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好基層治理“路在何方”之問

作為“中國之治”的有機組成部分,基層治理在黨的領導體系中佔據不可或缺的地位。基層治理面對最廣大的群體、最複雜的矛盾、最具體的問題,治理現代化的任務最多最重,以黨的領導引領基層治理創新,是新時代基層治理方式與時俱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

近日,根據中央統一安排,中央宣講團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宣講報告會在各地陸續開展,宣講團成員用平實的語言、鮮活的案例,闡明瞭十九屆四中全會的重大意義,並對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總體要求、總體目標和重點任務進行了深入解讀,有利於探索出基層治理創新模式。

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下移,鼓勵社會協同、公眾參與,完善協商與對話的良性互動機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是基層修煉治理內功、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發力點。北京市的“街鄉吹哨、部門報到”改革,就是把全面加強黨對基層治理的領導作為核心,不僅體現了黨對基層治理領導的必然性,而且凸顯了黨加強對基層治理領導的緊迫性。因此,要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的目標,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就要創新社會治理體系,把資源、服務、管理放到基層,把基層治理同基層黨建結合起來,建構科學合理、健全完備、相互銜接的基層黨組織治理體系,方能提升基層黨組織治理能力,讓全黨全國人民更有獲得感的堅定製度自信。

黨的領導是覆蓋社會生活各個領域、貫穿國家治理全過程的,加強黨對基層治理的全面領導,夯實基層治理的地基,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全局性、基礎性工作。黨領導基層治理的根本目的是把不同主體的治理活動整合到一起,把各種治理資源配置到一起,把各種治理功能聚集到一起,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高效的基層治理體系。必須著力優化黨領導基層治理的體制機制,探索解決基層治理“最後一公里”問題的途徑和方法,構建合作互助治理新模式,確保黨的全面領導對基層治理的全覆蓋,助力基層治理更加堅強有力。

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決定了基層黨組織要加強基層治理,為人民謀幸福,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黨的工作最堅實的力量支撐在基層,最突出的矛盾問題也在基層,基層既是治理的重點,也是治理的難點,只有把黨建設好,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基層,才能切實貫徹黨領導一切的最高政治原則,進一步督促我們去完善我們的制度和治理體系。相信只要我們沿著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指引的道路前進,“基層之治”定會更有力量,基層治理定能答好“路在何方”之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