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諡者,行之跡也”,繁榮大唐下“諡號”的興起之路

中國古代,諡號是一種很特殊的稱謂。從西周開始,諡號就開始出現。諡號一般都是別人給予的,自己是不能給自己取諡號。一般人是沒有諡號的,只有皇室貴族、大臣和文人藝士們才擁有,但前提是必須有很高的成就才行。從古至今,為了方便記憶,諡號一般都是用一個字、或兩個字來取用。到了唐朝以後,諡號越來越流行,從開始的一字兩字,變成三字四字,變得越來越長。在歷史的演進過程中,諡號也隨著時代的不同發生了變化。

一、“諡號”歷史悠久,在歷史大環境的驅動下,“諡號”成為獨具一格的旗幟

諡號延續的時間非常長,它起源於西周周穆王時期,持續了一段時間,但是到了秦朝的時候,秦始皇覺得,諡號有兒子議論自己的父親,臣子議論皇帝的嫌疑。秦始皇生性驕傲,不能忍受自己的兒子和自己的大臣們議論他,所以就廢除了給逝去的人取諡號這種行為。

“諡者,行之跡也”,繁榮大唐下“諡號”的興起之路

但是到了西漢時期,劉邦繼位的時候,開始繼續用諡號。劉邦是個注重正統的人,他認為諡號是正統,所以繼續沿用。

太子諡號是由群臣制定的,當然在諡號的擬訂過程中,也不完全是由大臣完全負責,也有皇帝的參與。這樣才能合理制定諡號,也不會因皇帝的不贊同而惹怒皇帝。唐朝建立後,第一位太子李建成死後被封諡號“隱”。

“隱”是大事沒有做成的意思,李建成本為太子,在“玄武門事變”中,被李世民殺害,還沒登上皇位就死了,所以大臣們給他取了這個諡號,用來表達對他沒有登基坐皇帝,而感到惋惜與悲痛。

“諡者,行之跡也”,繁榮大唐下“諡號”的興起之路

李承乾死後也被追加了諡號,他被人稱為“愍太子”,在他還是太子的時候,因嫉妒自己的親弟弟,原因是皇上對他的親弟弟很看重和寵愛。李承乾生性自私自利,認為自己的父親愛護他的弟弟,很大可能把太子之位轉傳給他的弟弟,從而廢除自己的太子之位。

對於父親的偏愛,李承乾感到非常害怕,所以就起兵造反,最後事情敗露了,唐太宗疼愛他不忍心殺他,就把他給流放了。死後別人賜他諡號為“愍”,這個字的意思是“憂患、痛心”的意思。為什麼會賜他這個諡號呢?因為他的一生並沒有過上好日子,賜這個字,也是大臣們出於對他的同情之心,同情他的遭遇,這也算是一個“平諡”了。

太子的諡號,並不只是針對於太子的。皇上的皇子們即使並沒有封為太子,死後也可能會被追封為太子諡號。除夕之外還有不是太子的王侯,都可以得到太子的諡號,前提是需要足夠的優秀。例如歷史上的“懿德太子”李重潤,李重潤是唐朝武則天時期的著名人物。

“諡者,行之跡也”,繁榮大唐下“諡號”的興起之路

李重潤的一生過得很艱辛,當時由於他得罪了武則天,被武則天貶為庶民。在唐中宗當上太子時,武則天又復立他為邵王,但是不久,還是被冤死,死時只有十九歲,而且與當時當朝丞相死去的女兒,有冥婚一說。唐中宗繼位時,認為李重潤死的不明不白,又和丞相的女兒有婚,對唐朝的基業有所貢獻,特賜次諡號“懿德”,來讚美他的品德。

二、“諡號”的發展幾經挫折,種類繁多,在實力雄厚的唐王朝時期,諡號快速興起

一直髮展到唐朝,諡號開始興起。唐朝是個很開放的朝代,在眾多朝代中,唐朝的文化也是最為豐富的,多多少少會有一些愛慕虛榮的大臣們,他們想給自己留下好聽的諡號,因此唐代諡號其中一點的作用,就是滿足皇親貴族和大臣們的虛榮心。

唐代的各個君王們想要通過死後冊封諡號,流傳百世這一作用,來激勵貴胄和大臣們。那些大臣們留為了維護自己的美好形象,不想因為某些事情被封為“惡諡”,從而遺臭萬年。所以其二的特點也是為了約束群臣,使他們積極向上,做一個擁有美諡的人。

“諡者,行之跡也”,繁榮大唐下“諡號”的興起之路

諡號的發展有很多種類,隨著歷史大環境的變遷,諡號也慢慢發生變化。從剛剛開始的時候,諡號只有讚美的意思,還有記錄生平一些事情的諡號,但並沒有一個人願意自己百年之後獲得的諡號是很低級、具有貶義的。但到了後世,諡號又繼續發展。到了周厲王時期,開始有“惡諡”,因為當時周厲王殘暴,所以百姓們就給他取了一個“歷”的諡號,就此,諡號開始有褒也有貶,有誇讚的也有貶低的。

諡號共分為五種:“上諡、下諡、惡諡、平諡、私諡。”表揚讚美的諡號稱為上諡,一般都是讚美一個人的才能,讚頌美德。還有一些個下諡,是具有譴責的意思,表示一生做得事情很不好,例如隋煬帝的“煬”,意思是指他昏庸,經常親近自己的親人,不分好歹,而真正有才能的人,他又疏遠。惡諡是正真的暴君才會擁有的諡號,惡諡和下諡不同,相比起來下諡,惡諡比下諡的批評程度更大一點。

太子諡號可以分為三種,最高為皇帝,其次為皇子,最次為王爺。在唐朝,皇帝和被追封的太子,以及被追封為太子諡號的人的關係比較複雜,他們不僅僅有父親給兒子取諡號、兄弟之間相互取諡號、也有叔叔給侄子取、孫子給爺爺取。

後來又出現一個“私諡”。除私諡外,其他的諡號都是來紀念死去的人是皇親貴族,或者有名有才華的大臣,這些大臣至少也得三品以上。而私諡不同,私諡的對象是隻有才氣的文人,例如士大夫、學者們死後,由自己的親戚們給他取的諡號,私諡和他的名字一樣,是私底下,隱秘的諡號,與前面幾個種類的諡號大相徑庭,也不容易讓人記住,甚至有的私諡不會被記入史料。

“諡者,行之跡也”,繁榮大唐下“諡號”的興起之路

有一個很有名的諡號,專門對文人藝士來說的志高無上的諡號,為“文正”。“文正”在唐代的時候,算是對文人最高的評價,很多文人墨客追求一生,只為這一個諡號。

維周公旦、太公望,開嗣王業,建功於牧之野,終將葬,乃制諡。遂敘諡法。諡者,行之跡也。號者,功之表也。車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細行受細名,行出於己,名生於人。

——《逸周書·諡法解》

諡號的選取也不是隨心所欲的選字,選取諡號的時候,要嚴格遵守《諡法》中的字眼。諡法中記錄了一些穩定的字,取諡號要從這些穩定的字中去尋找。諡號對於古代來說充滿了神聖和敬畏,人們也都按照諡法中去取字,從來沒有人去胡亂的取字。諡法可以說是古代編纂諡號字最全的一本書了。

三、“諡號”的發展是中國古代歷史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流芳百世,不僅限制貴族子弟的行為,同時為後世的發展起到借鑑作用

歷朝歷代的諡號參照的都是儒家和道家的道法相結合,對死者生前的英勇事蹟,和道德品格最高級的評價。是分辨一個人是惡是善的小標誌,也更容易在日常生活中記住這個人。而同時諡號能夠起到限制貴族子弟們的行為,也有利於讓他們和平共處,遵守朝廷的規章制度,共創和諧良好的環境。

在諡號的發展過程中,從先前的一兩個字,變成了很多字,特別是在唐朝的時候,比較流行長一點的諡號。到達唐朝的時候,除諡號外,也興起一個廟號。例如唐太宗李世民,他的諡號就是武則天給他取的,名為“文武大聖大光孝皇帝”,諡號字數明顯比以前的多得多,和以前的相比,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諡者,行之跡也”,繁榮大唐下“諡號”的興起之路

唐朝的諡法都是四字以上,七字居多,就是因為推崇於兩法結合的原理。唐朝的諡法前四個字是參照道家的諡法,在唐朝道家的諡法最為重要,而後面幾個字就是以儒家的道法來取字的。如李世民的諡號為“文武大聖光孝皇帝”,前面的四個字“文武大帝”就是道家的說法,而後面的“光孝”就是按照以前取諡號的方法,來取諡號的。所以在唐朝,諡號的發展趨勢還是有一定的改變的。

正因為唐朝諡號這一改變,促成了後世歷代皇帝的諡法有所改變,到了清朝時期,諡號再次延續唐朝的諡號取法,但不同的是,前後是道家諡法,後面是儒家的諡法,中間卻要再加上很多的字,這些字都是用來遮掩皇帝們的罪過與過失的。所以說,想要記住唐朝之後的諡法,首先要記住的是前面的道家諡法,再記住結尾,為方便記憶,中間很長的諡號可以忽略不記。

諡號的一些原理以及取字,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之所以能延續到現在,是因為我們的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時代發展過程中,我們需要做的是將優秀的傳統文化繼續發揚光大,學會“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新唐書》

《舊唐書》

《資治通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