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申论写作,如何绕开作文的几大“误区”?

2020国考即将如期而至。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关于申论作文是否已经“登堂入室”?申论作文是否可以为你的公考拿下重要的“一座城池”?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申论作文中的“误区”。

一、内容深似海,卷面乱入巢

当下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很多考生习惯了键盘上“手指跳跃”,却忽视上了卷面上的“横平竖直”;注重内容上的“妙笔生花”,忽视了书写的“工整规范”。总认为申论作文内容会比卷面更重要,毕竟内容才能体现能力。但是,我想问一句,凌乱的卷面阅卷人看的都没有,又如何在“万乱从众”发现你是“金子”?因此,卷面凌乱,字迹潦草的考生,在剩下的时间内,坚持练字。相信,干净整洁的没人不喜欢。

二、标题套模板,尴尬且肤浅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标题是作文的灵魂。灵魂是本质,质朴、言简意赅。那么它的表达方式也需要“名副其实”。现在很多考生在写作文,拟定标题时喜欢用一些模板化的表述,例如:以特色小镇为甘霖,润协调发展之花。这样的标题看起来很绚丽,但是在考官看来往往华而不实,弄巧成拙。与其这样,不如用对偶式简单明了来表述。例如:建设特色小镇,推动可持续发展。

三、开头抄名言,万人一想法

万事开头难,开头引心弦。名言成为当下很多考生在开头写作中的亮点,希望这样一个名言可以“先声夺人”,获取考官的“青睐”。能有这样的想法,是很不错的。但是,大家的名言往往都是抄袭材料中的。问题就这这里,大家搜一致使用材料中的名言,会使阅卷人产生“审美疲劳”。这样,原本自认为的“亮点”成为了“败笔”。故此,建议考生开头尽量使用自己积累的名言,材料中的名言可以用在论证过程中。

四、论证方式单一,论证缺乏说服力

一招鲜,吃遍天。这个成为部分考生在写作文时“真理”。无论写几个分论点,任由它“日转星移,海枯石烂”就是一种方式论证,这样到底好不好呢?你为什么经常换衣服,卖衣服呢?同样的道理,怕别人“审美疲劳”。所以,建议大家至少掌握三种分论点的论证方式,让自己的表达形式使人“耳目一新”。

关于分论点的论证,大家需要明白论证的目的是为了佐证观点,而并非文字的简单堆叠。部分考生在分论点论证的过程中,古今中外的例子信手拈来。但是,也只是简单的例子的堆叠,忽视对例子的分析,忽视搭建起例子和论点之间的“桥梁”,这样只有一个结果就是“论证不充分,扣分”。因此,中公教育建议大家锻炼分析的思维,具备分析的意识,构建论据和论点之间的“纽带”——论证,也就是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