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都”大名天下聞,看著那些精美的瓷器,彷彿能讓人逆著時光長河而上,一窺千年前宋朝的飄移和風雅。景德鎮那一爐燒了千年的窯火至今仍在熊熊燃燒,小城君此次尋訪的酒店正坐落於景德鎮東郊的小村莊裡,在現代化的滾滾洪流面前,這裡似乎還很好地保持著令人驚歎的面貌。
瓷器之都
The capital of chinaware
“鄉村”和“城市”,似乎是一對天生的反義詞。
漫步在三寶村,碎的瓷片、破的罐子俯拾皆是,隨處可見的“瓷藝工作室”,時刻在彰顯著景德鎮“瓷都”的身份。在這裡,彷彿時間的流動都變慢了。
不用擔心明天的工作,不用考慮是否加班,那顆被水泥森林和“996”馴服的心又變得躁動起來,充斥著叛逃的渴望。
不知從何時起,鄉村生活成了我們嘴裡的“詩和遠方”。
越是見慣了城市裡摩天的大樓,就越能明白泥瓦房的可貴,這些被寄託了無數鄉愁和思念的“土房”,記錄了漫長的歲月。
隨著城市化的車輪滾滾向前,這幫“老傢伙”逐漸失去了生存空間,越來越多傳統鄉村在消失,抑或失去自己的特色,慢慢成為城市的附庸。
作家賈平凹提及家鄉時總是感慨萬千,他曾一再呼籲保護古村古鎮和鄉村的自然風貌,希望在城鎮化進程中兼顧保護傳統村落文化。
瓷,源於瓷土,融於水火,塑於人工,成於天意。
在三寶村,這個景德鎮東郊的小村莊,人們用另外一種方式,重塑了傳統文化的尊嚴和活力。
小城君此次尋訪的“隱居·景德藝術酒店”,坐落於三寶蓬藝術聚落,沿著三寶村的道路一直向前,在山坳前停止。
潺潺溪水繞過幽深的峽谷,蜿蜒至山腳,在這片小小的山谷中,暗藏著巨大的“玄機”。
自五代時期起,三寶村就以盛產優質瓷土聞名,千百年來“嗵嗵”的水碓聲從未停歇,迴響至今。
這裡保持著傳統村落的“倔強”,那些磚石院牆、夯土房、竹木小院是一代人記憶的烙印,至今仍有人居住其中。
隨便走進一棟其貌不揚的小房子,可能都是某位潛心於瓷的手藝人的修行道場,他們似隱世的道人,將自己藏匿在小山的蔥蘢之中。
拉坯,利坯,曬坯,刻花……反覆試煉,調和釉色,斟酌著窯內氣氛,緊盯著爐火明滅,對他們來說這些才是天大的事兒。
或許正是由於濃重的文化氛圍,這裡吸引了越來越多人,許多藝術家把工作室搬到這裡來,一座座極具現代氣息的小樓拔地而起。
在保持了村落原始風貌的同時,跟上了城市化發展的腳步,三寶村煥發出了新的光彩。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無疑是建造在三寶西朝塢的“烏托邦”——三寶蓬藝術聚落,連馮小剛都對這個創意園區讚不絕口。
2014年,一群有意思的人聚集在三寶村,他們熱愛陶瓷,熱愛藝術,熱愛景德鎮。
所以他們想搭建一個窗口,讓更多人認識當下的景德鎮,認識當下的三寶村,瞭解傳承千年的“瓷文化”。
器與器的碰撞,人與人的對話,要了解一個地方,最好的辦法就是“住下來”。
“隱居·景德藝術酒店”正是在這樣的契機下,進駐三寶蓬藝術聚落,為落腳景德鎮的人們提供了一個隱居的好去處。
現代與傳統,新與舊,在三寶村微妙地交織起來。
從三寶蓬藝術中心出發,沿著白色石子小路踱步而行,緩緩走進山谷的靜謐之中,當夯土的紋路延伸出詩意,便好像又和藝術更親近了一點。
近四米高的赤色土牆彷彿自土地生長而來,帶著大地的靈感與野性,然後風聲響起,水流悄然而過,謝絕了車水馬龍……隱居景德藝術酒店就在這裡。
酒店潛伏三寶蓬藝術聚落之中,參差紅磚搭起的建築,勾連起絲絲縷縷古窯磚塊堆疊的舊日深情。
在三寶這一方隨處散播藝術的境地,“隱居·景德”通過細枝末節的陳設意蘊,以“瓷”為媒介,悄然融入當地的氛圍中。
大堂給我的第一印象是“素雅,燭臺、燈籠燈仿古造型的燈具映射著暖光,搭配素色的牆體,營造出瞭如“瓷”般的細膩感。
大堂入口正對的牆上,掛著四副繪有“芭蕉”的瓷板畫,吧檯前的四張彩釉圓瓷凳早就被客人預訂,暫時寄存在這裡。
吧檯上原本只擺放了一盆蘭花,覺得太“俗氣”,後來又增設了一對兒白瓷花瓶。
不知不覺間,一場文化美學之旅悄然開幕。
透過大堂的落地窗,隱約能看見一片“枯荷塘”,匣缽蓋為葉,廢鋼筋為杆,在人心裡人留下了屬於景德鎮的深深烙印。
“荷塘的意境,是歸隱生活的情境之一。與隱居的初心不謀而合,隱於居,居於隱。”
這件景觀池裡的藝術陳設,正是出自旅居景德鎮多年的吳軍老師之手。
燒燬變形的匣缽蓋,拆遷工地上的廢棄鋼筋,在他眼裡都是“放錯地方的寶貝”,十分難得。
說到景德鎮,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都是“瓷”,鋼筋和匣缽蓋都過於隱忍含蓄。但在聽完吳軍老師的解讀之後,小城君也有了自己的看法:
鋼筋是這個城市的脊骨,支撐著無數的建築,見證了景德鎮的發展;經歷過無數次窯火的匣缽蓋,見證了高嶺土如何浴火重生,蛻變成精美的瓷器。
這兩種材料,都是景德鎮千年變遷不可多得的見證者。
這些“荷葉”或並植、或交叉、或錯落、或橫折、或躺立……各有姿態,卻又和諧地構成了這整片的荷塘。
微風襲來,荷塘內池水泛起一層層漣漪,高低交錯的荷花或直或曲,搖曳生姿層疊開來,妙趣無限。
“隱居·景德”共有三層樓,客房圍繞中庭環形分佈,而房名同樣大有講究。
宋和景德鎮的淵源頗深,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因鎮產青白瓷質地優良,遂以皇帝年號為名置景德鎮。
所以“隱居·景德”用兩宋的四十一個年號,為酒店的客房命名,用宋的時間,詮釋當下的隱逸,倒別有一番風味。
客房採用木質地板,推門進去還能聞到淡淡的木質香氣。
綿軟的光線被運用得很好,暖色調的木質傢俱和燈光相呼應,營造出一種令人放鬆的舒適感。
造型別致的燈具,搭配瓷、木、竹等元素的裝飾,算不上奢華,卻也和“隱逸”二字極為貼切。
“隱居·景德”與景德鎮的交纏,遠不止“一間房,一張床”這麼簡單,在開業儀式上,她給出了答案。
“隱居·景德”的初衷,是希望人們都能愛上隱居,愛上美好的一切,同時也能成為人們瞭解當地文化的小小窗口。
歷經一個多月的挑選與籌備,隱居最終挑選了兩款具有代表性的陶瓷產品,打上“隱居出品”的標籤,並把這兩款產品帶往世界各地,為陶瓷提供了更大的舞臺。
著名瓷人、作家塗睿明老師提出的另一個概念,更讓人覺得眼前一亮。
藝術起源於生活,瓷最早便是作為人們的生活器具存在,比起冷冰冰的展廳、展館,人們的生活場景更能展示瓷器之美。
而“隱居·景德”就是一個很好的載體,酒店裡的各種瓷器都出自當地藝術家之手,若是有客人喜愛,大可以直接買走。
“在未來讓陶瓷從藝術進入生活,從收藏進入日常。”
如果說儀式是一場文化的碰撞,那麼之後的“山谷星空晚宴”就是美學在感官上強烈的衝擊。
夜色沉沉,沿著設計師臨時打造的石板路,兩旁的蠟燭指引著客人走向山谷深處。
走上山坡,這裡放置了白色展臺,上面放置的都是景德鎮一些藝術家的作品,經過的客人無不駐足停留,細細品味一番後再度前行。
在山谷平坦處,幾十張桌子環繞火堆圍成圈,客人兩兩對坐,保持的距離恰到好處。
山風從松、竹林間穿過,發出好聽的“沙沙”聲,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煙火氣”。
讓人不禁想起王志剛老師在開場時說到:
“今天,讓我們以大地為床,天空做被,在母親溫暖的懷抱裡,暫時歇息。”
是時候去隱居,哪怕只有一天。
當我們在討論景德鎮時,最無法迴避的話題,就是那些沒落的傳統技藝。
如果說“隱居·景德”是三寶村維繫現代與傳統文化的紐帶,那麼在景德鎮浮樑縣的前程村,同樣有這樣一棟建築,傳統技藝在此蝶變、新生。
視線穿過翻滾的竹海,一棟混凝土房坐落於群山環抱之處,這就是著名的“丙丁柴窯”。
景德鎮柴窯因其以馬尾松為燃料而得名,而“丙丁”二字則由柴窯女主人黃眉所取:
“火是窯的靈魂,丙火是陽火,像太陽一樣熱烈、強烈的火;丁火是燭光、月光,溫柔、內斂。丙火和丁火融合在一起,陰陽相濟,才能燒出好瓷器。”
柴窯出的瓷器自古以來的地位就很高,得益於嚴苛的選材和把樁師傅高超的技藝,明朝人文震亨在《長物志》中說:“柴窯最貴,世不一見。”
但隨著近年來煤窯、氣窯的普及,許多新技藝出現,柴窯受到很大沖擊:材料不夠環保、燒製難度大、效果難把控等特性,讓這門傳統手藝正在面臨消亡。
9年前,老餘夫婦辭去廈門的高管工作,回到家鄉做瓷器。妻子黃眉出生景德鎮陶瓷世家,自幼接觸瓷器,老餘則是“半路出家”,師從當地兩位大師學習燒窯和攣窯。
在學習過程中,老餘逐漸領會到柴窯的魅力,也不得不直面柴窯已經沒落這個事實,要重現傳統技藝的魅力並不容易,而“丙丁柴窯”則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柴窯分窯爐和窯房兩個部分,前者為核心,由余和柱師傅帶著老餘手工砌成,沒有圖紙,沒有參照,技藝的傳承全靠師徒間心口相傳。
這個雙曲拱面窯爐或許並非是完全精準的,但一定是獨一無二的,這樣的窯爐可以承受1100°-1300°的高溫,大約承受60次燒製後就需要重新攣窯。
窯房則可以一直使用,週而復始,生生不止。
窯房由建築師張雷設計,外觀給人的印象很簡單:混凝土製作的長方形盒子。
從內看,混凝土被澆築為一片片拱形,以窯爐為中軸,自東向西,對稱陣列排布。強烈的對稱性突出了窯爐的核心地位。
這樣的拱形讓人不由得聯想到了西方的教堂,頂面光帶、牆面條窗、地面豎縫均指向窯爐中軸,日光從縫隙裡透過散漫在窯爐之上,一股莊嚴神聖之感油然而生。
丙丁柴窯作為一個傳統“生產車間”,負責生產的窯爐重要性不言而喻,窯爐前留了空曠的場地,燒窯前的裝坯、裝窯,燒窯時候的點火,燒窯完成後的開窯,都在這裡完成。
參觀者則會被領到二層,在這裡可以欣賞到柴窯的點火燒窯、熄火開窯,柴窯一年只開爐3、4次,所以這樣的機會很難得。
窯房入口特別窄,只能容一個人通過,穿過繭型門洞(隨著深入空間頂端逐漸變高)抵達二層環繞窯爐的迴廊,窯房的全貌和正中的窯爐盡收眼底,令人歎為觀止。
傳統和現代的碰撞,舊與新相纏交織,丙丁柴窯傳承了景德鎮那一爐明滅千年的窯火,讓傳統技藝煥發出了新的光彩。
無論是“隱居·景德”還是“丙丁柴窯”,這些帶著爐窯餘溫的建築,都映射著景德鎮明滅千年不滅的窯火,熠熠生輝。
在城市化的滾滾洪流中,用當地村落的文化、技藝作為載體,讓現代與傳統微妙並存。
我們期待著,在不遠的未來,這裡可以發生更多不平凡的故事。
本文部分圖片主要源自:
[1] 尋覓三寶蓬:你知道的景德鎮,你不知道的三寶蓬
[2] 大事記 | 三寶蓬+隱居 景德鎮民宿跨越進入3.0版本
[3] 英國的靈魂在鄉村,中國的靈魂在哪裡?
[4] 隱居景德,追溯一段宋時的隱逸
[5] 景德,一場關於瓷器的癮
[6] 景德鎮首發 | 瓷!紛飛的慢靈魂
[7] 日常項目深度報道:三寶蓬藝術中心 / 大料建築
[8] 景德鎮丙丁柴窯 | 工匠建築學
[9] 景德鎮丙丁柴窯 / 張雷聯合建築事務所
[10] 丙丁柴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混凝土房子
隱居·景德藝術酒店
城市:景德鎮
類型:酒店
位置:江西省景德鎮市珠山區竟成鎮三寶路999號
閱讀更多 人物LiveMag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