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之后,香港大学对内地学生是否还有吸引力?

香港大学简称“港大(HKU)”,是中国一所国际化的公立研究学院,也被誉为亚洲最具名望的大学之一,有着亚洲“常春藤”的专用之称。香港大学是中国香港历史上,最悠久的高等教学的教育机构,奠基于1910年3月16日,于次年3月30日正式注册成立的公立研大学。

2019 年之后,香港大学对内地学生是否还有吸引力?

今年的9月12日,香港大学在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在2020年世界大学排名中排名第35名。还有一部分网友提出疑问:2019 年之后,香港大学对内地学生是否还有吸引力?对于这个问题,笔者个人认为香港大学的本地学生素质是没法替代的。

就拿研究生为例,香港高校的学员本地人只占10-20%左右,剩余的多数都是外地学生。和研究生相比,博士生的数据同样也错上不下,大部分本港人都只是读本科,那些更高层次的研究生和博士,基本上都是以内地学生为主。实际上,其他知名的国际期刊署名和香港高校上nature,science,基本上的学者和教授也都是大陆人。

如果我们单纯地抛开博士生和研究生不谈,香港大学哪怕在本科方面,几乎每个系的顶尖学霸也都是清一色的内地学生。有些网友还认为香港大学的排名本身就不合理,因为他们认为一个拥有700万人的小地方,如何能够和顶尖大学抗衡,并且超过日本东大和德国慕尼黑的排名呢?

按照常规来推理的话好像是有一些违背常理,但是不要忘记在香港的背后,可是有着13亿人口的中国人,13亿市场的顶尖头脑吸纳,才能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可能港校的师资和声誉是由中国人撑起来的,听上去有些夸大其词的嚣张,但是事情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在香港本土人才中,本土的代表性的青年才俊极度缺失,香港的发明和创造,大多数情况下会把很多仅在港高校就读过,或者是在港校进行科研的内地人都统计为香港人,并且这些发明和创造还都全部归类为香港。就拿大疆来说,大疆从管理到研发,可都是正儿八经的内地班底,但是仅因为汪韬在香港读过大学,所以被香港人强行算作“香港人”,并且还把“没有香港,就没有大疆”的话挂在嘴边。

香港在这一点上有点匪夷所思,长期把自己看做高等华人的香港人,如果突然被内地人在智商和学识各方面碾压,对于他们来说的确有着非常大的冲击。香港最近十几年的确是缺乏神采奕奕的年轻人,但是社会早已经定型各个行业也已经被垄断统治。对于本土顶尖的年轻人来说,只要进入了传统的法律或者医疗,得到一份稳定的(90平)房子就已经非常满足了,香港大学对内地学生是否还有吸引力?相信这个问题大家也都有着各自的看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