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曉蘇:穩定房地產市場重點在長效機制建設

本報記者 吳靜 廣州報道

“穩定房地產市場應該把重點放在建立長效機制上,應看到房地產投資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堅持房改的市場化方向。”

11月14日,在由中國經營報社主辦的“產城融合,賦能升級——2019中國城市運營與發展峰會”上,匯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孟曉蘇說道。

與新中國同齡的孟曉蘇曾擔任原房改課題組組長、中房集團公司第三任董事長,見證並參與了我國房地產業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過程。

在峰會上,孟曉蘇提出“堅持市場化方向、完善兩個體系”觀點,即:堅定推動房改,邁入市場經濟;關注住房保障,建立兩個體系。

孟晓苏:稳定房地产市场重点在长效机制建设

匯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孟曉蘇

房改推動經濟蓬勃發展

據孟曉蘇介紹,1998年啟動的住房制度改革把住房商品化與市場經濟引入到住房建設和住房分配領域,從此中國城鎮居民居住得更加舒適寬敞,生活得更有尊嚴。隨後,汽車以及與它們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被引入到了中國的經濟發展中,推動中國進入經濟轉型期。

孟曉蘇總結道,房改21年來,房地產業為經濟增長注入強勁動力。他分析道,1998年啟動房改時,中國經濟總量排名世界第七位。“當時的經濟學界普遍認為,到2035年我國會成為世界第三,到2050年我國會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沒想到住房制度改革釋放了巨大的內需,成為一種神奇的經濟拉動力。”他說道,房改後21年的房地產投資增長40倍,拉動中國經濟總量增長10倍,房改後中國經濟總量平均每兩年超過一個國家,2010年中國經濟總量超過日本升至世界第二位,近幾年又繼續拉大了與後面國家的差距。是房改推動了我國經濟20多年來的蓬勃發展。

在城市土地出讓管理上,孟曉蘇提出,要走出單一的香港模式,按照城市規劃用地指標,合理增加土地供應,科學擴大城市規模。特別是要增加城市住宅建設用地規模。“就是因為住房供地過少而造成地價過高,人為地推動了房價上漲。”

加強長效機制建設

在孟曉蘇看來,穩定房地產市場最重要的是加強長效機制建設。

他指出:“早在制訂房改方案的時候,我們就明顯提出了由市場提供商品房、由政府供應廉租房。但長達12年的時間裡,有人忘記了建設保障房是政府的職責,他們的設想是靠開發商就能夠解決住房保障問題,想用‘小戶型、降房價’把提供住房保障責任轉給市場,而忽視了政府的責任。”據他介紹:“這種情況到2010年時任副總理李克強帶著遼寧棚戶區改造的經驗進入國務院才得到改觀,這些年惡補‘曠課’初步解決了這個問題。現在國務院要求以市場為主滿足多層次需求、以政府為主提供基本保障,就是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

孟曉蘇認為,這兩個體系是一個硬幣的兩個面,互相關聯、缺一不可,不能厚此薄彼、偏執一端。“我擔心的是走兩個極端,先是重視商品房卻長期忽視保障房,後來重視保障房卻去打壓商品房。”

此外,對於近兩年市場熱議的房產稅徵收問題,孟曉蘇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徵收房產稅能夠令政府每年獲得穩定的稅收,在此基礎上可以取消“限購、限貸”等行政調控手段,將房產稅變成樓市調控的長效機制之一,而且“若按年徵收房產稅,就沒有必要再要求徵收土地增值稅了”。

他指出,徵收房產稅可以從三方面著手:首先,應向全部城鎮住房徵收房產稅。所謂“首套房免徵房產稅”的政策很難實施,首套房的認定有難度,也容易引發“假離婚”等不良社會現象。其次,要實施退稅制度,每位居民“退稅一套”可保公平。退稅的憑據是居民身份證,這樣每個居民都能夠有一套房的退稅指標,可稱為“見房就徵,見證就退”。這樣可以將房改房、拆遷安置房等都包括在內。最後,可以從小產權房起徵房產稅,稅率可以定得略高一點,小產權房沒繳納過土地出讓金,繳納房產稅理所當然。這樣就可以妥善解決遺留問題,使小產權房成為穩定的稅源。同時可以讓賣房的農民、買房的居民和發愁如何解決問題的地方政府都“下臺階”,實現和諧共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