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称王后,怎么对待吴广的?

莲音说


纵观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能称得上真正成功的其实只有两次,一个是刘邦建立汉王朝和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其他起义军失败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从内斗开始。农民起义的祖师爷就是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开创了我国历史上的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先河,意义非凡。陈胜吴广起义,从起义开始到失败,历经6个月。



陈胜吴广起义,两人缺一不可!

历史上把大泽乡起义通常叫做“陈胜吴广起义”,这足以说明在这次起义中,两个的作用极其重要。公元前209年,两个秦国的军官押着九百名农民到渔阳防守,两个人带着九百人的队伍确实不好带,于是就从中间挑了两个人当屯长,帮助管理,这两个人不用说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陈胜和吴广。在途中遭遇暴雨,道路都被淹了,耽误了行程,即使到达渔阳,也已经超过规定的期限,这是要被杀头的。


于是陈胜就吴广商量,慷慨激昂的分析了眼下的局势以及起义的想法。吴广一听,咬牙拍了大腿一下,“一个字:干!”起义前的那些迷信舆论什么的,都是吴广帮助做的。

后来吴广使用苦肉计,故意表现要逃跑,惹得那两个喝醉了的押送县尉冒火发怒,鞭打吴广,引起众怒,两人各杀了一个县尉。为什么是吴广去使用这个苦肉计,而不是陈胜呢?因为吴广这个人一向关心别人,在这支队伍中很多人愿为他效劳出力,威望十分的高,是合适的人选。如果换作是陈胜,估计别人会冷眼旁观吧,到时候场面会很尴尬。这次顺利起义,陈胜吴广二人缺一不可,吴广有威望,陈胜则有头脑,故陈胜吴广起义!

“真王”和“假王”

陈胜凭着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揭竿而起,饱受秦朝暴政的百姓在各地纷纷响应。刚开始的时候,陈胜自封为“将军”,封吴广为“都尉”,这两个身份高低一目了然,吴广也没有计较。



后来,陈胜攻下陈县以后,自称为王,并定国号叫“张楚”,封吴广为“假王”真的是脑洞大开。显然陈胜并不愿意真的有人跟自己的平起平坐,封吴广为假王只是名义上的安抚。只是按照当时的情况,陈胜的封王有很大的水分。陈胜在称王之前,陈余张耳两人就曾试图阻止。

根据《史记·张耳陈余列传》列传记载:将军瞋目张胆,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为天下除残也。今始至陈而王之,示天下私,原将军毋王。

陈胜称王确实有点操之过急了,陈胜这一封王把自己的野心彻底暴露,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陈胜称王后派一个叫武臣的人攻打赵地扩充地盘,结果武臣到了邯郸自立为赵王,还煞有其事的册封了左右丞相。陈胜十分生气,立刻派人抓捕了武臣的家人,想要杀掉泄愤。经人劝阻权衡利弊后,承认了赵王的地位。




根据《史记·陈涉世家》记载:柱国曰:"秦未亡而诛赵王将相家属,此生一秦也。不如因而立之。"陈王乃遣使者贺赵。

武臣自立为赵王后,燕地的韩广自立为燕王,魏地的魏咎自立为魏王。期间陈胜也曾阻止过,只是他对这些将领的掌控力太过薄弱难以成功。陈胜阻止不了别人封王,连自己派出去的监军都被人直接砍了。别人已经没把陈胜这个王当回事了,更别说吴广这个“假王”了。

陈胜对吴广死后的态度,让人遐想

后来吴广在攻打荥阳的时候,久攻不下。在如何作战上与将领田臧意见不合,田臧几个人一商量,以吴广“假王骄,不可与计”为由,把吴广给杀掉了,而且还是他们假借陈胜的名义。更不可思议的是,还派人把脑袋送给了陈胜。吴广在没有犯错的情况下,被部下以莫须有的罪名谋杀,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陈胜不仅不生气,反而还加封田臧为上将。这就难免让人无限遐想了:陈胜是不是早就想除掉吴广?


但毕竟年代久远,两人的关系后来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史书上也没有相关记载!

结语:陈胜那句"苟富贵,勿相忘"俨然只能成为宣传口号,后期的农民起义如果能从祖师爷中吸取教训,也许是另一番光景也说不定!


灯下萤火学历史


许多人对陈胜、吴广起义有误解,认为陈胜、吴广结伴起义,必定关系很好,事实情况不是这么回事。陈胜起义后就当了楚王,而吴广只是他的一个下属而已,而且这个下属可有可无。那么陈胜为什么要如此对待吴广呢?吴广又落了一个什么下场呢?我来为大家分析一下!

陈胜、吴广两人智力相当,都是普通人,唯一不同的是陈胜胆子更大一点,有点志向,而吴广则要平庸的多。

陈胜为阳城人,就是今天的河南省登封市。吴广是阳夏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太康。两人起初并不认识,但是有一点相同,那就是两人都是苦命人,属于被秦朝征兵之人。

陈胜年轻时给人耕地,颇有点做大哥的气质,当大家都在埋怨干活太累、生活太苦时,陈胜还在憧憬着美好的未来生活,他自信的对同伴们说:苟富贵、勿相忘。当时没人相信他会有什么富贵,而陈胜坚信自己必定时来运转。后来,运气真的来了,陈胜把握住了吗?

当时秦朝边境之渔阳是驻军重地,凡是北上抗击匈奴的兵员都要来此聚集。屯边戍守是秦朝统治下的百姓必须要做的事情,可怜的是但凡戍边,幸存者只有十之二三。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你不但要戍边,还要准时到达。这就要了命了,于是问题开始出现。

公元前209年,两支前往渔阳戍边的队伍聚集在大泽乡,适逢天降大雨,连日不绝。算算日期,紧赶慢赶也到不了渔阳。而一旦迟到,则按律当斩。去也是死,不去也是死。于是这些人所幸就反了,而领头的就是两个屯长,一个是陈胜、一个吴广。

陈胜比吴广有头脑,他对吴广说:当初秦始皇本来要立大儿子扶苏为皇帝的,没想到胡亥篡改了旨意,自己做了皇帝,扶苏被冤枉至死。楚国项燕曾经力抗暴秦,颇有名声,我们可以假以他们的名义,竖起反旗。吴广只有点头的份,由此可见,多读书,多了解时事政治是多么的重要。

起义后,两人率领这支义军攻城略地,起初颇有战果,相继攻陷了大泽乡、蕲、铚、酂、苦、柘、谯等地,直到攻击到楚地旧都陈地,两人一下子名扬天下。大家都知道,有一支起义军发展的很不错,已经攻破楚地旧都,反秦是很有希望的。于是,慕名而来的人越来越多,陈胜、吴广的实力一下子增大起来。

这就好比一个公司,开始很小,两个人就能经营,但是达到一定规模,就需要一个健全、高效的组织了,而这个组织的领头人也必须能够胜任才行。陈胜能胜任吗?不能。为什么呢?

当时投靠陈胜的人中还是有人才的,比如张耳、陈余二人,他们是魏国人人皆知的名士。张耳劝陈胜说:现如今我们的策略应该是通令四方,扶植原来六国的贵族复国,让大家都揭竿而起、反抗暴秦。这样的话,秦军四处征战,我们就能减少压力。千万可不能擅自称王,枪打出头鸟呀!

陈胜听不进去,为什么呢?陈胜年轻时就有过有朝一日大富大贵的愿望,如今自己领兵攻占了楚国,不称王不是委屈了自己吗?于是一个更大的想法在陈胜脑中盘旋,随之他宣布了自己的决定:在陈称王,自称张楚,然后派兵攻占全国,在灭亡秦国都城咸阳的同时,占领其他地区。那么他是如何安排的呢?好伙伴吴广又被他委以什么重任呢?

吴广毕竟是跟随自己同时起义的,因此陈胜封他为假王(意思是副楚王,陈胜的副手),领军西向攻取荥阳,继而西向掠秦。派宋留领兵攻取南阳,经武关灭秦。这是两路灭秦的部队,其实是三路,另一路一会儿再说。

陈胜派命武臣为将军,渡过黄河去攻取原来的赵国地区。注意,辅佐武臣的有两个人,一个是陈余,一个是张耳。这两人后来起了反作用,瓦解了起义军的实力。

陈胜派邓宗攻取九江郡,派周市攻取魏地。综合来说,陈胜的胃口是很大的,一支刚刚组建的起义军,稍微有点规模,人心不齐,他就开始谋划平定天下的战略了,真是胆子太肥。后来,事实证明,陈胜考虑的太简单了。

先说吴广这一路,吴广资质平庸,即使率领了起义军的主力,仍然无法攻克荥阳。陈胜嫌吴广没用,又不好意思夺了他的兵权,于是又派了一路,绕过荥阳,直接攻进了函谷关,这只队伍的领头人是周文。周文很强吗?非也,主要是靠吴广牵制了秦军的守军,否则他也进不了关。

周文进关后就漏出了真实实力,当章邯将起义军已经入关的消息禀报给秦二世时,秦二世一时手足无措,这时章邯建议立即释放骊山囚徒,然后利用这些人去平叛。就这样,章邯领着一群干苦力的人,硬是打败了周文数十万的起义军,你敢说起义军战斗力很强?

后来章邯领着这只临时拼凑的军队一路追杀周文,一直追到渑池,周文兵尽自刎而死。而周文的死彻底打乱了起义军的节奏,一切都乱了。什么乱了呢?

吴广攻击荥阳迟迟不下,自己没有办法,下属提意见还不听,于是酿成了兵变。下属田臧对众将说:吴广不懂兵法,我们不能与他共事。现如今章邯马上领军而至,他还没有想出对策,不如我们反了吧。于是田臧率兵发动兵变,假借陈胜的名义斩杀了吴广,将吴广的头颅献给陈胜。

陈胜在周文攻入函谷关后就有轻秦之意,没有做防守的部属,也丝毫没有觉察出危险已至。他没有选择惩处田臧,而是委任田臧为上将,领兵继续攻取荥阳。可惜,田臧也是个窝囊废,他率军主动迎战章邯,被章邯所败,最后战死,荥阳也失守了。

这时陈胜彻底陷于众叛亲离的地步,首先张耳、陈余劝武臣自立为赵王,脱离了陈胜。继而邓宗在九江郡自立,也脱离了陈胜。当他在陈地遭到章邯围攻时,原来的旧部都选择了自立为王,拒绝救援。就这样,陈胜率领孤军在陈地与章邯决战,兵败。随后,陈胜的车夫庄贾被章邯引诱,刺杀了陈胜。就这样,曾经威名赫赫的张楚之王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可悲可叹!

最后正面回答问题,陈胜称王后骄傲自满,他封吴广为假王,同其他几路将军一样,担负不同的攻秦任务。只可惜,吴广太平庸,不知兵,被部下所害。而陈胜对他也没有什么感情,任由手下害死了吴广。作为现世报,陈胜这种不仁义的行为也受到惩罚,当他被章邯围攻时,没有一人前来增援,最后死于一个车夫之手,两人结局几乎一样!冤吗?不冤,格局太小而已,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才是取胜之道,而陈胜、吴广不知道。


每日趣评


陈胜称王后不久,便授意部将田臧杀死自己最亲密的战友吴广,为何会如此,我们接下来详细聊聊此事。


吴广是秦朝阳夏人,出身穷苦农家,秦二世元年(前209年)被征召为戍卒,奉命到渔阳郡去戍边,并与陈胜一起担任戍卒的屯长。当年七月,当900名戍卒行至大泽乡时,因为连降大雨难以前进,不能按期到达目的地,按照秦朝的律法当被集体杀头。此时,陈胜、吴广为了活命,便号召戍卒跟随他们起义反秦,此即史上极著名的“大泽乡起义”。



为了统一领导起义的戍卒,陈胜便自立为将军,并任命吴广为都尉,随后打出秦始皇长子扶苏与楚将项燕的旗号,号召天下诛暴秦、伐无道。此时,天下忍受秦朝的暴政已久,所以等到陈胜、吴广登高一呼,前来依附者难以计数,不到一个月时间,便已拥有战车六七百辆、骑兵千余人、步卒数万人,并控制今天安徽省、河南省交界处的大片地区。不久,陈胜又率军攻陷军事要地陈县,在该地建立张楚政权,并自立为王。


张楚政权建立后,陈胜为了扩大战果,便任命最亲密的战友吴广为假王(代理国王),命他率主力军进攻荥阳,待将其攻克后再西行入关灭秦。与此同时,陈胜还派部将武臣、张耳、陈余向北攻略赵国故地,邓宗南征九江郡,周市夺取魏国故地。山东六国的旧贵族和豪杰闻讯后,纷纷起而相应陈胜,一时间义军蜂起,伐秦形势大好(如项梁、项羽叔侄及刘邦等人,便在此时举兵)。



然而秦朝此时虽受重创,但在荥阳依然驻有不少的精兵,且守将也素以能守城而闻名。所以吴广尽管率主力围攻荥阳多时,但却迟迟无法将其拿下,对此陈胜大为不满,便另派将军周文率一支军队伐秦。周文绕开荥阳西进,一路上不断地接纳反秦武装,等到达函谷关时,已有兵车千辆、战士几十万,秦二世君臣闻讯后无不感到胆寒。


当周文的军队攻至距离咸阳仅有百余里的戏时,秦二世因为无兵可调用,便下令将修建骊山墓的数十万刑徒和奴隶临时编成军队,由少府章邯率领他们进行抵抗。这支临时拼凑起来的军队没有实战经验,但成员皆是凶悍勇猛的亡命徒,再加上章邯是一位久经战阵的将领,懂得如何行军布阵,所以一旦跟周文带领的数十万乌合之众交手,竟然也能大获全胜,并迫使周文兵败自杀。



章邯击杀周文后,率得胜之军猛扑荥阳,意在消灭围城难克的吴广军队。面对着汹汹而至的秦兵,吴广决定以退为进、避其锋锐,而部将田臧等人则建议主动迎击、挫其锐气。田臧等人见吴广意志坚决、难以说服,便以骄蹇自大、不懂军事为由,假借陈胜的命令将他杀死,然后分兵留守荥阳,自己则亲率主力迎击章邯。


根据事后田臧将吴广的首级献给陈胜,并由此获得令尹、上将军(相当于宰相兼军队总司令)的官职来看,陈胜就算是没有授意他杀死吴广,但至少对其举动还是默许的。究其原因,恐怕是因为陈胜当上楚王后,与吴广的关系不如初起事时那么融洽、默契,甚至对他产生猜忌、敌视之心,正好借田臧之手将他铲除。夺得天下后便大杀功臣,这也是很多帝王的“通病”,只不过陈胜着急了些。



将军田臧等相与谋曰:“周章军已破矣,秦兵旦暮至,我围荥阳城弗能下,秦军至,必大败。不如少遗兵,足以守荥阳,悉精兵迎秦军。今假王骄,不知兵权,不可与计,非诛之,事恐败。”因相与矫王令以诛吴叔,献其首于陈王。陈王使使赐田臧楚令尹印,使为上将。见《史记·卷四十八》。


然而事实证明,吴广当初的想法是正确的,田臧根本不是章邯的对手,在敖仓跟对方甫一接触,便被打得大败亏输,连他本人也死于乱军之中。经此一战,张楚军主力尽丧,而章邯在解除荥阳之围后,便倾尽全力进攻陈县,陈胜兵败后逃往下城父,不久便被叛变的车夫庄贾所杀,时在秦二世二年(前209年)十二月。此时,距离大泽乡起义仅过去5个月时间(秦制以十月为岁首)。



田臧乃使诸将李归等守荥阳城,自以精兵西迎秦军於敖仓。与战,田臧死,军破......腊月,陈王之汝阴,还至下城父,其御庄贾杀以降秦。陈胜葬砀,谥曰隐王。引文同上。



文史砖家


陈胜对吴广很信任,封吴广为假王,即代理王权行事,还把义军主力交给他。

陈胜吴广是生死之交,因此陈胜称王后最信任的就是吴广,想出了“假王”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来安置

但是吴广毕竟在几个月前还只是个普通农民,虽然在一帮穷小子中有点威信,“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但是你让他指挥几十万大军,他确实没有那个能耐(个别天才有,例如杨秀清,但吴广显然不是天才)。没有这个能耐也罢,如果善于听取合理建议也行,但吴广连这一点也做不到。

吴广攻不下荥阳,就应该入关去支援周文,一起打咸阳,但其无谋也听不进意见,没有指挥大军的才干

吴广率领着张楚军的主力部队,顿兵于荥阳坚城之下数月,却毫无寸进,此其无谋之一。 入函谷关的周文兵败,吴广却不引一兵一卒救援,坐视章邯出关,灭周文,抄了自己的后路,毫无机变,此其无谋之二。 周文身死,章邯军一至,必与荥阳城内的李由军两面夹击张楚军,剑都悬在头上了,吴广却仍坐以待毙,不思后路,毫无布置,此其无谋之三。

吴广的部将们不想陪着他一起死。两位副手田臧和李归做出了发动兵变的决定:

“近闻周文军已破,秦兵旦夕将至,我军围攻荥阳,久弗能下,秦军一至,内外夹攻,我必大败!现不若少留兵队,牵制荥阳,一面悉精兵往御秦军,决一死战,或可得胜。惟是假王骄而无谋,难与计议,不诛之事恐不成。”

我相信田、李二人之前肯定多次向吴广提出过建议,但都被吴广给否了,所以他们才会认为吴广“骄而无谋,难与计议”,只有冒险一搏。

田臧、李归等人于是捏造了一份陈王的旨意,以保证兵变的合法性:

“陈王有谕,假王吴广,逗留荥阳,暗蓄异谋,应即处死!”

对于陈胜来说,属下们不听号令,也不是第一次了。如北征的武臣自立为赵王,蜕变为割据头目。其部将韩广在攻略燕地后也自立为燕王。攻取魏国旧地的周市虽未自立为王,却立了魏国后裔宁陵君魏咎为王,而自任魏相,割地自保。

说白了,这些六国旧贵族就看不起陈胜这种泥腿子,偏偏陈胜也没有足以让人家俯首帖耳的人格魅力或才能。陈胜只得抱着满腔的无可奈何,赐田臧楚令尹印,使为上将,代吴广统军。

章邯是秦国最后的名将,非吴广、田臧可比

有人怀疑吴广其实就是陈胜暗自吩咐田臧杀的,证据就是陈胜后来升了杀人凶手田臧的官儿。但如今面对章邯大军攻来,陈胜自己也已朝不保夕,而且兵权已经在田臧之手,如果问罪,不怕他干脆投降秦军吗?升田臧官,也是无奈之举。

张楚农民军人心所向,但大兵团作战,指挥官的才能和军队的战斗力比人心的作用更直接、更重要



而田臧升官后,大喜,遂令李归率少量兵力留在荥阳城下牵制李由,自己则率领全部精兵向西迎击章邯。不过田臧虽然比吴广强,但和章邯还差得远,农民军一路攻城掠地,靠的是人多势众,本质上还是乌合之众,遇到同样人多势众而装备更好、素质更好的秦军,最后结局依然是以惨败而告终:

“田臧乃使诸将李归等守荥阳城,自以精兵西迎秦军于敖仓。与战,田臧死,军破。章邯进兵击李归等荥阳下,破之,李归等死。阳城人邓说将兵居郯,章邯别将击破之,邓说军散走陈。铚人伍徐将兵居许,章邯击破之,伍徐军皆散走陈。陈王诛邓说。

章邯一路上势如破竹,这时陈胜身边已经没有多少军队了。他还算光棍,鼓起余勇亲自督战,当然依旧被章邯打得稀里哗啦,最后在逃跑途中死于车夫之手。



可以说,吴广之死是农民军战斗力不如秦军的必然结果。即使他不会被部下杀死,也会兵败而死,前后差不了两天。


海军史研究会员


我第一次认识陈胜是初三学习语文课本《陈涉世家》,当时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苟富贵勿相忘”。仅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陈胜是一个有福同享的人。现在才知道实际上陈胜并不像我们当初所学的那样。由于这篇课文只是节选,所以我们也难以认识完整的陈胜。《陈涉世家》除了讲到陈胜之外,还提到了吴广。

公元前209年,陈胜和吴广率领一批900多人的征夫前往北方的渔阳。陈胜和吴广行至安徽大泽乡的时候,遇到了连绵大雨。陈胜吴广一群人被困在了大泽乡。陈胜吴广意识到他们已经不能按时达到渔阳。根据秦朝的法律,耽误了戍守的期限要受到重罚(不是处死)。陈胜、吴广因为没有完成任务受到的惩罚会更重。陈胜和吴广开始担忧自己的前途和命运。陈胜和吴广一合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和吴广决定为了命运和前途做最后一搏,他们决定发动起义。

在发动起义过程中,吴广一直充当陈胜的辅助角色。起义前,吴广为陈胜做理论宣传。吴广先把写有“陈胜王”的帛书放到了鱼肚子里,当征夫们买鱼的时候,发现了写有“陈胜王”的帛书。接着吴广又躲到了祠堂里面,等到晚上征夫点燃篝火的时候,吴广扯着嗓子学狐狸叫道:“大楚兴,陈胜王”。吴广通过这种方式,成功地神话了陈胜,陈胜在征夫中间树立了威信。吴广和陈胜一起做好了起义的前期准备。

起义过程中,吴广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吴广在征夫中的地位要远远高于陈胜。吴广利用利用自己的威信,激怒了秦军都尉,激起了征夫对秦军都尉的不满。吴广成功地杀掉了秦军都尉,解决了起义的最大障碍。接着陈胜和吴广一起宣布起义,陈胜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大泽乡起义之后,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陈胜吴广率领军队一路高奏凯歌。攻下大泽乡,攻下蕲,接着又攻陷了攻铚、酂、苦、柘、谯皆。陈胜吴广打到陈县,士兵已经发展到数万人。陈胜在陈县称王,建立张楚政权,吴广被封为假王。陈胜和吴广完成了从农民到帝王的转变。陈胜对吴广算是非常不错,陈胜封吴广为假王,可以说在陈胜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陈胜给予了吴广能给的最高职位。然而后来却发生了变化。

陈胜称王之后并没有忘记灭秦大业,陈胜派吴广主持西征。吴广大军开始打得顺风顺水,可是后来吴广被堵在了荥阳城下。吴广大军始终被挡在荥阳一带,这支大军从主帅到将军,从将军对一般士兵都看不到胜利的希望。他们唯有希望周文大军打败秦军之后回援自己,或者陈胜再派援军过来。不过他们最后等来的却是周文全军覆灭的消息和章邯的几十万大军。面对如此困局,做为最高统帅的吴广一筹莫展,对吴广不满和非议的情绪在吴广大军中慢慢蔓延开了,其中对吴广最不满的当属将军田臧。田臧敏锐觉察到其他将领对吴广的不满,他更知道陈胜是一个糊涂的领导。田臧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决定要除掉吴广,夺取军权,由自己打开军事上的僵局。于是田臧假传陈胜的命令,在军中斩杀了吴广。除掉吴广以后,田臧把吴广的人头送给了陈胜。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陈胜体现了自己在政治上的不成熟,令人不可理解的是陈胜不仅默认了这事实。陈胜派出使者任命田臧为令尹兼任上将军,另外让他和李归一起驻守荥阳。也许陈胜的行为是为了稳定前方的军心,但无疑这是昏招中的昏招,也开了一个非常不好的口子。我们经常说临阵换帅乃是兵家大忌,那么临阵杀帅呢。田臧等人杀掉了吴广必然引起西征军的士气问题。也许田臧杀掉了一个领军能力并不是太强的吴广,但无疑他杀掉了西征军最后一点士气。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这种行为竟然得到陈胜的认可。如果任何一个主帅都可以被随便杀掉的话,那么每个人都可以以各种理由杀掉自己的主帅,甚至是自己的大王陈胜。后来陈胜也没有死在秦军手里而是死在自己的车夫手里。这和陈胜纵容田臧的行为不无关系。

再者说陈胜和吴广什么关系。大泽乡起义如果没有吴广,陈胜一个人不可能发动。吴广也是除陈胜以外的第二号领导人。以他和陈胜的关系,他被杀之后,陈胜不仅没有惩办杀人者反而奖励杀人者。在别人看人陈胜无疑是一个薄情寡义之人,大家也认识到陈胜不是那个可以带领大家走向富贵的人。陈胜默认吴广被杀,也为后来自己被杀埋下了伏笔。

陈胜、吴广最终失败也不能怪别人,只能怪自己。随着陈胜统治区域的扩大,势力的增加,陈胜吴广之间关系开始由之前的兄弟关系演化为君臣关系。他们两个也由之前的亲密无间,变得有些生疏。陈胜的改变尤为明显。陈胜当年提出苟富贵勿相忘,结果陈胜却杀掉了当年一起耕作的小伙伴。陈胜以前的友人都彻底看出了陈胜的真正面目,他们清清楚楚看到陈胜再也不是之前那个“苟富贵勿相忘”的陈胜,他已经变成了一个薄情寡义的封建帝王。

此外据说当年陈胜的老丈人和大舅子听说陈胜当了大王以后,都来投靠陈胜。陈胜没有好好招待他们,而是用普通的礼节招待他们。而且对他的老丈人和大舅子非常不客气。这下可把这爷俩给惹恼了,他们很快也离开了陈胜。离开的时候还断定陈胜这个王当不了多久。因为他们也看到了陈胜已经众叛亲离。陈胜以前的老朋友渐渐远离了陈胜,陈胜的亲人也渐渐远离了陈胜,陈胜身边只剩下一些迎风拍马却对陈胜没有任何忠诚的小人。

面对章邯,陈胜节节败退,身边的人也逐渐背叛他。陈胜的司机庄贾甚至动了杀陈胜的念头。趁陈胜不注意的时候,庄贾举起了罪恶的刀斧结果了陈胜辉煌而又糟心的人生。杀死陈胜以后,庄贾拿着陈胜的人头投降了秦军。陈胜被杀以后,葬于芒砀山,刘邦称帝以后追谥其隐王。

陈胜吴广起义仅仅坚持了几个月时间,却具有开创意义。陈胜吴广身为一介布衣,领导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此举不可不谓之壮观。陈胜吴广以大无畏的精神提出了彪炳史书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同样具有开创意义。陈胜吴广第一个举起了反秦大业,动摇了秦朝的统治基础。此举也够后人敬仰几千年。陈胜吴广虽然身上有一些缺点,但是绝不影响他们的伟大。


依稀说史


历史上著名的农民起义领导人非陈胜、洪秀全莫属,陈胜喊出了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名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大家通常只知道陈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人,却不知道陈胜后来的故事,因为陈胜跟洪秀全一样当了王后沉入享乐,并很快失败被杀了。而吴广的结局比陈胜更悲惨,他被陈胜给诛杀了,头颅挂在城墙上示众!共患难可也,共享福难也!

大泽乡起义前,吴广装神弄鬼,在鱼肚子里藏下“陈胜王”的帛书,士卒烹鱼吃时看见这些帛书,纷纷惊呼!吴广又安排人在晚上学狐狸叫,这个狐狸叫声却是人声,其言“大楚兴,陈胜王”。士卒们听了以后都认为陈胜是上天派来的大王,注定了要成就一翻大事,他们的责任就是辅助陈胜成为大王!之后吴广又故意激怒秦军都尉,让都尉羞辱打骂他,以激起士卒们的愤怒!秦军都尉拨剑欲斩吴广,结果被吴广夺剑斩杀,陈胜则辅助吴广诛杀了另外一名都尉。众士卒见杀了秦军都尉,不得不跟着陈胜、吴广造反了。

陈胜的起义军很快攻占了不少地方,有士卒数万人,县城数座,声势十分大。六国复辟贵族纷纷站出来支持陈胜造反,并鼓舞他割据称王,建国张楚,自立为王。陈胜起义后先自称将军,吴广为都尉;当了王后则立吴广为假王,假王并不是假的王,而是代理王,相当于今天的副总统。之后陈胜大王命令吴广监督众将西击荥阳,又分兵四处掠地。当时吴广劝陈胜不要分兵掠地,认为分兵出去后这些兵就不是陈胜的了,陈胜傲慢不听!陈胜派武臣、张耳、陈馀攻掠赵地,令汝阴人邓宗攻掠九江郡。当时天下各地贵族纷纷起兵反秦,他们共同认陈胜为盟主,明义上归陈胜管,实际上各行其事。

孔子八世孙大秦博士孔鲋听闻陈胜起义称王后,他急忙跑到陈胜处效力,陈胜封孔鲋为博士、太师。孔鲋将儒家森严的等级制度传授给陈胜,又将儒家的分封制观点传授给陈胜,这导致陈胜渐渐脱离群众,大肆分封他自己的亲人为诸侯或者将官,他自己则学秦始皇帝高高在上,臣下见他都要层层通禀,三跪九叩方可言事。吴广多次规劝陈胜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要任人为贤,用人唯能,这导致陈胜对吴广十分不满意,最终指示田臧斩杀吴广,献头悬城。田臧斩杀吴广后被陈胜封为上将军,后来田臧攻掠齐地,自立为齐王。


大秦铁鹰剑士


后世无论是褒是贬,陈胜吴广两人的名字牢牢绑在了一起,如果不仔细去了解历史真相,感觉两人就是有着战斗友谊的好战友。 但实际上他们就是典型的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公元前210秦始皇死于东巡的路上。第二年就是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


我们大致捋一下过程,7月在大泽乡起义,也就是今天的安徽宿州市,8月攻下陈县(今河南淮阳),建张楚政权,陈胜称王,附则甚众。根据形式制定了 “主力西征,偏师略地”的战略。命吴广为假王,率领起义军主力西击荥阳,取道函谷关,进逼咸阳。“令铚人宋留将兵定南阳,入武关”,迂回攻关中。随后又任命武臣、邓宗、周市、召平等为将军,分别北渡黄河,南攻取九江郡等。进攻原赵国地区、魏国、楚国等旧地。同时关东六国旧贵族纷纷相应。

但围攻荥阳,久攻不下。陈胜另派周文绕道荥阳直攻函谷关,居然攻下六国群雄为之徘徊的函谷关进入关中。

咸阳震惊仓皇之中,只得派大将章邯带一群修阿房宫的骊山囚徒迎击。但这会周文不行了,随后周文在渑池兵败被杀。章邯继续东进进攻荥阳。

周文兵败消息传来,吴广手下田臧,以吴广“假王骄,不知兵权,不可与计,非诛之”的名义杀吴广。陈胜知道后,居然没有追究。这不难不让人怀疑陈胜的动机。

无论如何,其后田臧也兵败被杀。章邯继续攻陈县。

12月陈胜被车夫庄贾所杀。陈胜吴广自此灭亡;前后不过半年。

此后的故事就是巨鹿之战和楚汉争霸了。

陈胜吴广起义失败被杀,不免让人唏嘘。从当时起义过程中,起义的首脑是陈胜,但鱼肚里弄东西,模仿狐狸叫,以及最后激怒看守校尉,这一系列的行为的主要操作者其实都是吴广;等于实际上干活的都是吴广。而陈胜呢,起义拿下陈县后,派了一堆人四处开花,他居然一直没有离开陈县,直到章邯打过来。陈胜这半年里不知道在干什么,只是为了当王吗?


陈胜失败了,史记将其列为陈涉世家。在陈涉世家里司马迁写陈胜时留下了三个很有名的关于陈胜的典故。一是燕雀焉知鸿鹄之志,二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三是苟富贵勿相忘。

但实际上,陈胜的鸿鹄之志成了志大才疏的志;王侯将相宁有种成了项羽和刘邦的嫁衣。而最令人可惜的就是起义时鼓动大家时的,那句“苟富贵勿相忘”成了可怜的讽刺。

从这历史看来,直到近代的太平天国运动的天京之乱的屠杀东王。背后的教训就是,所谓的友谊是经不起巨大的利益诱惑,而在成王败寇的逐鹿领域就更加显得血腥。


别酒流年


想当年陈胜吴广凭着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振臂一呼,天下揭竿而起,陈胜还说过一句振聋发聩的话:“苟富贵,勿相忘”。

后来这对好兄弟究竟怎么样了呢?


由于老百姓早就不满秦朝的苛政,起义军所向披靡,大泽乡起义短短一个月就拥有战车六、七百辆,骑兵1000多人,步兵几万。并很快攻入了战略要地陈县,陈地郡守和县风闻起义军前来攻打的消息,早逃之夭夭,守城秦兵在起义军的强大攻势下很快土崩瓦解。起义军杀了郡丞,开进陈县县城。

起义军进城后,号令召三老和地方上的豪杰共商大计。三老和众豪杰说:“将军(指陈胜)身披坚执锐,复立楚国之社稷,理应称王。”陈胜顺水推舟,自立为王,国号“张楚”。


陈胜任命吴广为假王,率军西击荥阳,命武臣、张耳、陈馀北攻赵地,邓宗南征九江,周市夺取魏地。吴广率领起义军围攻荥阳不下,大败。

其实此时的陈生对于吴广是充满了戒备之心,所以封了个假王,其实就是个虚头衔,稍有成果的起义军,其内部核心人物的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随着反秦斗争的开展,起义军内部的弱点和矛盾进一步充分爆发。陈胜骄傲情绪日渐加深,他听信谗言,和其他领导人的关注日益疏远。


当初派往各地攻打秦军的将领也不听陈胜指挥和调遣,甚至为争权夺利而互相残杀。围攻荥阳的起义军将领田臧与吴广意见相左,田臧干脆假借陈胜的名义杀了吴广。

陈胜也因为战事失利,退至下城父时被叛徒庄贾杀害。

这支起义军最终全军覆灭,曾经的兄弟也落寞地退出了这场轰轰烈烈的舞台。


少禾君


陈胜称王后,六个月如火如荼的起义就失败了,陈胜也被自己的司机给杀死了,陈胜为啥会失败的这么快?有人说他败在任人为亲上,我觉得他恰恰败在不能任人为亲上。


从他对待和他一起起事的吴广也能看出一二来。


1,陈胜吴广起义,吴广出力甚多


陈胜能起义成功其实全靠吴广的鼎力相助。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吴广率领一帮人去渔阳,半路上遇到大雨,在大泽乡耽误了行程,秦国的法律,误了谪戍之期,全部九百人都要被杀头。


吴广找陈胜商量,咱们现在已经是必死之局,不如反了吧,搏一把也许还能有一线生机。


陈胜说:咱们造反得有个由头,我听说如今的二世胡亥本不当立,当立的是始皇帝的大儿子公子扶苏,胡亥当皇帝后传旨把扶苏杀了,但是老百姓不知道啊。楚国大将项燕被楚人爱戴,楚国灭国后有人认为项燕死了,有人说项燕逃了,我们不如就以公子扶苏和楚国大将项燕的名义造反,也算师出有名。


古代起兵一般都要找人算一卦,恰巧队伍中就有人会算命,两人于是找来算命先生,请他算算这次起义的吉凶。


算命的一眼就看出两人的企图了,没算,直接给他们建议,你们得让鬼神同意,这九百人才能同心协力,于是三人开始策划怎么让鬼神同意。


于是第二天有人吃鱼时吃出块布条来,上书三个血红大字:陈胜王。


于是夜里人们睡的正香的时候,忽然有人听见远处狐狸说人话:大楚兴,陈胜王。


一时间人们议论纷纷,都觉得陈胜是天命所归,你看连狐狸和鱼都说陈胜将称王。


吴广平常对别人很好,在这些人中威望很高。


有一天吴广故意激怒两名押解他们的将尉,导致两人把吴广暴打一顿,感觉不解气,一人拔出宝剑要杀吴广,吴广等的就是这一刻,他冲上去夺了宝剑,一剑捅了那名押解他们的将尉,另一边陈胜也冲上来杀了另外一名将尉。


然后陈胜吴广一番激扬慷慨的演讲,振臂高呼: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九百人齐喊:陈胜王


九百人滚雪球般发展壮大,瞬间就成了数万大军,真应了那句天下苦秦久矣。

2,吴广之死


队伍壮大了,陈胜对老哥们未必有多好,对一起起事的吴广封了个假王,还算不错。


对别人,真的算不上太好。


他岳父听说陈胜起义成功的消息,来投奔他,陈胜对老岳父只是拱拱手,神情淡漠。


对岳父尚且如此,对别人更加不堪。


他的一个发小,只是说了陈胜小时候的一些糗事,大约也不过是尿尿和泥,8岁还尿炕之类的,陈胜一听大怒,命人杀了自己这位发小。


即使对吴广,他真的重用了吗?


未必。


吴广和大将田臧率军围攻荥阳,结果得到消息另外一路义军周文进攻咸阳时惨败,在渑池自杀。


田臧估计章邯很快就坏率领十余万大军来救荥阳,他想围点打援,用主力大军去迎击章邯的援军,他和手下商量时,在军中的真正的主将假王吴广竟然没有参与会议,因为田臧在商量一件大事:


不如少遗兵,足以守荥阳,悉精兵迎秦军。今假王骄,不知兵权,不可与计,非诛之,事恐败。


很奇怪啊,假王如果不同意也不用把他诛之吧,假王后面不是还有真王陈胜吗?你们这么草率的杀了吴广,不怕陈胜不高兴?


事实证明,吴广死了陈胜真没有不高兴。


献其首于陈王。陈王使使赐田臧楚令尹印,使为上将。


陈胜赐了令尹的大印给田臧,让他总览军政大权,还封他为上将。


吴广死了,陈胜真的没有不高兴。有人甚至怀疑吴广的死都是陈胜授意的。


也许在陈胜心里,吴广一死就没有人知道他起家的秘密了。


3,陈胜的失败,刘邦的成功


有人说陈胜任用亲信,他任用的那些所谓亲信大多是在他富贵后投奔他的。


陈胜本是穷苦人出身,《史记》上对他的记载很简单: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


富贵后的陈胜很怕人瞧不起他,所以不管对他的岳父还是一起长大的发小,都不甚热情,更别说重用了,所以他其实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嫡系,也许吴广算一个。


看看另一位同样穷苦的起义兄弟刘邦,他身边一帮老乡。


樊哙是卖狗肉的,夏侯婴是养马的,曹参是监狱的典狱长,周勃是吹鼓手和贩竹编的小贩,萧何是县里的主吏掾算是唯一有头有脸的人。


这些人有个共同身份,都是刘邦没起事时的好友,他们知道刘邦很多糗事,但是他们和刘邦却是捆绑在一起的,为了刘邦的事业,他们可以拼命。


所以刘邦被项羽追的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时,把自己的一双儿女踹下车,驾车的夏侯婴数次把孩子又抱回车上,所以他们和刘邦不是单纯的上下级关系,而是真正的荣辱与共,刘邦的成功就是他们的成功,甚至是他们子孙后代的成功,所以他们必须不惜一切的帮刘邦成功,因为有这些真正的嫡系,刘邦数次被项羽大败,依旧能卷土重来。

陈胜根本没有建立这么一支打不散的亲信手下,他的所谓亲信都是他富贵后来投奔的投机之徒,陈胜败了,他们想的第一件事就是和陈胜切割关系。


======================



薛白袍


2019年,在初中语文中的《陈涉世家》内容被删除了,这篇经典文章在语文教科书中已经有60年的历史了。《陈涉世家》的内容删除,专家解释为语文和历史学科内容重复的删除,历史教科书中有一节课专门讲陈胜吴广起义,语文中以《周亚夫军细柳》代替。

《陈涉世家》中这些经典语录我们仍旧记得:“苟富贵,勿相忘”、“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陈胜、吴广和《史记.陈涉世家》

有关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的事情全部来自于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现在诸多推测和判断都来自于这篇文章,大多是根据这篇文章的记载进行人为的推断,这篇文章详细记叙了起义到失败的始末,司马迁只叙述事实而没有进行推断。

现在有不少人根据《史记.陈涉世家》的记载进行自我判断,很多脱离了历史事实依据的。

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

陈胜是阳城人(河南登封附近),吴广是阳夏人(河南太康),两个人本来素不相识,因为要到渔阳屯戍边疆,这两个人是屯长,各自领着各自地方的人集合去边疆。结果在大泽乡(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附近)遇到暴雨,阻碍了行军,延误了到达日期。(陈胜雕像)

根据秦朝法律,未能按时到达的人要一律处斩,怎么办?陈胜、吴广认为左右都是死,不如揭竿而起——起义。秦朝时期的人比较迷信,为此,陈胜和吴广做了两项工作:第一,清算卦的人仆算未来,算卦的人也看出了两个人的意图,表示起义最终会胜利。两个人将红绸布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塞进鱼肚子,让一起的人买回来,这一个红绸布上的字引起了轰动;第二,在驻屯附近庙里,吴广学狐狸叫,并且喊“大楚兴,陈胜王”

吴广对陈胜作为起义的首领出力那是相当不少的。

陈胜吴广起义后,队伍迅速扩大,并且攻占了几个县城,在“陈县”,陈胜吴广建立“张楚”政权,陈胜自立为王,吴广为假王,也就是副手,代理王的意思。这也是陈胜当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和“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具体实践,完成了当初的志向愿望,就差一个“苟富贵。勿相忘”了。

吴广是如何死的?

建立政权后,陈胜采取了主力进攻荥阳,占领荥阳这个大粮仓后直捣秦朝首都咸阳;偏师占领各地的地盘。

陈胜坐镇,吴广担任主力进攻荥阳,张耳(刘邦建汉朝时为赵王)、陈余(汉朝诸侯王)等进攻周边地区。从以上安排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陈胜和吴广的关系是相当不错的。(大泽乡起义雕像)

一、陈胜的变化。陈胜称王后,也在实践“苟富贵,勿相忘”,一些旧时的朋友纷纷来投奔。孔子八世孙大秦博士孔鲋也来投奔,将孔子的君臣父子理论灌输给陈胜,战乱时代的陈胜居然听了,变得高高在上,根本不理会下层的人,江山还没有坐稳先搞这些无用的东西,真是作死啊。陈胜小时候的一个同乡来找他,因为说了一些陈胜小时候的事情,并且进出陈胜驻地随便就被陈胜杀了,严重脱离群众,原来打算投奔他的人心都凉了。(孔鲋像)

二、吴广的困境。吴广率领起义军主力很快到达荥阳,秦朝在荥阳兵强马壮,国家的粮仓又在这儿,不担心缺粮食,守军主将是秦朝原丞相李斯的儿子李由,他据城死守,吴广根本没有办法。(起义军作战路线图)

陈胜觉得吴广既然牵制了秦军的主力,另外派遣周文率军直接进攻咸阳,一路也是势如破竹,直逼咸阳城下。秦朝派遣章邯组织骊山的刑徒和奴隶进击周文的部队,秦二世也是将这些临时组织起来的士兵允诺了很多好处的。章邯不愧是名将,将周文的部队连续击溃,周文兵败自杀。

三、吴广被杀。章邯击溃周文的部队后,要汇合荥阳的秦军打击吴广率领的起义军主力。这时候吴广率领的起义军发生了内讧,田臧等将领私下谋划,认为吴广骄横不懂得指挥军队,联合起来假称陈胜的旨意将吴广斩杀了,并且将吴广的头送给陈胜,陈胜也没有说什么,反而将田臧任命为上将军,不过在于章邯的战斗中被消灭了,他的作战能力也不怎么样!

吴广之死的疑问?

陈胜派遣到各地攻城略地的将领们离心力非常大,纷纷割据,尤其是周文战败和吴广被杀以后 ,根本不听陈胜这个王的招呼。

吴广作为二把手,陈胜肯定是防控的很严,派遣了不少将领监控他,手下将领们联合用假诏书就能轻易杀了吴广,看来吴广在军中的势力和权利已经被陈胜抽空了,“苟富贵,勿相忘”那也就是说说而已。

通过吴广被杀的经过和陈胜在吴广死后的表现,吴广也就是名义上的二把手,实权根本没有多少了,就是这样名义上的二把手陈胜和手下将领都不放过,还有什么可以凝聚人心。

原来秦朝灭亡的六国诸侯也纷纷自立,看不起陈胜的张楚政权,他们认为王侯将相是有种的。陈胜的车夫庄贾被章邯收买,将陈胜刺死了,亲信的人不相信,败亡早晚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