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考申論寫作,如何繞開作文的幾大“誤區”?

2020國考即將如期而至。考生在備考的過程中關於申論作文是否已經“登堂入室”?申論作文是否可以為你的公考拿下重要的“一座城池”?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申論作文中的“誤區”。

一、內容深似海,卷面亂入巢

當下隨著電子信息時代的到來,很多考生習慣了鍵盤上“手指跳躍”,卻忽視上了卷面上的“橫平豎直”;注重內容上的“妙筆生花”,忽視了書寫的“工整規範”。總認為申論作文內容會比卷面更重要,畢竟內容才能體現能力。但是,我想問一句,凌亂的卷面閱卷人看的都沒有,又如何在“萬亂從眾”發現你是“金子”?因此,卷面凌亂,字跡潦草的考生,在剩下的時間內,堅持練字。相信,乾淨整潔的沒人不喜歡。

二、標題套模板,尷尬且膚淺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標題是作文的靈魂。靈魂是本質,質樸、言簡意賅。那麼它的表達方式也需要“名副其實”。現在很多考生在寫作文,擬定標題時喜歡用一些模板化的表述,例如:以特色小鎮為甘霖,潤協調發展之花。這樣的標題看起來很絢麗,但是在考官看來往往華而不實,弄巧成拙。與其這樣,不如用對偶式簡單明瞭來表述。例如:建設特色小鎮,推動可持續發展。

三、開頭抄名言,萬人一想法

萬事開頭難,開頭引心絃。名言成為當下很多考生在開頭寫作中的亮點,希望這樣一個名言可以“先聲奪人”,獲取考官的“青睞”。能有這樣的想法,是很不錯的。但是,大家的名言往往都是抄襲材料中的。問題就這這裡,大家搜一致使用材料中的名言,會使閱卷人產生“審美疲勞”。這樣,原本自認為的“亮點”成為了“敗筆”。故此,建議考生開頭儘量使用自己積累的名言,材料中的名言可以用在論證過程中。

四、論證方式單一,論證缺乏說服力

一招鮮,吃遍天。這個成為部分考生在寫作文時“真理”。無論寫幾個分論點,任由它“日轉星移,海枯石爛”就是一種方式論證,這樣到底好不好呢?你為什麼經常換衣服,賣衣服呢?同樣的道理,怕別人“審美疲勞”。所以,建議大家至少掌握三種分論點的論證方式,讓自己的表達形式使人“耳目一新”。

關於分論點的論證,大家需要明白論證的目的是為了佐證觀點,而並非文字的簡單堆疊。部分考生在分論點論證的過程中,古今中外的例子信手拈來。但是,也只是簡單的例子的堆疊,忽視對例子的分析,忽視搭建起例子和論點之間的“橋樑”,這樣只有一個結果就是“論證不充分,扣分”。因此,中公教育建議大家鍛鍊分析的思維,具備分析的意識,構建論據和論點之間的“紐帶”——論證,也就是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