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6歲才女慘遭父親厭棄,只因一首小詩,後淪落風塵卻名垂千古

歡迎關注我的“文化點心鋪”:詩和遠方並不遙遠,它就在眼前。多數時候,這裡只談文學;偶爾也會看看窗外,聊聊外面的精彩:

唐代6歲才女慘遭父親厭棄,只因一首小詩,後淪落風塵卻名垂千古

在當代著名作家柳青的《創業史》中有這麼一句話,說得很精彩。他說: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往往只有幾步,特別是在人年輕的時候。細細想來,人生可不就是這樣嗎?如果將關鍵的那幾步重新抉擇,很多人的人生就會是另外一番模樣。

事實上,對現代人來說,人生雖然漫長,但都不過是少數幾件重大事件累積的結果罷了。譬如:上了什麼學校,找了什麼工作,去了哪個城市,遇見了誰,和誰結了婚,買沒買房等等。當今社會,在很多人的價值觀裡,人與人之間之所以不同,不也就是因為這幾件事情的結果不同嗎?

唐代6歲才女慘遭父親厭棄,只因一首小詩,後淪落風塵卻名垂千古

可是,在中國古代社會,很多女子的命運並不掌握在自己的手裡,而是掌握在父母兄弟和丈夫公婆的手裡。例如唐代著名才女李冶就因為6歲的時候即興寫了一首《詠薔薇》,被其父親認為“必失婦行”而慘遭厭棄。10歲時,更是被父親拋棄。 後來,李冶不幸淪落風塵,卻憑藉才華名垂千古。

那麼這首詩究竟寫了什麼呢?讓我們來看看:

經時未架卻,心緒亂縱橫。已看雲鬢散,更念木枯榮。

唐代6歲才女慘遭父親厭棄,只因一首小詩,後淪落風塵卻名垂千古

整首詩寫得什麼呢?非常好懂。其大意是說:薔薇花枝條柔軟,應該適時給它搭一個架子。否則的話,它就會亂蓬蓬地倒在地上,就像人們心煩意亂的心緒。望著眼前這些亂蓬蓬的薔薇花枝條,人們會很容易就聯想到樹木的繁榮與枯萎。

詩寫得怎麼樣了?如果跟那些名人大家的詩作相比,自然不能相提並論。可是,站在一個6歲孩子的角度來看,詩作寫得確實很好。押韻平仄且不說,至少她觀察非常細緻,而且聯想也很豐富,一氣呵成,情景交融。事實上,李冶小時候確實天賦很高,才情不凡。

唐代6歲才女慘遭父親厭棄,只因一首小詩,後淪落風塵卻名垂千古

其中,小詩人將沒有搭架而倒了一地的薔薇,比作人們亂紛紛的心緒,比作少女散亂的髮髻,可謂別出心裁。作為一首即景詩而言,它即抓住了景物特點,又寫出了自己的獨特感受,描寫恰當貼切。因此,說它是一首好詩也不為過。

可他的父親為什麼會據此認為她“必有失婦行”呢?就因為詩中的“架卻”二字諧音“嫁卻”,其父親就認為,一個小姑娘才6歲就想著男女婚嫁之事,小小年紀就知道待嫁女子心緒煩亂,長大以後肯定是個行為不端的女子。於是,在李冶10歲的時候就狠心把她送入剡中玉真觀出家,改名李季蘭。這完全就是將她拋棄了!

唐代6歲才女慘遭父親厭棄,只因一首小詩,後淪落風塵卻名垂千古

儘管其父親本意是想讓李冶在道觀清修,修身養性。可是,李冶天性聰慧善感,沒有了父母約束管教,一個未成少女怎麼可能會有一個好的未來?而且,在唐朝時,多數道觀並不清靜,反而充滿是是非非,根本不適合女兒家寄託終身。後來,果不其然,李冶不僅沒有“安分守己”,反而詩名遠播,招來了無數詩友。

至此,她也成了唐代歷史上非常有名的才女之一。可同時,她也成了一個風塵女子。據史料記載:她與很多男性文人有著不可言說的曖昧關係,僅留下名字的就有朱放,茶聖陸羽,詩僧皎然,劉長卿等。一個女子有很多男性朋友,即使擱在現代社會也會被人指指點點,何況是在古代封建社會?

唐代6歲才女慘遭父親厭棄,只因一首小詩,後淪落風塵卻名垂千古

最後,多情而聰慧的李冶被唐德宗以“叛國罪”撲殺,著實令人惋惜。如果當時他的父母不是那麼的死板,沒有狠心把她送入道觀,李冶的人生就會是另外一番模樣:或許嫁給了一個情投意合的男子,兩情相悅,終老一生;也或許嫁給了一個平庸的世俗男子,抑鬱而終。

無論是哪種結局,至少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她都是一個“好姑娘”。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在中國文史上,同時也會少了一個風華絕代的女詩人。而中國古典詩歌的夜空也會少了幾許燦爛,少了一些星光。孰是孰非,熱鬧永遠都是後人的

(注:文中圖片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作者刪除。在此,感謝圖片的提供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