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知道雷州人的祖族是从哪里来的吗?是从哪个朝代来的?

湛江军哥生活日记


雷州民系,也称雷州人,雷州民系是汉族分支之一,也是广东省的汉族闽民系,使用雷州话为自己的母语。今日全球雷州民系总人数约1000万人,主要人口集居于中国雷州半岛及周边一带。现在的雷州民系发源自福建南部地区。南宋末年,元兵南下,攻陷临安,益王赵罡(即宋端宗)在陆秀夫、张世杰等大臣辅佐下在福建称帝。不久元兵攻打福建,南宋朝廷逃到广东。参知政事兼权知枢密院事陈文龙,与其叔父陈瓒在兴化府(今福建省莆田市)倾尽家产募兵抗元,兵败被俘。此后,陈瓒之子陈若水被南宋丞相张世杰召为督府架阁,陈文龙的子孙陈八宣、陈汝楫,亦率兴化府玉湖陈氏的族人及义兵跟随来到广东,辅佐南宋朝廷。

1279年,南宋在崖山海战中灭亡,皇帝赵昺以及丞相张世杰、陆秀夫皆死。陈氏族人和义兵散居广东南部的吴川、化州、雷州一带,以及海南岛沿海地区。迁到雷州半岛一带的兴化人形成了后来的雷州民系。目前雷州人主要分布在雷州、遂溪、徐闻、麻章、东海、赤坎、霞山、廉江、坡头等县、区乡镇,人口大约600多万。


历史风物志


讲到雷州人,应该厘清两个概念,一是可指雷州半岛上生活的人。二是单指雷州半岛上的湛江下属的雷州市辖内的人。雷州半岛上生活的人是在很古远历史上就有原住民的。不是完全由外地一次性大规模迁入的。

雷州半岛上生活的古人可确证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在秦始皇派50万大军统一岭南之前,两广属于百越地区中的骆越与瓯越人聚居之地。但在这之前,在6000至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雷州半岛就有人类居住。可以说,雷州半岛的雷州人是有自己的悠久历史和渊源的。比秦朝之后的汉晋唐宋各朝代出现的从中原和福建一带先后大规模人口南迁而形成的广东三大民系根源更早得多。生活时间更长得多。

雷州半岛西岸的湛江遂溪江洪镇的鲤鱼墩贝丘,出土了新石器时代的古人类遗址和居住环境,出土了大批古人使用的陶器、石器和蚌壳工具。证明这里是当时的人类活动和居住的集中地。

(湛江遂溪江洪港及对面的仙裙岛)

这里出土的人骨与广西桂林甑皮岩出土的8000年至1万年前的人骨的特征很相近,证明雷州半岛的古人类与漓江一带的甑皮岩地区的人类有较多的共同渊源。

应该说,无论是甑皮岩人还是鲤鱼墩贝丘人,都是这一带的百越人的祖先。他们属于古华南类型人种分类。与南亚人种有紧密的源流关系。

两汉之后,先后又有大批中原汉族人南下,很快与当地人形成民族大融合

这里的原住民,在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被多被称为俚人,唐代以后多被称为黎人。是百越民族的后裔。

除了在秦朝统一岭南有50万来自中原的大军南下两广外,汉朝的汉武帝将秦末南下大军率领军的副将赵佗趁秦末大乱建立的南越国重新统一于自己的统治之后,在岭南设立9郡进行治理,在广信城即今天广西梧州至广东封开一带,建立了统一管治岭南的行政中心。

之后,大批中原汉族南下,与当地原住居相互融合,使得大量原住居汉化。雷州半岛的俚人此后不断汉化。南北朝时期的粤西俚族首领家族出身的冼夫人与冯宝联姻,更带动了俚汉的民族融合。隋唐的统一,粤西的俚汉民族更加速融合。

南宋末年大批闽南人随南宋皇室大规模南迁

南宋末年,在蒙古大军的追击下,福建闽南一带大量当地军民随南宋皇室南逃,其中,湛江硇洲岛曾是南宋末代王朝两个少年天子南逃避难之地。一个在此病死,一个在此登基。带来大批南逃人员来到雷州半岛这附近一带,这也是讲属于闽南话分支的雷州话或称黎话的雷州人的历史上的主要来源。

粤西和湛江的客家人,主要来自明末和清朝初期的福建南部、粤东和粤东北一带客家人的迁移。这是广东包括雷州半岛在内的粤西三大民系的另一支的来源。尤其是他们大多有在族谱上的清晰记载。


未卜先知了webscheer


雷州半岛的原居民是俚人,就是现在的黎族人。秦始皇南平百越之时,雷州半岛就有俚人了。南北朝时期的冼夫人号称岭南圣母,是历史名人,关于她的故事不少,自己查吧。雷州话也叫做黎话,是闽南话的分支,是闽南话+黎族话演变而成的。讲雷州话的祖先是福建人+黎族人,雷州半岛也有客家人,讲粤语的,应该是不同时期的移民后裔。











山青水秀人家


雷州半岛地处我国大陆最南端,属于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三面临海,地形平缓,海拔低,河网密布,地理气候条件优越,是非常适合居住的,要说雷州的祖族是从哪里迁徙过来的,得从西汉说起。

西汉时期,雷州半岛被设为徐闻县,雷州先民从此被列为封建王朝的郡县编民,而后也有中原人陆续迁徙到雷州,所以现在雷州人的祖先应该是西汉朝代的土著人或者是从中原迁徙而来的外地人。



蚂蚁好大只


雷州人是指历代从中原地区途经福建地区(大多数古蒲田中转)而后迁居于雷州半岛的早期汉人后裔。

据有关史料记载,最早迁居于雷州半岛的蒲田先民是西汉初年(公元前202年)。



桃源天马行空


雷州始名于唐贞观八年(634年),据史家考证,雷州半岛上的先民是西瓯、骆越人,唐时称俚人,即今天黎族、壮族的祖先。

唐贞观五年(631年)陈文玉任东合州刺史,三年后奏准朝廷将州名改为雷州。陈文玉在任八年,雷州大治,死后被谥封为"雷震王",朝廷派礼臣到雷州建祠以祀之。

后人尊陈文玉为雷祖,其祠称雷祖祠,人们又把陈文玉神化,有许许多多故事说他是雷种、雷神。雷州境内的人民,不论是俚人还是北来移民汉人,都一致尊崇雷祖陈文玉。俚人信仰天雷,汉人信仰道教中的雷神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





本草研究中心


雷州人的祖先来自内陆中原地区的北方人


双子座2421562


福建,久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