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多措并举助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金羊网讯 记者丁玲 孙晶报道:广州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再发力。近日,广州市工信局展开高质量发展深度调研活动,记者获悉,目前,广州90%以上的市场主体、80%以上的新增就业、70%以上的创新成果、40%以上的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和税收由中小民营企业贡献。调研中,多家企业用切身经历分析了广州助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措施。15日,广州还将举办“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论坛”继续深入探讨相关话题。

打造政策服务闭环,助力中小企业创新研发

为助力中小企业发展,广州持续推出利好政策。

今年8月,广州印发实施“民营经济20条(修订版)。政策包括畅通民间投资渠道、支持民营实体经济发展、促进民营企业创新创造、扶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优化民营企业发展政务环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等六个方面20条71项政策措施,其中45个政策点是新增条款。

在调研中,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粘慧青向记者介绍了核心部件全部实现国产化的全自动生物质谱检测系统CMI-1600。该仪器是禾信质谱在数十年质谱研发的基础上耗时4年打造的一款应用于临床微生物鉴定、蛋白多肽分析以及核酸分型检测等多个方面的生物质谱仪。

“这款仪器在产品性能方面已经达到国际同类仪器的水平,并且在价格和服务方面都更有优势。一台进口仪器的产品定价在300多万,而禾信的价格在200多万。按每年进口一百台的体量来计算,禾信将为国家节省上亿元。”粘慧青说道。

禾信仪器总经办主任蒋米仁向记者表示,公司自2004年成立开始就一直在做研发,质谱仪器作为研发周期长、需要科研经费高度投入的行业,无论是广州市科技局还是黄埔区科技局都给予了禾信很大的支持;另外,在营商环境方面,广州先后出台的“民营经济十条”、“民营经济20条”等都对禾信这样需要大量投入的企业非常利好。

支持民营企业上市融资,纾解民营企业上市困难

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广州也在发力。

广州市于今年印发实施《关于加快推进企业上市工作的实施意见》,并组织140多家企业赴上交所和深交所交流,其中8家企业申报科创板获受理。另外还设立总规模200亿元的民营上市公司并购纾困基金,通过股权收购、增资扩股等方式纾解民营企业上市困难。

今年以来,一批民营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做大做强,广州市新增民营上市企业11家,方邦电子成为首批科创板上市公司之一。截至2019年10月25日,广州市境内外上市民营企业已达129家。

广东丸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办公室副主任庄欣美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2014年首次尝试申请上市到正式登陆A股,丸美用了五年时间。上市过程中面临很多困难,为此,广州市相关部门对丸美提供了相关的专业帮助。助力丸美成功上市,三个月后,丸美市值便超300亿元。

政策引导产业园区规范建设,营造中小企业发展优质载体

帮助中小企业发展,升级产业园区是重要手段。

数据显示,2018年广州市有运营主体产业园区合计超过360个,入驻企业超过9000家,入园人数超过100万人。其中入驻企业超过70%是中小民营企业,产业园区已经成为中小企业培育和孵化的重要载体。

但由于早期产业园区并未有产业集聚的意识,多为综合性产业园区,且运营商仅为企业提供办公场所以及简单的物业管理服务,导致企业发展服务十分薄弱。

广州产业园区协会秘书长罗明如向记者表示,为助力中小企业发展,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广州市制定了一系列政策规范园区发展,促进载体和产业融合。为解决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用地需求,广州市出台了M0产业用地政策。为了形成产业链集聚,政府通过提质增效园政策,鼓励园区明确产业发展规划,建设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成立产业联盟,引进产业发展基金,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形成一个闭环的产业生态圈。

另外,为打通中小微企业服务“最后一公里”、完善中小微企业服务体系,广州市工信局于还于今年8月认定了首批100家中小企业服务站。今年起服务站将深入到广州创投小镇等中小微企业集聚区,预计每年将开展超过1000场个性化和专业化服务活动,为上万家中小微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届时将基本形成全市覆盖、功能完善、资源共享、运作规范的中小微企业 “市、区、集聚区(商协会)”三级服务体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