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彩铅一定要会的“上色三部曲”

我们思维模式能够快速切换到绘画需要的模式时,色彩观察也能感受到更多内容时,那么自然需要把这些看到的、感受到的内容,表达到画纸上。

那么,怎么表达呢?

Step1:先铺固有色,并表达出大致的明暗关系

什么是固有色?

固有色,就是物体本身所呈现的固有的色彩,在一个物体中占有面积最大,就是“感知色彩”,即我们所看到的色彩主要色彩。

学习彩铅一定要会的“上色三部曲”

比如:这个香蕉主体成黄色系,暗部偏黄褐色系,头部和尾部带点青绿色,果蒂部位倾向褐色,大致可以分为这么几个主要的色彩区域。

这一步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去辨识出这些色彩,可以先去阅读上一篇文章,如何观察色彩,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小方孔。

好了,这个香蕉图片,固有色铺色效果如下图:

学习彩铅一定要会的“上色三部曲”

看图你肯定会觉得颜色有点太浅了,我们感知到的颜色还要再深一点。

那么,为什么要浅一点呢?

这里给大家强调一下,因为每种画材的特性不同,我们在铺固有色的时候,需要适当的调整一下色彩的明度。

比如:油画颜料的覆盖性特别好,可以一层一层的往上覆盖,后面有修改的余地,所以,铺固有色的时候,可以尽量用感知到的色彩,而且稍微粗矿一点铺色也无妨。同样是香蕉,给大家看一张油画铺固有色的案例图。

学习彩铅一定要会的“上色三部曲”

但是,彩铅这种画材比较细腻,一旦上色很难修改,也不能一层一层的覆盖,橡皮也无法完全擦干净。所以,得保守一点,先浅一点,那么后面有更多的调整空间,而且从头到尾都要一丝不苟一点一点的涂出来。

Step2:深入刻画各个色彩区域

这一步,你要重新审视各个色彩区域,更加仔细地观察看色彩的细微变化。

造成这些细微变化的因素,之前色彩观察篇的文章中就有讲,主要是光造成的明暗变化、色彩间彼此影响,以及我们人观察物体时产生色彩恒常性。这些因素也是造成色彩辨识很困难,大家可以通过上一篇文章教给大家的反复,继续去深入观察。

学习彩铅一定要会的“上色三部曲”

大自然事物的色彩是变化非常微妙的,比如这个鹤望兰,在固有色是灰绿和橄榄色,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其它别的颜色,如:红色、紫色、黄色、蓝色、橘色..... 咱们第二个步骤就是要把更多细微的颜色表达出来,继续塑造好细节部分的明暗关系。比如,鹤望兰,花苞中间有凹进去的效果,边缘有微卷的效果,这些都要求注意。

学习彩铅一定要会的“上色三部曲”

并且,还要注意,笔触要根据物体转折结构去走,这样才能表现出机理和质感来。

Step3:画面色彩主观调整

这个阶段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你不仅要观察和运用静物的实体颜色,也要处理“画面色彩”,也就是要让整个画面看起来色彩彼此搭配、均衡、能够表达出画作的主题。所以,最后一个阶段的任务,就是整合各个部分,甚至删减不必要的部分,使色彩配置达到舒服,正确的表达出画作的主题和意旨。

要完成这个目标,其实很难用文字去解释,色彩感是一种感觉,感觉这种东西只可意会。不过,大家可以平常多看一些,优秀的作品,多去大胆的表达色彩,色彩感自然就会潜移默化的提高的。

除了色彩感,我们还是可以运用一些色彩知识去调整。一般而言,在这一步,不必加入新的、完全不同的色彩,你可以通过调整现有色彩的明度和纯度来完成。因为,一旦加入新的颜色,所有先前使用的色彩都得配合这个“闯入者”来进行调整了。

具体方法如下:

将画竖立起来,放在远处(参考具体1.5-2米之间),眯起眼睛审视它(眯眼能更好的感受光影)。那也可以把画到过来看,这样还能让你避免受色彩恒常性的影响,观察时不对劲的地方会变的更加明显。

那观察什么呢?

1.有没有哪个最浅的色彩看上去像从画面“蹦”出来,而非稳稳地待在构图中。

2.有没有哪个最深的色彩像是在画面中“挖了一个洞”。

3.有没有哪个色彩区域“抢镜”了,抢了主体物的注意力,成为了画面的焦点。

4.是否有地方显得“太虚”,让画面看着不稳定、不舒服

5.有没有哪里显得“格格不入”,像是太鲜艳了或者太暗浊了

案例

这幅画原本是一本书《贝蒂的色彩》上面印刷的油画,是个不错的色彩上色教材,所以,我们用彩铅的方式把它画出来,如下图。

学习彩铅一定要会的“上色三部曲”

直接从上色开始讲,打型过程略过了。

第一步、先铺固有色,并表达出大致的明暗关系

首先从大的色彩块面涂色,简单的涂出大致的明暗效果和色彩倾向。

【铺桌面】

中黄色系,桌面有明暗不同的色调,甚至玻璃杯投影色彩也不同。

【背景色】

背景主要有蓝紫两个色(四折的每一面,因为光线影响产生不同色彩变化)

【主题物】

玻璃花留白出来

学习彩铅一定要会的“上色三部曲”

Step2:深入刻画各个色彩区域

在大调的基础上把色彩的细微变化表达出来。来看几组图片,观察各个色彩区域,慢慢细化的过程。

1. 玻璃杯深入刻画

学习彩铅一定要会的“上色三部曲”

2. 背景深入刻画

学习彩铅一定要会的“上色三部曲”

3. 桌面与投影深入刻画

学习彩铅一定要会的“上色三部曲”

4.花朵深入刻画

学习彩铅一定要会的“上色三部曲”

Step3:画面色彩主观调整

进行最后的画面调整:

可以眯起眼睛来观察

1. 找出画面最浅色的(明度最高)

2. 最深的(明度最低的)

3. 最鲜艳的(纯度彩度最高)

4. 最混浊的色彩(如果不够加对比色或黑色)

5. 最后观察过渡色的效果

如果这些位置感觉不舒服,就进行整体对比调整一下。

学习彩铅一定要会的“上色三部曲”

总结

“学画画,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多练”

这句话对吗?

答案,肯定是对的!

但是,多练的意义是什么呢?

多练的目的是什么呢?

它不是指高产,每天打卡画一幅画,这样子只会被打卡这件事情绑架,只会让画画变得很痛苦。

练习的目的是提高我们的绘画能力(色彩感、观察能力)

比如:“为什么你画画太死,不够灵动之思维模式篇” ,告诉我们,为了避免恒常性的影响,不要用习惯性的理解和套路去画眼前的东西,忘掉物体的名字,画这个物体就像第一次见一样,用最初的视角去观察。那么要进入这种思维状态,需要长期的刻意锻炼才能够达到的。

实际上,用笔力度不同、叠色顺序不同、技法不同就算是同一支铅笔,出来的效果也是不同的。学画画,不完填色游戏,需要刻意去锻炼观察能力和色彩感的,对色号无法提高这些能力的。

画画是件美好的事情,

让时间过得很舒服,

就算是挥霍了也不心慌。

什么时候拿起画笔都不晚,

一起追求“诗和远方”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