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地方大片农田耕地丢荒,它的反面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用户13857590251


目前我国的许多农村确实出现耕地丢荒的严重情况,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归根结底农民的收入少了,但也反映出了很多的社会矛盾,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当前的物质条件无法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了。目前的农村的农民多数都是5060多岁的农民了,这些农民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没有留在农村继续务农,多数都是在城市里打拼,很多都已经贷款买了房子,光是这个房贷就让多少中国家庭喘不过气来了,做为父母一辈子总是替儿女着想,总想着为儿女分担些压力,让儿女过得能够更加舒心些。

那么,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帮助儿女增加家庭收入了,而目前我们国家的粮食价格着实让老百姓一头雾水啊,着实没有了继续种地的信心了,多数农民的收入还是得依靠粮食的,那么,种粮食无法给自己带来可观的收入,还不如出去打工赚钱来的实在些,所以就会有很多的农民干脆不种地了!

二、粮食的价格不高,但是种地的耕种成本都在上涨。做为农民种地,你得买种子吧,你没有钱的话,又有谁会愿意把种子赊给你,想要高的产量,你得用化肥吧,化肥从哪里来,不还得花钱吗,要是年头风调雨顺还好些,要是赶上大旱的天气怎么办,总不能让发芽的苗旱死吧,不还得想法给大地灌溉,灌溉不还得花钱吗!

虽然国家对于种地的农民有粮食的补贴的,但是对于这些生产成本的上涨,起到的作用不大,家里的土地面积是一定的,粮食的产量也是一定的,但是价格总是呈波浪式变动,这让农民都不知道合适卖粮能更划算着,粮价掉一分钱,这对于很多的农民来说真的心上扎针一样啊,更何况生产成本也是在连年的上涨!

三、这也说明了我们国家的人口老龄化严重,尤其是在农村更是突出。现在的很多8090绝大多数都没有在农村务农,而在农村务农的农民多数都已经是养老的年龄了,但迫于各方面的生活压力还是得继续种地干下去,有的干不动了,就干脆不干了,土地能承包出去就承包出去,承包不出去因为自己种不了了,那就只能让土地丢荒了!





乡村小鱼


我虽然是农民,我却不喜欢引经据典,长篇阔论的文章,写来写去就那些,让人看的容易疲劳,我就喜欢真正的农民写的,话虽糙,但简明扼要,易懂,真实。

知青下放,全民开荒的困难时期,那个时候,人口多,粮食产量低,不开荒,不种地,都得饿肚子。

我爷爷说现在很多地是以前就是山林,在大恳荒时期,树被伐掉,全部开荒种庄稼了,现在,农村人不再依靠种田来获得经济来源,改革开放40年了,至少三代农村人走出了农村,地自然就因没人种而荒了。

现在还有谁指着卖了粮食给孩子交学费?时代变了,我看成千上万的人评论说担忧,写评论的90%以上都没摸过庄稼土,你们担忧什么啊?粮库告急了?哪里缺粮了?现在全国粮食暂停一年不生产,你看哪里能有饿肚子的?抛荒的地,是以前开荒的地,基本农田哪里有荒的,你们没种过田,天天喊农民苦累!农民哪里苦?农民哪里累?能说明白吗?

荒山能变地,地又能成荒山,这是自然规律,等哪一天,真的是没粮食吃的那一天,一样,荒地照样长庄稼。


农业接班人


农村土地哪里整天放什么狗屁!农村土地哪里没人种了?

我是江苏的,我也是一个农民。

我去过辽宁,福建,浙江,江西,湖北。我就没看到说土地没人种的。

说你妈什么屁话。

今日头条新闻我看要废了!什么文章都发表!


繁华落尽戏红尘


有些地方大片农田耕地丢荒,它的反面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前段时间和朋友一起去周边的贫困村调研,通过走访三个乡镇、五十多个贫困村、三百多个贫困户,我们发现这个地方虽然经济落后,贫困户的生活条件较差,但是很多村民家里的土地也都荒芜着。这里面除了部分家庭缺乏劳动力之外,很大部分来源于种植效益的问题,有些耕地属于山地拓荒获得,本身水利设施就比较差,勉强种植粮食作物,也很难有好的收成,往往遇到不好的年景,基本上都是绝收的状态。浪费了劳动力不说,还浪费了前期的种子、化肥。农田耕地丢荒的问题,在全国很多地方都存在,为什么辛辛苦苦、费尽心力承包的土地,现在都要荒芜着呢?这里面到底反映什么样的问题呢?

我记得在十多年前,村里的农田都是自己耕种,每次到了种植和收割季节,村里的人都忙活在农田之上,村里的工厂也是难得空闲。由于我们村里的农田都靠着水库,在很多年前水库拓宽,很多农田都被水淹了。那个时候,只要是当年的水位较低,就有很多人去种植水田,很多时候收割的时候又被水淹没了,都是带着家里大木澡盆去割稻子。想想那个时候的农民,对于土地都非常爱惜,总是希望可以最大化土地的产出,种完水稻种麦子、油菜,反正就是不能让土地闲着。

但是,现在局面发生了变化,首先是多年之前,很多在外打工的,都将农田流转给同村的邻居或者亲戚,有些家庭甚至索性在农田上种树。之所以,这些群体不再自己耕种土地,根本的原因在于打工收入远远高于种田收入。有时候家里就几亩田,但是又得育秧、又得插秧施肥,还得最后收割,到头来去除各项成本也没有赚到多少钱,还得花费好长的时间。有人就算了一笔经济账,将这个时间用于打工,所获得报酬不低于种田的收益。所以,他们宁愿将土地荒着、种上树,也不愿意自己去耕种。

但是,现在我们村里基本上没有抛荒的现象,土地的耕种率相对较高,不过基本上没有单个农户耕种了,都是由种粮大户统一耕作。这样的话,种植的规模更大、效率更高、机械化水平相对较高。并不是说我们村土地都流转了,就能代表所有地方都适宜采用这种模式,区别是否有抛荒的因素,最主要的是当地的政策、自然环境的差异,以及种粮方式能否带来收益。如果种田都能赚到钱,相信不会有人放着钱不赚,而把大好的土地荒漠着。

现在之所以出现大量丢荒的现象,除了主观的因素之外,还有很大的原因在于规划不合理,农业基础设施没有跟上。比如有些地方开展土地平整,对于发展规模农业、现代农业有很大的好处;还有部分地区引导土地流转,由乡镇或者村委牵头,引进大的承包经营性企业,也可以减少抛荒的情况发生。总之,有些地方受到外出打工的影响,确实有明显的抛荒现象,对于提高土地种植率,根本上要保障农民耕种的收益,适度发展规模农业。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指尖三农


听说过沧海成桑田,如今也见到桑田变荒地。

走在乡村小道上,目之所及,大片大片的田野大多都是野草到处疯长。瞧着这景象,想必貌似是农民一窝蜂的都洗脚上田去另谋出路去了。

在现代经济洪流冲击下,农民种田只能仅仅是解决不饿肚子。所以青壮年都选择外出寻找有现金创收的行业就职;农村剩下的大多是上了年岁的老人和留守儿童居多。农村务农现状:老的年老力薄,小的不谙农耕,虽然政府对应农业出了奖励政策,可还是难以调动农民种地积极性。

近年来,农作物、果蔬售卖价格一直走低。我家乡所在地——广西玉林,满山坡的荔枝、龙眼等果树每到果实成熟季,由于水果收购商甚少,加之收购价格过低,漫山遍野的果实只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任其自生自灭。政府理应依据实地创建扶持一些水果半成加工企业,避免白白浪费了大把现有的生态资源!

三百六十行,行行必须有状元!中国的农业格局在金融经济回落期,更有必要高瞻远瞩。

安居才能乐业,有创收才能解决生存的后顾之忧!




巾帼须美


别的省我不知道。我们黑龙江省农民还是不错的。日子一年比年强。没有彩电。没有手机。那时也没有哇。分田到户,大型机械就没人使啦。要赶上现在的时代。能打工的上城镇。少数人用大型机械化耕种。土地要连成片,那更增加土地面积了。机械还能平整土地。粮食成本得下降多少啊?


用户5999051349488


关于这个问题,我在农村一生,据我所关察来看,哪里农田一片抛荒,哪里高楼大厦,小汽车,富裕户就多。

反而农田耕种精种细作的地方,看不到抛荒田,一季稻谷,一季油菜勤劳耕作之地,很少看到高楼大厦,小汽车,他们过着很平凡的生活。

这就说明,如今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及条件的上升,现在不是过去那种与天斗与地斗其乐无穷,为生存填饱肚子而高兴,自豪。

如今人们是跟着发展的步伐走,哪里有钱赚就奔向哪里,那种固步自封,前怕龙后怕虎,不敢大胆创新的思维己经一去不复返了。

什么农田抛荒,产多少粮,己经不再是农村人所考虑所担心,怕饿肚子的思维也已经无所思了,心目中唯一所考虑的是哪里买力能多赚钱就一身扑向哪里,这就是当今农村能有力挣钱人的唯一想法。

这就充份说明,抛荒也有她的悲和喜。


应和2


农村抛荒,荒田荒地,不足以怪。现在大批农村青壮年,都进城打工。一天的工资能买一两百斤粮食,何乐不为。在家掙不到钱。老年人在家,种点粮食,以保自给。每年国家进口大批粮食,供应充足。贸易爭加,两全其美!,不管什么天災人禍,国家都有计划安排,保障供给应!所以不要担心,杞人忧天没用!


成章24


在农村,有些地方确实存在土地丢荒现象,这是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应引起全社会关注与深思。

农业是基础,工业是根本,国家富强二者不可确一。农民以农为主,但这些年来,由于农业收入低微,农民经济收入低下,经济压力山大,多数农民外出打工,这己成为潮流,国家虽然出台了许多惠农政策,但对于人口众多的农村来说是少之又少,微乎其微。

农村要发展,农业问题,农民问题是块难啃的硬骨头,没有章法可寻,要因地制宜,需要下大力气解决,而且也是当务之极。


2517281456138


农村农田大量荒废,一方面说明了一进城务工年轻人多,农民人均收入不断增长;另一方面说明了农业的根本出路在可机械化、只有科学种田才能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但令人奇怪,想不通的是"我国连续xx年农业大丰收,粮食总产量同比增产百分之几,环比增产百分之几"的报道不绝于耳。


分享到:


相關文章: