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強化調脂不能只用他汀類藥物?聽聽護士長怎麼說

今天在查房的時候遇到一位冠心病患者的家屬拿著患者複查的血脂化驗單過來問我:“楊護士你看我爹的血脂才5.8mmol/L,這不在“正常值”範圍內,可為什麼張醫生又給我爹開了3個月的調脂藥和依折麥布片?他血脂也不高啊,吃這麼久不會有什麼副作用吧?”

我對他說:“血脂的理想範圍是因人而異的,血脂化驗報告單上只有血總膽固醇高於6.2mmol/L才標明異常,但對冠心病患者來說總膽固醇應低於4.8mmol/L才算正常,你爹這個值已經太高了。”其實對於血脂化驗結果正常的心腦血管患者來說,血脂大部分都沉積在血管壁上,化驗單上結果雖正常,但實際的整體血脂水平卻很高,也就意味著潛伏者極大的再發心腦血管意外的風險。

為什麼強化調脂不能只用他汀類藥物?聽聽護士長怎麼說

為什麼冠心病患者在強化調脂治療上不會只用他汀類藥物呢?

許多冠心病患者在治療時,醫生都會首選他汀類調脂藥。這種藥物在單獨使用時,有一定的侷限性。如運用中等劑量以上後,不良事件發生率就開始升高。年齡,尤其是70歲以上的患者,女性,體型瘦小、虛弱,合併多種靶器官損害,使用多種藥物,處於圍術期者,合用貝特類、環孢素藥物或飲食,出現肝酶損傷、肌痛無力的比率高。但高危和極高危患者需要強化治療,若單純依靠大劑量他汀類藥物,可能增加不良反應的發生。

另一方面,血脂異常的致病機制很多,目前較明確的,包括膽固醇在肝合成增加,和其在小腸吸收增加。他汀類藥物能抑制膽固醇在肝合成。但與此同時,人體腸道會防禦性的多吸收膽固醇。如此一來,功過相抵,膽固醇下降水平有限,醫生就不得不加大用用藥劑量。

因此,對需要強化調脂,或是但用他丁類藥物調脂幅度不理想的患者,治療應“強強聯合”,聯合運用他汀類和依折麥布。就好像治理沙塵暴,他汀類藥物能阻止膽固醇形成,如同“植草”,防止水土流失,形成風沙;依折麥布可阻擋膽固醇吸收,就像“種樹”,以攔截呼嘯而來的風沙。

這能避免大劑量單一使用他汀類藥物,可能導致的不良反應。

為什麼強化調脂不能只用他汀類藥物?聽聽護士長怎麼說

一般認為,“有效”的調脂方案應該在用藥4~6周內,是總膽固醇水平降低20%,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降至達標,即70mg/dl,或降幅超過50%。且患者耐受性好,不良反應少,不產生嚴重的毒副作用。如果效果不明顯,就要考慮加量、換藥、或聯合用藥了。若經治療,血脂已降至正常或達標水平,就需要繼續按此劑量用藥。除非血脂已降至很低,一般不減少用藥量。長期連續用藥時,每3~6個月複查血脂,同時檢查肝腎功能和測肌酸激酶。

在強化調脂中如何正確服用他汀類藥物,聽聽楊護士長怎麼說:

一般認為適當加大他汀類藥物的劑量,可進一步減少血膽固醇的含量但是盲目的增加他汀類藥物劑量是不可取的,因為劑量增加一倍,血膽固醇並不成倍下降,最多可降低5%~7%。目前市場上銷售的的他汀類藥物最大安全劑量為80毫克,在這個劑量時他汀類藥物的不良反應已經有所增加。所以我建議他汀類藥物常規劑量在20~40毫克之間最佳。

為什麼強化調脂不能只用他汀類藥物?聽聽護士長怎麼說

如果用藥4~8周後,自我感覺無異常,複查血脂和肝酶也沒有異常,說明患者對他汀類藥物比較耐受,以後發生肝酶和肌酶異常的可能性較小,隨後每年複查一次即可。

對於普通人來說,單純血脂高並沒有高血壓。糖尿病或冠心病或腦卒中或外周血管病,可以服用他汀類藥物,不需要強化調脂治療,但需要繼續控制飲食和體育鍛煉,半年後複查血脂。如果學哈子正常就這樣控制即可。若血脂異常,則需要堅持服用他汀類藥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