然躺在床上,見進來幾個警察,他立即明白了什麼,費勁地直起身。

“你是吳鬱文嗎?”楊永宣問。

“是。”吳鬱文毫無表情,好像早就料到會有這麼一天。

“你是抓捕殺害李大釗的主謀,現在逮捕你!”楊永宣正色道。

吳鬱文明白,他欠下革命先驅李大釗及其他19位革命志士的血債,到了償還的時候了。所以,到偵查處後,他把策劃、實施抓捕李大釗等人的經過都詳詳細細供了出來。

吳鬱文的歸案,使24年間不為人所知的逮捕李大釗等人行動的秘密大白於天下。

4個主要兇手抓到了一個,另3個之一蒲志中,主動到公安局投案。溫振海找遍了京城各個角落,搞清陳興亞和雷恆成解放初期逃去了上海。他馬不停蹄地趕到上海,上海市公安局告訴他,鎮反開始後,陳興亞被群眾揭發已經被抓獲。但對雷恆成卻一點兒不掌握情況。他們馬上組織專門力量投入查找工作。

第二年10月,終於在上海重慶北路的一座小樓裡抓住了化名藏匿的雷恆成,在交代了參與抓捕李大釗等人行動後的1953年4月6日,雷恆成被押赴刑場執行槍決。

在押於北京的吳鬱文是此案中罪行最為嚴重的,但因為其被捕前就患病,本著人道主義精神,並沒有馬上判他的罪行,而是先為他治病。但是,因為其久病床上,1953年5月病死在看守所裡。

至此,逮捕殺害李大釗的幾名主要兇手,都得到了應有的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