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之治 河南实践丨洛阳“五比五不比”:基层减负 干事增效 群众满意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田宜龙

在栾川县合峪镇砚台村村委会,干净整洁的院落,10块办公场所的标牌,让整个党群服务中心更加醒目。

“以前我们不光会议多、上级检查多,还有村委挂的标牌能有几十块,每个办公室都得挂三四块牌子,花钱不说,村民来办事看半天不知该进哪个门。今年市、县开展集中整治形式主义突出问题,让我们各项负担大大减轻,干事更有劲了、群众更欢迎了。”11月13日,砚台村党支部书记郭建告诉记者。

洛阳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大力倡树“五比五不比”作风导向,务本责实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推动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河南时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细落实。

“四不两直”调研察实情,当好推动基层减负工作的“火车头”

“村集体收入情况如何?‘党建引领、三治并进、服务进村’工作推进如何?党员发展怎么样?”前不久,洛阳市委主要领导轻车简从、不打招呼,直接深入伊川县鸦岭镇曹窑村督导调研脱贫攻坚和党的建设等工作。

“今年以来,洛阳市委把集中整治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研究制定工作方案,拿出硬招实招,抓好突出问题整治。”洛阳市委办有关负责人介绍。

市委主要领导带头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改进调查研究方式,轻车简从直奔现场,听实话、察实情,“吹糠见米”解决矛盾问题,赴基层调研57次,其中采取“四不两直”(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方式27次。市级领导赴基层调研共1572.5天、平均每人41天,其中采取“四不两直”方式692天、平均每人18天。

洛阳市严格对标对表中央、省委要求,实行发文前置审核制度,对15个不符合发文要求的文件稿进行退文。实行会议计划审批管理制度,严控会议规格、规模、时间,全市性会议原则上采取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

实行督查检查考核备案审批制度,对年度计划外督查检查考核事项从严控制。洛阳选取20个乡镇(街道)、村(社区)和企业、学校单位作为减负工作样本点,每月统计文件、会议、督查检查考核数据,及时掌握基层负担情况。

问责激励并举,把基层负担减下去,把干部斗志鼓起来

在洛宁县政府的一间会议室里,一套“小鱼”视频会议系统引起记者注意。洛宁县县长周东柯介绍,该系统支持会议室、办公室、桌面多场景应用,能有效避免“一个会议层层开”的现象。此外,县里还建立了“四大班子”办公室联审联批制度,严格会议活动报批程序,能不开的会议坚决不开,能合并的合并,今年前9个月县级会议数量同比减少55.7%。

统计显示,今年1至9月份,洛阳市本级发至县级文件同比精简48.2%,召开会议同比下降46.2%,开展督查检查考核同比压减85%,基层减负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洛阳市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通过树立鲜明导向,把形式主义、基层负担减下去,把干部斗志鼓起来,把干事业的“动力源”、谋发展的“增长点”挖掘出来。

今年以来,洛阳市先后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201件,处理399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245人;通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61起186人。

同时,洛阳为全市1865名市管干部建立业绩清单和负面信息清单,因业绩突出提拔重用干部78人,因存在负面问题免职8人、待安排岗位3人。建立容错免责、纠错整改和关爱干部工作机制,对11名曾被问责但符合重新使用条件的县处级领导干部予以进一步使用。

“泡在群众中,真好!”基层干部一身轻,高质量发展动力足

“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后,有更多的时间到村里访民情、解难题。泡在群众中,真好!”宜阳县一位基层干部感叹。

今年以来,洛阳产业转型加速提质,文化旅游加快融合,城市承载能力显著提升,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加速推进。

同时,洛阳市委、市政府谋划实施的小游园、城市书房、集中供暖等重点民生项目如期完成,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统计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洛阳市生产总值3709.4亿元,同比增长8.3%,分别高出全国、全省2.1个和0.9个百分点,增速连续2个季度居全省第1位。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高出全省1.8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一位。

“通过集中整治、严肃问责和关怀激励,洛阳广大党员干部干事业谋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进一步释放。”洛阳市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下一步,洛阳市委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大力倡树“五比五不比”作风导向,持续整治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切实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奋勇争先、干事创业的动力活力,加快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洛阳绚丽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